垂釣的遺憾閱讀答案
《垂釣的遺憾》閱讀材料
④我按照大人的辦法,弄成一個結實的釣竿。釣鉤是自行車輻條磨尖彎成的,上面纏了一團棉絮。翌日清晨,我一骨碌披衣下床,抓起釣竿溜到塘邊。天上的彎月尚明,蘆尖上露珠閃動。我驚奇地發現那狼藉的魚卵早已連成一片,顏色變成黑芝麻般了。我心中涌動起一種無可名狀的快意,黑魚果然尚在。我小心翼翼,剛把釣鉤落入水中,手感一沉,極有勁力,塘面泛起一汪水勢。這是黑魚試探性的一擊,含有威脅性和恐怖的成分。十多歲的頑童,連好奇心理也是脆弱的。一旦與隱蔽的黑魚對壘,心情則忐忑不安了。
⑤說是釣黑魚,其實是“逗弄”,把特制的釣鉤兒在水中一顫一顫,以激怒黑魚。黑魚盛怒之下,毅然吞噬,才會死命咬住。我又釣,無動靜了。連續顫了幾十下,依然無異樣感覺。稍松懈時,竿兒一沉,我一抬,竿兒未起,驚喜之中,使盡全身力氣向上猛甩。隨著轟隆轟隆的擊水聲,碩壯無比的黑魚露出水面,嘴里咬著釣鉤不松。我不敢猶豫片刻,刺啦一扔,黑魚在脫鉤的同時,早跌落在五米開外的塘坡上。巨大的慣性,使我也趔趄不止。黑魚出水后兇相畢露。在魚類的靈性和求生的欲望驅使下,它呼呼地猛躥幾下,試圖扭動巨大的尾鰭,回歸到它逍遙和逞威的清水塘里。我幾乎手足無措,根本不敢對視黑魚那噴火的目光,更不敢伸手去摁住它。情急生智,伸釣竿連連撥動它,才不至于讓它重溫舊夢。
⑥那條黑魚足有七八斤重。父親驚嘆,用疑惑的目光睨我半天,才相信真是我從水里釣出的。當時,鄉下人是不大喜歡食黑魚的,認為它肉粗且皮厚,口感不好。炸熟費油,煮爛熬鍋。吃黑魚時,往往是先把它干放在大盆里,澆入滾水,用鍋蓋封死,任黑魚垂死掙扎。這樣剛好把魚皮燙掉。無論油炸還是煮湯,都好拾掇了。
⑦那天,我無論如何也咽不下溢著鮮味兒的魚湯。黑魚冒著火花的眼睛,幽怨地疊印在我腦海里。
⑧我在那個明媚的早上,完成了我的夢,卻將另一個夢無情地粉碎了。曾經無數次地設想,假如再有此境遇,我還有勇氣重復做一次嗎?回答總是否定的。
⑨多年來,我時常對自己說,忘掉它吧,它畢竟只是一條魚。可事與愿違,在夢里,記憶愈加清晰,那一雙噴火的目光,依然在閃爍。
(有刪改)
《垂釣的遺憾》閱讀題目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本文第一段介紹了南窯塘的自然環境,對黑魚進行了詳細地描寫,主要意圖是向讀者介紹黑魚的類屬、性情和樣貌。
B.文中幾位釣魚者釣不著黑魚,“粗暴地打散了魚卵,揚長而去”,表現了他們對自己釣魚技藝的不滿,并襯托出后文中“我”形象的高大。
C.文中寫鄉下人吃黑魚時,往往先把它干放在大盆里,澆入滾水,用鍋蓋封死,這一場面描寫,表現了作者家鄉的地域風情。
D.在文章第⑧自然段中,“我的夢”指釣到黑魚,無情被粉碎的“另一個夢”指的是黑魚能夠繁衍生息。
E.本文以第一人稱“我”為敘述視角,綜合運用多種寫作手法,語言生動細膩,表現力強,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結合全文內容,分析第②自然段的作用。(6分)
(3)結合第③~⑦自然段的內容,分析“我”的心理變化。(6分)
(4)文中三次寫到黑魚的目光,請分別說明其在表現主旨方面的作用。(8分)
《垂釣的遺憾》閱讀答案
(1)DE(E項3分,D項2分,A項1分。)
(2)作用:①內容上:介紹黑魚產卵前和護嬰期的表現,表現黑魚為了繁殖后代的用心良苦。(2分)②結構上:為作品敘事介紹背景,為下文作者所描述的大黑魚被釣到以后眼中的怒火,以及“我”的愧疚心理做好了鋪墊。(2分)③效果上:介紹了黑魚家族的歡樂,和下文大黑魚被釣到形成鮮明的對比,讓讀者感動于大黑魚的愛子之情,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效果。(2分)
(3)①初聞黑魚鬧塘時的好奇;②發現打散的魚卵連成一片時的快意;③與黑魚對峙時的忐忑不安;④“我”釣到黑魚的驚喜之情;⑤不敢對視黑魚的畏懼不忍之心;⑥看到大人們虐殺黑魚時的悔恨。(1點1分,6點6分)
(4)①第一次的黑魚目光,包含因人類施暴,自己思念兒女,遠離水塘,生命即將逝去的憤怒。(3分)②第二次黑魚的目光,“幽怨地疊印在我腦海里”,間接表明了“我”認識到了人類的殘忍,產生了悔恨之情。(2分)③第三次黑魚“噴火的目光,依然在閃爍”,突出了“我”的悔恨和對生命平等的反思,深化了小說主旨,引人深思。(3分)
看了“垂釣的遺憾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