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宮樵薪苦學》閱讀答案
《承宮樵薪苦學》
【注釋】①承宮:東漢人。②瑯邪:古郡名,在今山東境內。③門下生:指學舍里的學生。④樵薪:砍柴。⑤執苦:干苦活。
【文言知識】
說“經”。“經”在古文中往往特指儒家經典著作。上文“鄉里徐子盛明《春秋》經”中的“經”,也指《春秋》。《春秋》是孔子編寫的一部魯國的編年史。孔子教育學生,以《詩》、《書》、《禮》、《易》、《春秋》為基本教材,世稱“五經”。之后,儒家學派的人又以《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俗稱“四書”)作為經典必讀書。所以后代有了“四書”、“五經”之說。
《承宮樵薪苦學》習題及答案
1、解釋:①孤 ②明 ③廬 ④笞
1.①年幼失去父親②精通③屋,此指書舍④用竹鞭打
2、翻譯:①豬主怪其不還,行求索
2.豬的主人對承宮沒回家感到奇怪,一路上尋找
3、讀完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發?(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想要收獲,必須付出)
4、承宮樵薪苦學里眾學生為什么要阻止豬的主人打承宮?
(因為只要是愛好讀書的人都很有志向,是圣賢之才。而且承宮勤學,雖然家貧,但是仍然值得人尊重,不應為此受罰。
《承宮樵薪苦學》翻譯
承宮,瑯琊姑幕人,幼時喪父,在他八歲的時候,幫別人放豬。鄉里的徐子盛精通《春秋》這本書,有上百名學生。承宮從他房前經過,看見那些學生在朗誦,感到很喜歡,便忘記了他的豬,而(一心一意地)聽徐子盛講經書。豬的主人對他還未回來感到十分奇怪,便前往去向承宮索要(他的豬)。看見他在聽講經書,就想用竹鞭打他。學社內的學生一起阻止,豬的主人才沒有打他。承宮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門下學習。承宮在那干苦活,上山砍柴,吃苦受累,很多年后,最終精通了這本經書。
《承宮樵薪苦學》注釋
1.少孤:少,年少;孤,喪父
2.明:精通;懂得。
3.授:傳授;教。
4.諸:所有的。
5.好:喜歡,愛好,喜好。
6.怪:對....感到奇怪。
7.索:索要。
8.承宮:東漢人。
9.瑯邪:古郡名,在今山東境內。
10.門下生:指學舍里的學生。
11.樵薪:砍柴。
12執苦:干苦活。
13.廬:屋,此指書舍。
14.笞(chi).:用竹鞭鞭打。
15數:幾。
16欲:想要,欲望。
17遂:終,竟,終于
看了《承宮樵薪苦學》閱讀答案的還看了:
1.從文言文閱讀到高考文言文的考查
2.《糟餅》文言文閱讀的答案
3.《誤認》文言文閱讀題的答案
4.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
5.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訓練
6.文言文閱讀《以柔克剛》的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