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网站-亚洲伊人精品-亚洲伊人电影-亚洲一在线-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一区

高分網 > 答案大全 > 閱讀題及答案 > 閱讀答案 >

20篇古詩詞閱讀題及答案

時間: 炎婷2 閱讀答案

  1、春寒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注】此詩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當時南宋朝廷正處于風雨飄搖之際。作者幾經逃難,避亂于岳州(今湖南岳陽),借居于郡守后園的君子亭,自稱“園公”。

  1.本詩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請簡要賞析。(5分)

  2. 三、四兩句寫出了海棠的什么特點?體現了詩人怎樣的性格特征?(6分)

  【答案】:1.“怯”字既描繪出漂泊異鄉的詩人在春寒未盡時節,對料峭春寒難以忍受的畏懼。(2分)也寫出了對朝廷處于風雨飄搖之際的擔憂。(3分)

  2.寫出了海棠“不惜”損毀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獨立于細雨之中的孤高絕俗的特點。(3分)體現了詩人在朝廷處于風雨飄搖之際,勇于在這樣艱難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3分)

  2、京口月夕書懷 旅夜書懷②

  (南宋)林景熙① (唐)杜甫

  山風吹酒醒,秋入夜燈涼。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萬事已華發,百年多異鄉。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遠城江氣白,高樹月痕蒼。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忽憶憑樓處,淮天雁叫霜。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注】①作者老家在溫州平陽,此詩是他轉徙京口時的感懷之作,當作于宋亡之后。②這首詩是作者離開成都草堂后在渝州(今重慶)一帶飄泊時所寫。

  (1)《京口月夕書懷》中的“涼”字堪稱關鍵,全詩以山風、秋夜來寫________之涼,以華發、異鄉寫_______之涼。(2分)

  (2)請結合詩句分析《京口月夕書懷》和《旅夜書懷》兩詩中作者情感的相似之處。(6分)

  【答案】:(1)天氣 心情(心境) (2分)

  (2)情感相似之處有:(1)都抒發了異鄉飄泊淪落的悲凄之情,林詩中感嘆自己“異鄉”飄泊,杜詩用“天地一沙鷗”自況,自傷飄零;(2)都抒發了自己年老孤獨的傷感之情,林詩中感懷自己“百年”之身獨對夜燈,杜詩中以“平野闊”“大江流”反襯自己一葉小舟的孤苦伶仃;(3)都抒發了時光流逝的悲哀之情,林詩中有“華發”“百年”的哀傷,杜詩中以江水的奔流令人感受到時光的迅速消逝;(4)都抒發國家殘破、自己一事無成的郁悶之情,林詩寫在宋亡后,“萬事已華發”流露了事事不如意的悲傷,這也是借酒澆愁的原因,杜詩結合兵荒馬亂的時代背景,“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流露了未能施展政治抱負的不平。(1點2分,3點即可,須結合詩句解說)

  3、秋齋獨宿

  唐·韋應物

  山月皎如燭,霜風時動竹。

  夜半鳥驚棲,窗間人獨宿。

  和韋蘇州①《秋齋獨宿》

  金·趙秉文

  冷暈侵殘燭,雨聲在深竹。

  驚鳥時一鳴,寒枝不成宿。

  【注】①韋蘇州:即韋應 物,因其曾任蘇州刺史,故稱“韋蘇州”。

  1.請分別指出兩首詩第一句使用的修辭手法,并加以賞析。(5分)

  2.兩首詩中詩人的心境有何異同?請作簡要分析。(6分)

  【答案】:1.韋詩:比喻,以燭喻月。山月皎潔,宛如夜燭相伴,照人無眠。趙詩:借代,借“暈”代月。“暈”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襲人;“暈”又預示天氣變化,引出下句。

  2.相同點:兩首詩都表現了詩人在秋夜的孤獨之感。韋詩以風動竹、鳥驚棲、人獨宿表現內心孤獨;趙詩以驚鳥無宿暗寓詩旨,含蓄地道出詩人心境的孤獨。

  不同點:韋詩孤獨中又有淡靜。皎月悅目,風竹悅耳,恬靜怡人。趙詩孤獨中更顯凄冷。冷月殘燭,秋雨寒枝,凄冷襲人。(4分)

  4、賀圣朝·留別

  (宋)清 臣

  滿斟綠醑①留君住,莫匆匆歸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  花開花謝,都來幾許②?且高歌休訴。不知來歲牡丹時,再相逢何處?

  【注】 ①綠醑:美酒。②都來幾許:都算在一起才有多少時間呀!

  1.這首詞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對表達這種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認為這首詞的下闋設想奇特,不落俗套,一波三折,對此你有何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情感的把握和作者抒發感情的方式。聯系詞作的題目“留別”和詩句“再相逢何處”等詞句可以歸納出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作者借春色三分寫離愁別緒,這種表達方式別具一格。

  答案:這首詞是酒席筵前留別之作。全詞精心鋪敘,情意殷切,表現了詩人傷春惜別的情懷,也流露出人生萍寄之感。(2分)

  詞人設想“春色”總體為“三分”,而其中的“二分”是“愁”,“一分”是“風雨”。這樣,此時此刻的“春色”就成了“愁”與“風雨”的集合體。詞人用全部的春色來寫與摯友分手時的離愁別緒,其友情之深,離別之難,不言而喻。(3分)

  2.解析:本題考查對古詩詞中作者思路和表現手法的鑒賞能力。這首詞作者寫相思之情,在構思上一波三折,情感表達也頗具匠心,理清思路,整理即可。

  答案:這首詞“花開”兩句,緊承上片的離愁別緒,并進一步預寫別后的相思。“都來幾許”,由摯友不得長聚而引起時序更迭、流年暗換的慨嘆與迷惘。這兩句深化了上闋的離愁。(2分)但作者馬上又沖破了感傷纏綿的氛圍,用“且高歌休訴”句一變而為高亢曠達。這是對友人的勸慰,也是作者的自我排遣,表現出作者開朗豁達的胸懷。(2分)可是一想到別時容易會時難,明年此時不知能否重逢,心里不免又泛起悵惘之情,使全詞再見波折。(2分)

  5、題胡逸老致虛庵①

  黃庭堅

  藏書萬卷可教子,遺金滿籯②常作災。能與貧人共年谷,必有明月③生蚌胎。

  山隨宴坐畫圖出,水作夜窗風雨來。觀水觀山皆得妙,更將何物污靈臺?

  【注】①致虛庵:書房名。②籯:竹籠。③明月:這里指珠。

  (1)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哪些方面的情感?請簡要概括。(4分)

  (2)本詩的頸聯膾炙人口,被前人評述為“奇語”。你認為奇在哪里?(4分)

  【答案】:(1)①贊美了胡逸老的詩禮傳家,不慕榮利的清高品格。(或胡逸老的詩禮傳家、不慕 榮利的清高品格令人仰慕)②也披露了詩人高雅的人格,廣闊的胸襟。(或安貧樂道、志在山水、追求閑適、清高等均可)(一點2分)

  (2)①化靜為動。將致虛庵依山傍水的位置作了動態描寫,“出”“來”二字將山水寫活。

  ②化實為虛。什么樣的圖畫盡可以讓讀者去想象,夜來風雨也是隔窗聽到,并非眼見,也是虛寫實事。③情景交融。宴坐的閑適,聽雨的從容,讀者自能體會到。(或襯托出庵主高雅的人格,廣闊的胸襟)(視聽結合。運用比喻等均可)(答兩點即可得4分)

  6、惜 花

  (唐 ) 于鵠

  夜來花欲盡,始惜兩三枝。

  早起尋稀處,閑眠記落時。

  蕊焦蜂自散,蒂折蝶還移。

  攀著殷勤別,明年更有期。

  (1)全詩的詩眼是“惜”字,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3分)

  (2)本詩的三四聯最主要的手法是什么?請結合詩句作簡要賞析。(4分)

  【答案】:(1)詩人看到花兒快凋零了,起了憐惜之心,(1分)早起閑眠(時時刻刻)都記掛著花兒,(1分)花兒凋零了,還約定明年再見。(1分)

  (2)最主要的手法是對比(反襯、襯托)(1分);以看到花兒快要凋謝就離開的蜂蝶(1分)對比(反襯、襯托)跟花兒依依不舍相約再見的詩人(1分),表達詩人對花兒的愛惜(憐惜 )之情(1分)。

  7、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蘇軾

  行歌野哭兩堪悲,遠火低星漸向微。病眼不眠非守歲,鄉音無伴苦思歸。

  重衾腳冷知霜重,新沐頭輕感發稀。多謝殘燈不嫌客,孤舟一夜許相依。

  [注]此詩作于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十一月,蘇軾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賑濟災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1)結合尾聯,簡要賞析“嫌”字的妙處。(4分)

  (2)這首詩的前六句,表達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請簡要概括。4分)

  【答案】:(1)“嫌”,嫌棄,作者衷心感謝這盞殘燈不嫌棄自己,描寫了客中、長夜、孤舟中只有殘燈相伴的情景。(1分)“嫌”字把殘燈擬人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孤燈”不嫌棄詩人的情態,(2分)表達了詩人在殘燈陪伴下感受到的寬慰與溫暖、無奈與自嘲。(1分)[來源:學§科§網Z§X§X§K]

  (2)病中的感傷;客中的孤寂;思歸的痛苦;老之將至的無奈。(如答“同情與憂慮百姓疾苦”,也算1分)(4分,1點1分,4點4分)

  8、武昌懷古

  棲一

  戰國城池盡悄然,昔人遺跡遍山川。笙歌罷吹幾多日,臺榭荒涼七百年。

  蟬響夕陽風滿樹,雁橫秋島雨漫天 。堪嗟世事如流水,空見蘆花一釣船。

  【注】①棲一:唐末五代詩僧。②臺榭:孔穎達疏《尚書》曰:“臺,積土為之,所以觀望也。臺上有屋謂之榭。”后世多稱“歌舞臺榭”。

  1.作者為何發出“堪嗟世事如流水,空見蘆花一釣船”的感嘆?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5分)

  2.這首詩的頸聯描摹了一幅怎樣的畫面?作者又是怎樣描摹這幅畫面的?請作簡要分析。(6分)

  【答案】:1.①看到昔日戰亂不休的城池如今已是悄然無聲,山川之上,昔人遺跡還歷歷在目;歌舞歡樂仿佛就在昨日,而當年熱鬧的臺榭卻已荒涼冷落了七百年,歷史的悲劇不斷重演,眼前之景又令人憂煩。(一聯一分共3分)②此情此景,令作者發出興亡如夢、世事皆空的感嘆。(2分)

  2.描繪了一幅冷寂凄涼的畫面(1分):夕陽西下,疾風吹樹,蟬聲響亮,秋島之上,冷雨漫天,群雁橫立。(2分)

  手法:由遠及近;視聽結合;動靜結合或以動襯靜。(答出任意一種手法2分,分析1分)

  9、八聲甘州

  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1.這首詞塑造了一位 形象,深刻地抒寫了詞人思鄉懷人、異鄉漂泊以及 之情。(2分)

  2.上片“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三句,筆墨平淡,卻極有表現力,連一向鄙視柳永的蘇軾也稱贊“此語于詩句不減唐人高處”。請簡要賞析。(5分)

  【答案】:1.游子 功業無成的苦悶(或懷才不遇)(每空格1分)

  2.首句以一個“緊”字突出了雨后傍晚的江邊寒風漸冷漸急。(1分)接著以關河、夕陽之冷落,展現驟雨沖洗后蒼茫浩闊、清寂高遠的的江天景象。(1分)這三句由遠而近地描繪了雨后深秋的暮景,點染了游子的孤獨、凄涼的滿懷愁緒,情景交融。(2分)其氣象宏闊,境界高遠雄渾,筆力蒼勁,可與唐詩媲美,在柳詞中不多見。(1分)

  10、贈花卿

  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注:花卿指成都尹崔光遠的部將花敬定,此詩大約是在花敬定的飲宴席上聞樂有感而作。花敬定因平定叛亂有功,居功自傲,經常大宴賓客,尋歡作樂,肆無忌憚,用天子音樂。

  1.(2分)首句“絲管”用了什么修辭方法?請寫出《琵琶行》里用類似手法描寫音樂的句子。

  2.(2分)對本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中,“紛紛”本指事物多而亂的樣子,這里用通感手法描摹音樂,形象描繪出弦管雜錯而和諧的效果。

  B.頷聯中,“半入”寫出音樂悠揚動聽而空靈活脫的感覺。

  C.該詩的弦外之音意味深長,既然“此曲只應天上有”,何故“錦城絲管日紛紛”呢?含蓄的諷刺盡在其中。

  D.從體裁上看,本首詩是近體詩;從題材上看,本首詩是詠懷詩。

  3.(4分)結合全詩,說說作者在構思方面是如何做到虛實結合的。

  【答案】:1.(2分)借代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2.(2分)D (是贈別詩)

  3.(4分)全詩四句,前兩句對樂曲作具體形象的描繪,是實寫;后兩句以天上的仙樂相夸,是遐想,因實而虛,虛實相生,將樂曲的美妙贊譽到了極致。

3973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以家人之名小说原著| 我仍在此 电影| 毕业论文5000字大专| 李正夏| 大内密探灵灵发| 汪小敏的老公是谁| 王牌特派员| 朱莉与朱莉娅| 思想理论问题| 杨采钰电影| 冰之下| 慕思成| 斯科特阿金斯主演所有电影| 林智妍三部曲电影免费观看| 乔军| 红电视剧演员表| 红旗车驾驶员个人主要事迹材料 | 张国荣身高| kaori全部av作品大全| 荒岛大逃亡电影在线观看| 韩国电影《真实》| 抖音电脑版| 谢容儿| 珊瑚海 歌词| 洛克线| 海豹w| 韩国电影销售| 恐龙图片大全| 内蒙古电视台|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杨梅花的图片| 徐荣柱| 《爱你》演员表| 男骑女| cctv16节目单| 性视频播放| 刘越| 美丽的坏女人中文字幕| 同性gay| 我的冠军男友在线看全集完整| 杯弓蛇影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