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級句子成分講解
句子成分分析在語法教學中是重點,也是語法研究與語法分析的一大難點。為了幫助大家學習,今天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初中一年級句子成分講解,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初中一年級句子成分講解:
構成句子的詞或短語間有一定的語法關系,根據不同的語法分為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等成分。它們在文中的基本位置如下:
[狀語]謂 語(定語)賓 語<補語> (補語也可在賓語前)
句中的主要成分是主語、謂語、賓語,修飾成分除定、狀、補外還有復指成分(被復指的部分在句中作什么成分,復指成分就用什么符號)。 句子成分的準確判定,依賴于對各成分概念的準確把握:
一、主語:謂語的陳述對象,指明說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如:學習是一種艱苦的勞動。 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斗。
二、謂語:對主語加以陳述,說明主語怎樣或者是什么的句子成分。如:明天星期日。
三、賓語:在動詞后面,表示動作、行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誰”“什么”一類的問題。如:門口圍著一群看熱鬧的。 歌聲把王老師帶入深沉的回憶。
四、定語:名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限制名詞,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狀、數量、所屬等。如:(中國)的歷史有自己的特點。 那(顫抖)的手慢慢抬起來。
五、狀語:動詞或形容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表示動作的狀態、方式、時間、處所或程度。如:太陽[冉冉]地升起。 六、補語:動詞或形容詞后面的連帶成分。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動作、行為的情況、結果、程度、趨向、時間、處所、數量、性狀等。如:他坐<在桌子旁邊>。 七、復指成分:兩個成分同指一件事物的是復指成分。復指成分常用兩種格式:1、兩個名詞,或者一個代詞一個名詞,同指一件事物,連在一起同作句子的一個成分。如:____出使五國訪問。2、把一個較復雜的成分留在句外,句子里邊用指示代詞來代替它。如: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這已經成為擋不住的歷史潮流。
復雜單句:
復雜單句概括起來有兩大類:1、單句的主干由短語或復雜短語來充當。例如:人人都過幸福生活是我們的理想。(此句的主語部分是由主謂短語來充當。) 他看見一輛卡車從村子里開出來。(此句的賓語是由主謂短語來充當。) 2、單句的附加成分復雜化。例如:她是國家隊里的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學經驗的優秀的籃球女教練。(定語由多個短語充當。)
特殊單句:
把字句 “紅旗”轎車把我們送到天安門交通隊。
被字句 我被周那平易近人的高貴品質所感動。 黃河終于讓我們給制服了。 連動句 林部長扛著行李往工地走來。
周打電話詢問我的情況。 我去圖書館借書看。
兼語句 黨中央的決定使我明確了方向。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該句式謂語由一個動賓短語套接一個主謂短語而成。動賓短語中的動詞通常是使
令性的詞:叫、讓、派、使、請、命令、禁止、任命等等。
是字句 聞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標。
(主語和賓語間應是同一關系或從屬關系)
存現句 碑頂是民族傳統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廡殿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