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考政策
新高考推遲一年實施
今年初二學生將趕上“首班車”
此前,曾有“年入學、年參加高考考生使用新方案”的說法,不少考生和家長都認為年新入學的高一新生將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部分今年將要升入高一就讀的學生也倍感焦慮。“講話”此番最新的表態,意味著我省高考改革將比原計劃推遲一年。按照高考政策提前3年告知的原則,這意味著,年入學、年參加高考的學生將第一批享受到夏季高考只統考語數外的新政。
盡管時間比原計劃推遲1年,但高考改革方案并沒有變化,根據左敏此前在山東省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上的發言透露,山東將推行“兩依據、一參考”的考試招生模式,即依據高考成績和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來招生錄取。以前是一次高考成績決定錄取順序,現在“兩依據、一參考”打破了以分數為主的錄取模式,除了文化課的成績之外,學生的藝術素養、科技素養、人文素養等綜合素質都將成為高校在錄取過程中會考查的重要因素。高考考試科目方面,將夏季高考的統考科目減少為語文、數學、外語3科,增加學生對考試科目的選擇性,同時將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六門學科,讓學生根據自己興趣特長,自己選擇三門納入高考成績。
在春節前召開的山東省教育工作會議上,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孫偉曾表示,春節后將公布山東高考改革方案,屆時便能知道今后山東高考怎么考、怎么錄取、哪一屆學生實行等具體細則,同時,配套高考改革涉及基礎教育的3個配套方案也將發布。據此分析,相關具體配套方案或已呼之欲出。
山東以往高考科目變革史
年實施新高考“3+3”
錄取模式
●“兩依據”:依據高考成績和學業水平考試成績。
高考時只統考3門:語文、數學、外語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物理、化學、政治、地理、生物、歷史,選擇3門納入高考成績。
●“一參考”:指考生在高中階段的綜合素質評價情況作為高校錄取的重要參考。
年“3+綜合”
“3”指語文、數學、外語,“綜合”是文綜或理綜。
“3+X+1”
“3”指語文、數學、外語,“X”是文綜或理綜,“1”就是基本能力測試。
“3+X”
“3”指語文、數學、外語,“X”指文綜或理綜。
1994年“3+2”
“3”指語文、數學、外語,“2”中的文科指政治、歷史,理科指物理、化學。
有關網站開展了一份調查,統計個人所從事的工作是否與專業對口。調查報告結果顯示:除去13.84%尚未找到工作的調查參與者之,46.86%的人選擇“不對口”;30.14%的人選擇“基本對口”;所從事的工作與專業“完全對口”的人只占調查參與人數的9.16%,這說明高等教育資源在某種程度上存在嚴重浪費現象。
而新的“3+3”高考模式,有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避免嚴重偏科現象,可以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和高校選拔人才的要求自主選擇,新高考制度改革把原來的“先學后考,變成了先定考試內容,根據考試內容選擇學習內容,實現了從為升大學準備到位為讀大學準備的實質性轉變。
濟寧市育才中學副校長孫玉海介紹說,級新入學的學生,他要面臨的組合,就是六門課中任意組合,也可能政治歷史再加一門物理,用數學簡單算一下的話,是6選3的一個組合,應該是有20種組合,這樣屆時我們學校會根據學生的選擇情況,合理的進行編班,最大限度的盡學校的力所能及,教師資源,滿足學生的選擇。
盡管新高考改革4年后實施,但相關的配套和改革從年就會逐步展開。明年的高考一項重要變化是本科不再有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之分。目前,山東省高考錄取時本科批次分為4個批次。但自年起,夏季高考實施招生錄取批次改革和投檔錄取模式改革,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實行同一批次錄取。春季高考實行按專業類別填報志愿和平行志愿錄取模式,為考生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