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讀書閱讀練習及答案
《童年讀書》閱讀材料
③后來又用各種方式,把周圍幾個村子里流傳的幾部經典如《三國演義》、《水滸傳》、《儒林外史》之類,全弄到手看了。后來又把“__”前那十幾部著名小說讀遍了。記得從一個老師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時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餓肚子,但還是擋不住書的誘惑,一頭鉆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讀完了。身上被螞蟻、蚊蟲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從草垛后暈頭漲腦地鉆出來,已是紅日西沉。我聽到羊在圈里狂叫,餓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著一頓痛罵或是痛打。但母親看看我那副樣子,寬容地嘆息一聲,沒罵我也沒打我,只是讓我趕快出去弄點草喂羊。我飛快地躥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時我真感到了幸福。
④我的二哥也是個書迷,他比我大五歲,借書的路子比我要廣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書。但這家伙不允許我看他借來的書。他看書時,我就像被磁鐵吸引的鐵屑一樣,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遠遠地看,脖子伸得長長,像一只喝水的鵝,看著看著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將書頁翻得飛快,我一目十行地閱讀才能勉強跟上趟。他很快就會煩,合上書,一掌把我推到一邊去。但只要他打開書頁,很快我就會湊上去。他怕我趁他不在時偷看,總是把書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樣板戲《紅燈記》里的地下黨員李玉和藏密電碼一樣。但我比日本憲兵隊長鳩山高明得多,我總是能把我二哥費盡心機藏起來的書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顧一切,恨不得把書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⑤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曉記》,藏到豬圈的棚子里。我去找書時,頭碰了馬蜂窩,嗡的一聲響,幾十只馬蜂蜇到臉上,奇痛難挨。但顧不上痛,抓緊時間閱讀,讀著讀著眼睛就睜不開了。頭腫得像柳斗,眼睛腫成了一條縫。我二哥一回來,看到我的模樣,好像嚇了一跳,但他還是先把書從我手里奪出來,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來管教我。他一巴掌差點把我扇到豬圈里,然后說:活該!我惱恨與疼痛交加,嗚嗚地哭起來。他想了一會兒,可能是怕母親回來罵,便說:只要你說是自己上廁所時不小心碰了馬蜂窩,我就讓你把《破曉記》讀完。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但到了第二天,我腦袋消了腫,去跟他要書時,他馬上就不認賬了。我發誓今后借了書也決不給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沒讀過的書,他就使用暴力搶去先看。
⑥有一次我從同學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頭鉆到堆滿麥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入迷,他悄悄地摸進來,一把將書搶走,說:這書有毒,我先看看,幫你批判批判!他把我的《三家巷》揣進懷里跑了。我好惱怒!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過他,只能在牛棚里跳著腳罵他。
《童年讀書》閱讀題題目
【小題1】本文主要通過借閱的四本書講述作者童年時因為迷戀讀書遭遇到的一系列故事,請用簡潔的語言依次概括:
為讀《封神演義》, ;為讀《青春之歌》, ;為讀《破曉記》, ;為讀《三家巷》, 。
【小題2】閱讀第①段,請說說為什么“我看‘閑書’的樣子總是不如我背誦課文或是背著草筐、牽著牛羊的樣子讓我父母看著順眼”?
【小題3】童年時看”閑書”成為我最大樂趣的原因是: 。
【小題4】從詞語運用、人物描寫、修辭手法中任選一個角度,賞析文中畫線句子。(5分)
【小題5】莫言在2012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請結合文章內容,說說莫言的成功給你什么啟示?(3分)
《童年讀書》閱讀題答案
【小題1】(1)給人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有被人家監督著在磨道里看半天書的資格。(2)扎在草垛里被蚊蟲咬出了一片疙瘩,耽誤了喂羊; (3)去豬窩里找,被幾十只馬蜂蟄腫了臉,還挨了哥哥打; (4)鉆到牛棚里看書,正入迷時被哥哥搶走。
【小題2】案要點:怕我中書里的流毒,變成個壞人;更怕我因看“閑書”耽誤了割草放羊。
【小題3】(1)當時的文化環境,沒有電影,也沒有電視,連收音機都沒有;(2)我童年時體能不佳,膽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樹下井的游戲。
【小題4】“詞語運用”示例:畫線句中“悄悄地溜”“遠遠地看”“伸得長長”“不由自主地靠”這些詞語傳神地刻畫出“我”抵擋不住書的誘惑,又擔心被二哥驅趕的那種既渴望又窘迫的樣子。體現了童年時的“我”的確迷戀讀書。 (相關語句,1分;分析3分;語言通順,1分。)
【小題5】示例:莫言童年迷戀讀書,在那樣的環境下依然想方設法讀了很多書,而且讀書十分專心,非常投入。他的成功給我的啟示是:知識改變命運,讀書成就輝煌。我們要像莫言那樣熱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為我們的成才成功奠定基礎。(評分標準:意思相近即可。緊扣原文1分,語句通順1分,啟示1分。)
看了“童年讀書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