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政策省
新高考政策省精選篇1
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東、海南、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黑龍江、甘肅、吉林、安徽、江西、貴州、廣西、山西、河南、陜西、內蒙古、四川、云南、寧夏、青海。
一、第一批新高考省份(2個)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啟動,首屆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個3為語文、數學、外語,第二個3為3門選考科目。
二、第二批新高考省份(4個)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4省市,啟動,首屆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個3為語文、數學、外語,第二個3為3門選考科目。
三、第三批新高考省份(8個)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8省市,啟動,首屆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四、第四批新高考省份(7個)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龍江、甘肅、吉林、安徽、江西、貴州、廣西等7省份,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五、第五批新高考省份(8個)
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陜西、內蒙古、四川、云南、寧夏、青海等8省份,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新高考政策省精選篇2
要結合個人未來的職業發展傾向來選科,這是高考選科的基本要求。眾所周知,我們參加高考讀大學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而合適的工作要從參加高考的時候就要基本上有所確立,并且要做好相應的謀劃。
在選科的時候,多數同學和家長會根據“職業——專業——選科”這條主線進行選擇,可很多同學并沒完全想好自己未來的專業和職業目標。不過這也沒關系,同學們在高中至大學的生涯規劃中可以先選擇學科群系,不一定一開始就精確到某個專業。
新高考政策省精選篇3
新高考政策即教育部公布的新的高考改革政策。作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之一,國家關于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9月4日正式發布,這也是恢復高考以來最為全面和系統的一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此輪的改革從考試科目、高校招生錄取機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調整,目的就是探索招生錄取與高中學習相關聯的辦法,更好的推進素質教育,增加學生的選擇性,分散考試壓力,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本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試科目設置方面明確規定,高中將不再分文理科,高考總成績改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的成績,150分的分值不變。其中,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可選其一計入總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成績。考生在報考時,只需根據報考高校提前發布的招生報考要求和自身特長,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技術只供浙江考生選擇)六(或七)科中自主選擇3個科目的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3+3”模式
“3+3”模式是指,報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績將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考生選考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學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選擇選考科目。就3門選考科目而言,各地多采用“6選3”模式,即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
“3+1+2”模式
根據公布的實施方案,8省市將采用“3+1+2”模式。即“3”為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所有學生必考;“1”為首選科目,考生須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物理、歷史科目中選擇一科;“2”為再選科目,考生可在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個科目中選擇兩科。
新高考政策省精選篇4
1.新高考政策和以前文理分科不同
以前高考將普通高中生分為文科生和理科生兩類,數學試題也是文科理科不同。現在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學生將依據個人學習興趣、學科優勢和高校分專業選科要求選擇確定等級考科目,學生的知識結構將變得更加多元。
2.新高考政策和以前科目與分值不同
以前高考的考試科目分為兩類:語數外+理綜(理化生)、語數外+文綜(史地政)。其中,語數外每科滿分均為150分,文綜或理綜滿分均為300分。
新高考實行“3+3”模式,前一個“3”是指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數外三科,每科滿分均為150分,其中外語進行2次考試;后一個“3”是指考生自主選擇的3門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科目,考生可以在政史地理化生6科中,自主選擇3科參加等級考試,每科滿分均為100分。
新高考還有“3+1+2”模式,所謂3+1+2,其中“3”代表語、數、外三門必考科目,“1”指的是必須從“物理”和“歷史”中選一門課,最后這個“2”是指從政治、生物、化學、地理中選2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