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s版3篇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一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26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2人,年齡一般在11—12歲之間,學生全部來自周圍的幾個自然村。
經過四年多的語文學習,已經具備了獨立識字和獨立閱讀課外書的能力,學習目的比較明確,學習態度逐步端正,學習語文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
多數學生勤學好問,善于思考,善于發現新問題,這是他們學好語文的有利因素。由于孩子們都是來自農村,家長多數從事農業勞動或外出打工,生活條件不富裕,舍不得買課外書,學生家長的文化底蘊較淺,在家庭輔導和家庭教育方面跟不上。這是孩子在學習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在上學期期末考查中,本班學生在寫字、朗讀、背誦、課外閱讀和口語交際這五項學科考查中成績較好。硬筆書寫大部分學生能以規范的“雙姿”在規定的時間內達到甚至超過規定的書寫字數;朗讀方面學生基本能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或指定的一篇短文,多數學生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課內要求背誦的課文大都能熟練地背誦,調動了學生積累課外知識,增加閱讀量的積極性。在課外閱讀中學生能自覺規范地建立自己的閱讀筆記,摘抄了一定數量的精彩片段或優美詞句。在習作時學生的課外積累起了很大的作用,出現了多篇優秀習作。有一半的學生能暢談自己的讀書收獲或心得體會。在口語交際中學生積極參與興致高漲,態度大方,絕大部分學生能用普通話流暢地圍繞一個話題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所以本班學生的基本技能還是比較扎實的,聽、說、讀、寫、思基本做到了同步發展,語文綜合素養得到了整體發展。
我本人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擔任過低、中、高不同學段的一線教學工作。多次參加縣級、市級教材培訓,平時能認真學習先進的課改理念,并在教學中大膽實踐,積累了不少的理論經驗,其間,曾多次執教鎮級觀摩課,所撰寫的論文也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等不同層次的獎勵。這是我能勝任本學科教學的優勢。
但與其他老師相比,還缺少一定的教學經驗,有時缺乏耐心,有時不能跟蹤輔導。這是本學期有待解決的問題。另外學生的課外閱讀刊物太少,不能滿足孩子們閱讀的需求,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
1、以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為指針,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準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總目標和階段目標,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與和諧發展奠定基礎。
2、正確把握當代語文教育的特點,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民族性與現代性的統一。
3、樹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的教育理念。教材具有開放性和啟發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課程內容的基礎上,為學生留下選擇和拓展的空間,以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4、教材選文重視典范性、文質簡美和體裁、題材、風格多樣,注意體現時代精神和現代意識,貼近學生生活。
5、教學內容的編排注意簡化頭緒,梯次展開,分段落實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階段目標,并加強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合。
三、本冊教材的內容結構
本冊教科書共有30篇課文,其中精讀課文18篇,略讀課文12篇。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文和“語文百花園”三個部分。單元課文由3篇精讀課文和2篇略讀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后面有識字寫字教材,包括要求認識的字和要求學會的字,還有課后練習題和詞語采集;略讀課文后面有要求認識的字,有思考練習和詞語采集。在部分課文的練習題后,還安排有“學習鏈接”和“指南針”,為學生自主學習、開闊視野提供方便。
本冊教科書設置了6個單元。本冊所設專題依次是:多彩的民族文化、人類的伙伴、巾幗英杰難、自強不息、赤子之情、名著之旅。這些專題較具體地體現了語文教育中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我和母語文化的主題,以及弘揚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的要求。每個專題內容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可使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與愛美情趣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養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科學精神和健全人格,激發學生追求理想,奮發向上的信念,為實現理想而努力。
本冊教科書要求認識160個字,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后面的橫條里。本冊要求會寫200個字,排在精讀課文后面的方格里。
每個“語文百花園”由三、四個欄目組成。其中有三個是固定欄目:“溫故知新”“口語交際”“習作”;“語文大課堂”屬綜合性學習活動,分別安排在第一、五兩個單元。
四、本冊版教材的特點
(一)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1.在單元前安排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單元導語和情境圖。
教材在每單元前設計了專門的版面,安排了導語的內容。每單元的導語都配有表現主題內容的情境圖,更加直觀地揭示主題,為學生創設了多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境,畫面生動,充滿童趣。
⒉選文新,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
本冊教材首次見于小學語文教科書課文的新選文比率達80%左右。這些首次進入教材的新選文多為名家名篇,文質兼美,富于典范性。選文的范圍廣泛,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文化含量高,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和文化視野的培養,有助于學生理解和尊重多樣性文化。在這些課文中,有少數民族的民間傳說故事,如,《神鳥》《格薩爾王的故事》《冬不拉》《火把節》《劉三姐》;有反映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如,《貓》《珍珠鳥》《海豚救人》《老人與海鷗》;有歌頌巾幗英杰的,如,《黃道婆》《提燈女神》《香玉劇社號》《居里夫人的三克鐳》《花木蘭(劇本)》;有反映人們自強自立、奮發向上的,如,《范仲淹的故事》《體育課》《頂碗少年》;有反映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的,如,《左公柳》《鄭成功收復臺灣》《隱姓埋名三十年》《海上英魂》;有中外名篇名著中的精彩片斷,如,選自魯迅先生《故鄉》中的《少年閏土》,俄國作家契訶夫的著名短篇小說《凡卡》,我國近代白話小說《三國演義》中的《孔明借箭》,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的偉大作品《堂吉珂德》中的《戰風車》,法國作家羅曼、羅蘭
的長篇巨著《約翰、克利斯朵夫》中的《童年樂趣》等。
(二)注重學生各種語文能力的培養
?、敝匾晫W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教材課后練習的設計,注意了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培養。略讀課文一般只設計1—2道富有啟發性的練習題。精讀課文一般設計3—4道練習題。有的還設計了帶★號的拓展選做題。課后練習的設計還注意了讀寫的結合。
?、膊捎枚喾N形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
本冊教材采用了多種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積累語言。一是在課后練習中加強了詞、句、段的積累。二是在每篇課文之后都設有“詞語采集”欄目,不僅為學生提供了積累語言的材料,而且還要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詞語再補充上一些,引導學生養成主動積累詞語的良好習慣。三是加強了朗讀、背誦訓練。朗讀方面形式多樣,包括朗讀、有感情地朗讀和分角色朗讀等。背誦包括背誦指定的段落和由學生自己選擇背誦的部分。四是在“語文百花園”中專設了“閱讀平臺”“積少成多”兩項內容的練習,引導學生擴大閱讀范圍,增加語言積累。 “積少成多”中編排了諺語、古詩、名言警句的練習等。
?、趁芮新撓祵W生的閱讀和生活實際,安排適量的“小練筆”。
為了體現從讀學寫,讀寫結合,本冊分別在第四、六單元安排了三次小練筆,一次在《頂碗少年》課后,“那位白發老者對頂碗少年低聲說了什么?頂碗少年聽了之后又是怎么想的?把自己想到的寫下來”;一次在《少年閏土》課后,“試著學習課文抓住人物特點的寫法,仿照課文,寫寫自己身邊一個小伙伴的外貌”;一次在《凡卡》課后,“讀了課文,你一定會有很多話想跟凡卡說,請你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通過這些“小練筆”的練習,加強讀寫之間的聯系,增加學生練筆的機會。這種練筆是以學生自主練習為主的,意在引導他們運用課文中的一些表達方式和寫作方法。
?、绰犝f讀寫各項內容整合編排,注重各種能力整體推進。
(三)重視文化的熏陶,注意民族性和現代性的統一
教材選文注重人文精神,注意吸納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化,從各個側面引導與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增強與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思想。
(四)改進“語文百花園”練習形式,豐富練習內容。
為了更好地體現整合,本冊編排了“語文百花園”欄目,將語言文字的基礎訓練部分進行綜合,安排了“溫故知新”欄目。接著是“口語交際”、“習作”。 “語文大課堂”屬綜合性學習,使語文百花園的內容更豐富,更有趣。
五、教學目標
使用本冊教科書,通過教學活動要使學生逐步達到如下要求:
1.在學習本冊語文的過程中,感受多彩的民族文化的無窮魅力,感受我國各族人民的勇敢、純樸和善良的美德,激發民族自豪;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樹立自強自立、英勇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受到高尚情操與愛美情趣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養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科學精神和健全人格;走近名著,領略文學世界的斑斕和奇妙,欣賞名家筆下的藝術形象,陶冶審美情操;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啟迪學生的思想,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認識160個字,會寫200個字,會使用字典、詞典,有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
3.能用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并有一定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4.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默讀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6.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7.在閱讀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
初步學習在閱讀中做些批注,學寫讀書筆記。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背誦指定的課文(段落)。
9.學習瀏覽,培養讀書看報的習慣,根據需要搜集信息,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5萬字。
10.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積累習作素材,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修改自己的習作,書寫規范、整潔。
11.能用普通話交談,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12.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并能策劃簡單的社會活動,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六、各單元教材特點:
每單元教材的前面編排有導語情境圖、課文和語文百花園三部分組成。
第一單元:多彩的民族文化
本單元以“要用心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多彩的民族文化的無窮魅力”為專題,編排了五篇民間傳說和英雄傳奇故事。其中《神鳥》《冬不拉》《火把節》是精讀課文,《格薩爾王的故事》《劉三姐》是略讀課文。
第二單元:人類的伙伴
本單元以人類的伙伴為題材,以“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仔細觀察,把動物的特點寫具體的,又是怎樣真實地表達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的”為專題。共編排了五篇課文。其中《貓》《珍珠鳥》《老人與海鷗》是精讀課文,《海豚救人》《草蟲的村落》是略讀課文。
第三單元:巾幗英杰
本單元由五篇課文和語文百花園三組成。五篇課文中《黃道婆》《提燈女神》《居里夫人的三克鐳》為精讀課文,《“香玉劇社號”》《花木蘭》為略讀課文。
第四單元:自強不息
本單元以美德為題材,以“學習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領悟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為專題,共編排了五篇課文。
其中《范仲淹的故事》《體育課》《虎口藏寶》是精讀課文,《頂碗少年》《失去的一天》是略讀課文。
第五單元:赤子情懷
本單元由五篇課文和“語文百花園五”組成。五篇課文中,《古詩三首》《左公柳》《隱姓埋名三十年》是精讀課文,《鄭成功收復臺灣》《海上英魂》是略讀課文。
這是一組表現中國歷史上幾位卓越的詩人、英雄、名家的愛國情懷的課文,有的是他們留下的不朽的作品,有的是他們留下的動人事跡。這
些課文向人們述說著那難忘的昨天的故事。
第六單元:名著之旅
本單元由五篇課文和“語文百花園六”組成。五篇課文中,《少年閨士》《凡卡》《孔明借箭》是精讀課文,《戰風車》《童年樂趣》是略讀課文。
這是一組反映中外優秀文化的課文,篇篇都是世界級文學大師的經典作品
七、教學措施:
1.積極主動學習。積極學習先進的課改理論和新的教學理念,了解前沿的課改動向,認真及時、系統地做好學習筆記,虛心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請教,養成勤于質疑,善于思考的好習慣,以便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學會思考,善于總結經驗和教訓。
2.加強寫字指導。針對學生書寫不規范的問題,憑借教材把寫字任務妥善安排在教學過程中,對少數不容易讀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適當指導,不把寫字的作業留到課外,對不容易寫好的筆畫、結構以及容易寫錯的筆順作具體指導,使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3.在閱讀中進行詞句訓練。結合生活積累,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理解詞句不脫離語言環境,逐步地使學生學會善于把握文章的重點詞、句,進而理解課文。
4.在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采取多種教學策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積極的學習方法。
5.深入鉆研,掌握新的課改理念,勇于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創造性地運用,創設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努力實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和接授性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并及時深刻地進行教學反思,積累教學經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6.加強課外輔導,及時轉化后進生.積極開發利用身邊的資源優勢,拓寬課程教學渠道,讓學生從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從身邊學語文,從身邊用語文。
7.與家長、社會聯系在一起,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長過程,關注他們在語文學習中的情感體驗,教給孩子們更多的學習方法,實施自我評價和互評相結合,師評、生評及家長評相結合,平時評價和期末評價相結合,使學生從中得到提高。
8.開展各種有利學生語文素養的語文實踐活動。
9.針對家長沒能力給孩子買課外書的實際情況,我準備合理利用本校圖書室中圖書資源,發揮圖書室的作用。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二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認識生字7個,會寫生字14個,掌握詞語11個。
2、指導學生默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明白故事中蘊含的道理,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3、引導學生體會“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4、初步了解課文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神鳥是怎樣一次又一次地從依爾特戈爾可汗那里逃脫的,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從神鳥講的3個小故事中,體會作者是怎樣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達出來的。
教學準備:演示文稿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認識生字7個,會寫生字14個,掌握詞語11個。
2、初讀課文,理清課文寫作順序,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讀準字音,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結構,理清課文寫作順序。
一、解題,導入新課
1、導語:我國是一個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中有許許多多動人的民間傳說故事。今天讓我們走進內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麗的“神鳥”,去聽聽那動人的故事。
2、齊讀課題
3、揭示課題:“神鳥”“神”是什么意思?
4、默讀課文,神鳥神奇在哪兒呢?為什么稱它為神鳥,說出本文的主要內容。
二、學習生字
1、匯報預習生字時有什么困難,同學間互相解決。
2、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如“伶、淙”字的讀音;區分多音字的讀音。指導學生區分“燥、躁”“婉、碗”等相近字的用法。
3、自讀全文,畫出新詞,再把詞語放到句子中讀一讀,并結合句子理解詞語的意思。(字幕出示新詞并出示含有新詞的語句。)讀詞、讀語句。
4、小結:
指導學生在理解詞語意思時要注意把詞語放在語言環境中去理解,不要就詞解詞。有的詞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如“包袱”一詞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的包。”而在“我們要放下包袱,輕裝前進。”這句話中指思想負擔,“抖包袱”又是指相聲快書等曲藝中的笑料。因此,在學習中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區別這些詞語在不同語境下的意思,擴大學生對詞語的理解。
三、自讀全文,理清脈絡
1、快速瀏覽課文,看全文有幾個故事,想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2、提出不懂的問題,解決簡單的問題。
3、小結:故事中有故事,讀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請在下節課和同學們交流。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積累新的詞語
2、帶著課后思考題再次讀課文。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三
教學要求
1.知識與能力
⑴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課文的表達順序,懂得“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⑵品讀課文對人物動作、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學習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钦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尊重閱讀教學的原則,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教師做適當的引導,幫助學生在自讀、品讀、感情朗讀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知、理解,進而感悟事件中蘊涵的深刻哲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朋w會作者對頂碗少年的敬佩和贊嘆之情。
?、聘形?ldquo;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養學生勇于面對挫折的信心和勇氣。
重難點與關鍵
l.重點:把握主要內容,弄清頂碗少年是怎樣面對失敗。堅持一次次表演,最后獲得成功的。
2.難點:體會作者的情感,并從頂碗少年的表演中領悟人生哲理。
3.關鍵:引導學生在自讀、品讀、感情朗讀文中的關鍵詞語中感悟人物品質、領悟人生哲理。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具準備
1.詞語卡片。
2.搜集趙麗宏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教師談話:同學們,你們看過雜技嗎?都看過哪些雜技表演?(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積累自由反饋)
2.教師小結:同學們,我們看到的都是雜技在舞臺上成功的表演。其實,雜技是一項很復雜的表演,“臺上3分鐘,臺下十年功”。今天,我們就去了解一下頂碗少年的故事。(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介紹作者:這是我國著名作家趙麗宏先生的作品。
趙麗宏,l951年出生于上海市。著有散文集《生命草》、《愛在人間》、《瑪雅之謎》等,報告文學集《新畫》等六十余種著作,有四卷本《趙麗宏自選集》行世。作品曾數十次在海內外獲獎,散文集《詩魂》獲中國新時期優秀散文集獎,《日晷乏影》獲首屆“冰心散文獎”。
4.教師導語:《頂碗少年》講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按要求自讀課文。
二、提綱導路,學生自讀
l.讀通課文,聯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書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不失風度 驚心動魄 陶醉 不知所措
2.想一想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3.填空:這真是一場 的雜技表演。
4.把令你感動的句子畫出來.把自己的感受注在旁邊。
三、集體反饋,整體感知
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撿查學生生字詞語的認讀情況。
2.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不失風度:不喪失美好的舉止姿態。
驚心動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文中指頂碗少年的表演使作者受到很大震動,留下深刻印象。
陶醉:形容沉侵在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文中形容觀眾沉浸在優美的雜技表演之中。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3.指名反饋: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描寫了一場扣人心弦的雜技表演。演雜技的頂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敗了,但他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一切重新開始;第二次,碗又掉下來了,少年又鎮定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探深向觀眾鞠了一躬;第三次,終于把碗穩住了,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總會產生一陣微微的激動……)
4.教師:請同學們快速地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這篇課文的。
5.指名反饋。(作者采用回憶的方式描寫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以雜技表演的順序“第一次失敗——第二次又失敗——第三次成功”為線索進行描寫,最后抒發內心的感嘆和激動。前后照應,首尾呼應。)
6.指名反饋:反復讀了課文,你覺得這是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精彩、驚心動魄、緊張、扣人心弦、感人……)
7.教師小結:不同的人,對這次雜技表演的感受是不同的。不論是精彩,還是驚心動魄,總的來說,這場表演令作者永生難忘。因為作者從中悟出了一些人生的哲理。這份哲理是什么?接下來,我們通過文中描寫少年三次表演以及觀眾的反應的語句,來探究這個哲理。
四、品讀語句,感悟哲理
1.教師出示要求,引導學生進一步研讀。
畫出描寫少年表演時的情形以及描寫觀眾的語句,讀一讀,把你的感受和同學交流一下。
2.集體反饋,感情朗讀。
第一次表演
“在輕松優雅的樂曲聲里,只見他頭上頂著高高的一疊金邊紅花白瓷碗,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臥倒,忽而躍起……耶一大疊碗突然從他頭上掉了下來!”
⑴指名反饋:從這些句子中,你讀懂了什么?(少年表演的動作柔美;少年的表演技藝高超;表演的難度很大;還讀出了作者的擔心、緊張。)
?、平處熜〗Y,指導感情朗讀:同學們,少年柔美的動作和優美的樂曲融為一體,給了我們美的享受。可搖搖晃晃的碗也讓觀眾變得緊張起來。可是,意外還是發生了。你們能把那份緊張讀出來嗎?(教師出示語句)
“在一個大幅度轉身的剎那間,那一大疊碗突然從頭上掉了下來!”
?、侵该答仯捍藭r,觀眾的反應怎樣?(所有觀眾都晾呆了)而少年的表現卻是——?(指名反饋,教師板書:沒有慌亂)
“臺上,卻并沒有慌亂。頂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著,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
?、纫龑胂螅捍藭r的少年會在心里對自己說什么呢?(提示:不要慌,平時訓練都沒有差錯,今天怎么能出差錯呢?要鎮定,再來一次,肯定沒有問題。)
⑸教師小結,導讀:是的,正如你們所說的,少年是那樣的自信、從容。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臺上,卻并沒有慌亂……
第二次表演
A.描寫少年的語句
“于是,音樂又響起來,碗又高高地碩到了少年頭上,一切都要重新開始。少年很沉著……碗,又在他頭頂厲害地搖晃起來。”
“少年急忙擺動腦袋保持平衡,可是來不及了。”
“臺上,頂碗少年呆呆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少年鎮靜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們鞠了一躬。”
⑴引導學生自由品讀句子,體會少年內心的變化過程。
?、浦该答?,教師點撥。
沉著、鎮定、自信 緊張、喪失勇氣 鎮靜、自信、充滿勇氣
?、侵笇в懈星榈乩首x這些句子,體會少年內心的變化過程。
B.描寫觀眾的語句
“觀眾們屏住氣,目不轉睛地盯著他頭上的碗……眼看身體已經轉過來了,幾個性急的外國觀眾忍不住拍響了巴掌。”
“場子里一片喧嘩。”
“觀眾中有人在大聲地喊:‘行了,不要再來了,演下一個節目吧!’好多人也跟著喊起來。”
?、胖该答仯旱诙伪硌蓍_始了,作者對觀眾觀看表演時的描寫讓你感受到了什么?(雜技表演的驚心動魄、扣人心弦)
⑵教師:可第二次的表演還是失敗了,“場子里一片喧嗶”,人們在議論什么呢?(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不要演了,一直失誤還演什么?下臺吧,根本就不行……)
?、且龑Q位思考:同學們,你們就是那位少年,把你當時的心情告訴大家吧!(鼓勵學生走進少年的內心世界,自由地說一說)
?、冉處熜〗Y:是呀,一次次的失敗,嚴重地打擊了少年的自信心,他呆呆地站著,臉一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白發老者的出現使少年重新鼓起了勇氣。(出示下面的句子,讓學生一起讀一讀:“少年鎮靜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們鞠了一躬。”)
第三次表演
?、沤處煂ёx:經歷了兩次失敗,少年沒有被嚇倒。“鎮靜”表現出少年經受起了失敗的考驗,又重新開始第三次表演。我們一起把少年第三次的表演讀一讀。
“當那疊碗又劇烈地晃動起來時,少年輕輕抖了一下腦袋,終于把碗穩住了。”
?、平處熤笇в懈星榈乩首x這一句子:同學們,少年的成功容易嗎?(不容易)他經歷了幾次的失敗?(兩次)我們可以想象在少年上臺表演前,他有過多少次的失敗呀!這份成功讓我們都久等了。我們一起懷著對少年的贊嘆以及祝賀,把這句話讀一讀。
3.教師小結:這是頂碗少年三次表演的過程,作者緊緊圍繞表演的“驚心動魄”,生動地再現了少年表演時的動作、神情以及觀眾觀看表演時的反應,不僅體現了表演的難度之大,還烘托了表演的緊張氣氛,給人以啟發。
4.教師:你們從中悟到了什么?(失敗乃成功之母;在困難面前不能輕易放棄;對他人應多一份的寬容和諒解;要相信自己……)
5.教師引導練筆,深化主題:讀到這里,你們能體會到作者每次想起這場表演.心里的那份微微的激動了吧!拿起筆,把作者省略的部分補充完整。(教師出示練習)
在以后的歲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因為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的內容說一說,將這些語句的理解結合到這一問題的解答上來解決。)
6.指名反饋。
7.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五、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人生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一次成功。我們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甚至失敗。但我們不能丟失的是對生活的那份信心和勇氣,是在失敗面前不低頭的堅定信念。
六、布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