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包括哪些
新高考改革包括哪些(精選篇1)
新高考規定,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同時設等級性考試,成績按等級賦分。按照分數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數來計算成績的一種方法,用于選考科目的成績統計。(語數英仍用原始分計算)
舉個例子——某次考試:
學生A歷史80分,在全省排名1%以內,最后等級賦分變為了100分。
學生B物理80分,在全省排名37%—43%以內,最后等級賦分變為了76分。
也就是不論分數論檔位,你的分值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對位置才是決定選考最終成績的因素。
新高考改革包括哪些(精選篇2)
1、3+3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數及總分
第一個3:語文、數學、外語3門必考科目,每門滿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總分450分;
第二個3:另外3門選考科目通常滿分為100分,采用等級賦分,總分300分,所以總共滿分為750分(上海選考科目單科滿分70分,高考總滿分為660分)
2、3+1+2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數及總分
高考總分750分
“3”為全國統一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門,每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
“1”由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首選科目中選擇1門,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滿分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再選科目中選擇2門,以等級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每科滿分均為100分。
3、傳統高考文理分科模式總分
語文、數學、外語3門每門滿分150分;文科(政治,歷史,地理)綜合300分,共計750分。
語文、數學、外語3門每門滿分150分;理科(物理,化學,生物) 綜合300分,共計750分。
新高考改革包括哪些(精選篇3)
改革統一高考招生制度。
改革后,普通高等學校依據考生的全國統一考試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簡稱“兩依據一參考”。一是考試科目。
全國統一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含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3門,不分文理科,使用全國卷,其中外語科目含聽力和筆試兩部分。
選擇性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高校選科要求,結合自身特長興趣,首先在物理或歷史中選擇1門,再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選擇2門,即“3+1+2”模式。報考體育類、藝術類等專業的考生還須參加相應的專業考試。
二是考試安排。全國統一考試按教育部規定的時間組織考試,選擇性考試與全國統一考試同期安排。
三是考生總成績的構成。考生總成績由3門全國統一考試科目成績和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750分。
其中全國統一考試科目語文、數學、外語,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50分。選擇性考試首選科目中,物理或歷史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00分。
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自主選擇的2門科目按等級賦分后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00分。
四是招生錄取。改革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實行“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按照物理、歷史兩個類別,分列招生計劃、分開劃線、分開投檔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