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還能復讀嗎
會考,即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一般都是在高二的時候考完,題目難度不大,相當于一個基礎檢測訓練。以往的高三復讀生,復讀都不再需要過一遍會考。但是新高考改革到來,原有會考成績全部作廢,考生需要重新把文理綜都過一遍。很多學生不知道為什么,原因很簡單,以往的學業水平考試和自主招生掛鉤,現在的學業水平成績和高考掛鉤,所以全部都是按照高考的模式嚴格執行。以前因為該考試不影響高考成績,文理綜學生互相幫助的情況時有發生。但在新高考模式下會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了。只是,很多文科學生已經把理綜忘得差不多了,理科學生也把文綜忘得差不多了。如果要復讀,還得重新把3門科目提一段時間。
2.知識點、考綱的改動
以往的學習知識,基本都是重書面答題及應試技巧,但是現在更加看重實踐。比如化學課,硬性規定的實驗必須完成。以往學習的大重點可能變成小知識點,小知識點又可能延伸成高考重難點。此外,部分地區的教材也都有些許變動,雖然不多,但也需要時間來掌握。由此觀之,部分復讀生可能還要上一陣子的新課才能上高考戰場。
3.教育模式改變,競爭激烈程度不減反增
在3+3的教育模式下,尖子班、普通班的分班制難以施行,現在基本上都是學校硬性規定的選課組合或者走班制。原來的復讀生,肯定有哪一科是弱勢科目。但是其他學生選擇科目,勢必不會選自己的弱科,絕對是挑會的、強的科目來考試。但是復讀生沒得選,只能按照以往的文綜或理綜來選擇科目,這樣一比,又差了一截。
新高考最不要選的組合
歷史+化學+生物
其實在選擇科目的時候,會有很多學生認為物理太難,所以首先把物理先排除了,再加上歷史又更偏向于理科,所以很多的學生都會自然而然的選出了“歷史+化學+生物”的組合,深受男同學們的喜愛。
但是按照大學錄取學生的標準,學生們要知道:歷史是文科的基礎、物理是理科的基礎,所以想要報考好的大學,所選的學科里一定要有物理,不然學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很難挑選到好一點的大學。
歷史+政治+地理
傳統的三門純文科組合。這個組合的大缺點就是專業選擇嚴重受限!
6選3之后,許多學校的專業對于學生的選課有一定要求,有3門要求(三選一),2門要求(二選一)和1門要求(規定必考)三種,其中1門要求為嚴格,因為規定的這門你必須學必須考,否則就不能進這個專業。下表是3門選考科目對專業選擇范圍的影響,一起來看看:
大家注意,在上海目前的高考要求里,選擇純文三門的可報專業比例竟然只有52.9%!也就是說只有一半專業可以報,是所有20種組合里低的。
因為不少高校專業和學院的要求是必須要搭一門理科,所以一門理科都不搭的純文科組合在專業上就受到很大限制。
地理+生物+政治
這個組合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和大學課程很難銜接上,除了一些生物相關類專業外,大學許多理工科專業都需要一定的物理、化學知識,文科類專業都需要一定的歷史知識,因為“文史哲不分家”嘛。
此外,由于這三門課比較冷門,好老師幾乎都集中在高中名校里,一般高中師資都比較一般。因此特別容易撞上名校生,進而形成激烈的競爭。
新高考3+1+2推薦組合
1、學霸組合模式: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政治)
物理、化學、生物組合方式是傳統的理科組合方式,也是高考所能夠填報專業最多的組合方式。按照現在新高考的政策來看,選擇物化生組合幾乎可以達到99.99%的專業都可以選擇。因此如果考慮到大學以后志愿填報專業的選擇,如果你是學霸的話,那么選擇物化生毫無疑問是最有前景的組合。但是一旦選擇此類組合方式,可能也是難度最大的組合,所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
2、中等學霸組合模式:物理+生物+地理(政治)
根據“3+1+2”的方案要求來看,考生必須在物理與歷史當中選擇一個科目。而物理作為學工科專業必須選擇的科目,因此大部分同學會選擇物理為“1”,而在其他剩下的四科當中,化學的難度應該是最大的。而地理與生物,或者生物與政治的組合難度相對來說較小一點。根據已經進行部分選科學校傳出來的消息來看,大部分同學都熱衷于選擇物理+地理+生物為組合方案。既能夠滿足未來絕大部分專業選擇的要求,能夠滿足盡量得高分的要求。
新高考推薦組合
無論是“3+3”還是“3+1+2”,大部分學生一般都可以遵循“選物理保專業+容易得分的兩科”的原則進行選擇。這里推薦一種專業選擇多,且較容易得分的選科組合:
物理+地理+生物
(物理代表較寬的專業選擇面,地理比政治容易得分,生物比化學好得分且可進一步增加可選專業數目。)
總的來說,無論是哪種新高考選科方式,專業是否受限、是否容易得分兩大客觀因素是學生考慮的重點。
常見的選科套路:
“學理工選物理,學文史選歷史;物理可選專業最多,但難度最高;大學要學化學,就盡量不要沒有物理;大學要學生物,就最好選化學;政治比地理難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