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課內閱讀練習題(2)
十、(選自蘇教國標版六年級下冊第16課《最大的麥穗》。)
片段一:
地里到處都是大麥穗,哪有個才是最大的呢?弟子們埋頭向前走。看看這一株,搖了搖頭,再看看那一株,又搖了搖頭。他們總認為最大的那一穗還在前面呢。雖然弟子們也試著摘了幾穗,但并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他們總以為機會還很多,完全沒必要過早地定奪。
弟子們一邊低著頭往前走,一邊用心得挑挑揀揀,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
1. 填空
這段話主要寫了弟子們 。從 、
可以體會到弟子們摘麥穗的態度是認真的;從 、 又可以看出他們的眼光不夠開闊;從 、 還可以看出他們不能當機立斷。
2. 說一說他們為什么沒有摘到最大的一穗。
片段二:
蘇格拉底的弟子們聽了老師的話,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麥地中行走,也在尋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得摘下它;有的人則動東張西望,一再錯失良機。當然,追求才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1.標出文中使用了分號的句子,這里分號的用法是( )
2.“最大的追求”在日常生活中指 ,“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是指 。
3.請你根據這段話,寫一句名言(可以是你積累的,也可以是你自己創作的)。
十一、(選自蘇教國標版六年級下冊第17課《山谷中的謎底》。)
少傾,另一位想明白了什么似的,說:“我得到了一個啟示—對于外界的壓力,可以通過正面抗爭勝它,但有時也需要像雪松那樣先彎曲有下,作出適當的讓步,以求反彈的機會。”
確實,彎曲不屈服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的發展。
1.寫出“少傾”的三個近義詞。( )( )( )
2.旅行者從雪松身上得到什么啟示?
3. 讀讀文中畫“—”的部分,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說說。
4.“—”叫 號,在文中的作用是 。
十二、閱讀蘇教國標版六年級下冊第18課《廣玉蘭》第三自然段,完成下列練習。
1.“蕊”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寫字母( ),再查音節(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畫。
2.從文中找出下列詞的近義詞。
純白( )凋落( )聳立( )培育( )
3.這一段話的構段式是總分總式,請用“—”標出總寫的句子。分寫部分具體寫了(
)、( )、( )、( )等四種花開的形態。
4. 結合上文,談談你對“遠遠看上去,一株廣玉蘭就像是一個數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這句話的理解。
5. 在的作著的筆下,你覺得廣玉蘭是一種什么樣的花?
6.依照這一段的構段方式,用一段話寫一種你喜歡的花。
十三、(選自蘇教國標版六年級下冊第19課《夾竹桃》。)
片段一:
然而,在 的大門內,夾竹桃卻在那里 ,一朵花
,又開出一朵,一嘟嚕花 ,又長出一嘟嚕。在 里,在 里,在 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別茂盛的時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別衰敗的時候,無日不 。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
一直到 ,無不 。這一點 ,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來,不是顯得非常可貴嗎?
1. 將課文補充完整。
2. 將最后一句改為陳述句。
3. 這一接主要寫夾竹桃的 用“~~~~~~”畫出文中最能表現這一特點的兩個句子。
4. 用“無……不……”,“無不”分別寫一句話。
片段二:
但夾竹桃的妙處還不至于此。我特別喜歡月光下的夾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團(模糊 含糊);但是香氣卻毫不(模糊 含糊),濃濃烈烈地從花枝上(飄 襲)了下來。它把影子投到墻上,葉影參差(nāchā cēncī),花影迷離,可以引起我許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圖,它居然就是地圖了。這堆影子是亞洲,那堆影子是非洲,中間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幾只蟲子爬過,這就是遠渡重洋的海輪。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現出一個小池塘。夜蛾飛過,映在墻上的影子就是游魚。我幻想它是一幅畫竹,我就真的看到一幅畫。微風乍起,葉影吹動,這一幅畫(竟 卻)變成活話了。
1. 用“—”畫出文中正確的讀音和恰當的詞語。
2. 文中的“亞洲”指夾竹桃在月光下地圖一般的影子,那么,“大海”是指 ,
“遠渡重洋的海輪”是指 ,而“游魚”其實就是 。
3. 請用“~~~~~”畫出文中一過渡句。
4. 短文第一句話中加點字的“此”是指什么?請你從課文中找出句字寫在下面。
5.月光下的夾竹桃把影子投到墻上,還能引起“我”的什么幻想呢?請你展開想象,模仿文中劃線的句子寫法,也來寫一寫。
十四、(選自蘇教國標版六年級下冊第23課《孔子游春》。)
片段一: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1、這段話中的省略號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聯系上下文,“奔流不息”的“息”可以解釋為______;“或方或長”的“或”可以解釋為______。
3、孔子說“水是真君子”的理由有四點,分別是因為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段從孔子對水的論述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位______的老師(從文中找一個詞填在橫線上)。
片段二:
子路是個急性子,老師的話音未落就開了腔:“我愿意把車馬、衣服拿出來跟朋友們一塊兒享用,就是用壞了、穿破了,我也不會在意。朋友之間就應該有福同享嘛。”
溫文爾雅的顏回經過深思熟慮,從容不迫地說:“我希望成為一個不為自己表功的人。”
孔子用贊許的目光看著他們,微微地點了點頭。
1、“有福同享”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2、顏回溫文爾雅,可以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兩個詞語體現出來。
3、孔子贊許的是子路的____________和顏回的______________ 。
4、你知道孔子的一句關于學習或者做人方面的名言嗎?請寫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曾經,有老師、爸爸媽媽或者其他人用贊許的目光注視著你,把當時的情況和你的感受寫下來。
。
片段三:
孔子凝望著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地說:“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1、根據下列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
看慣了不覺得奇怪。( )
2、除課堂學習外,你還可以通過哪些學習途徑了解孔子?(至少3點)關于孔子,你知道哪些信息?請寫出他的一句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的這段言論運用的是_______________修辭手法,你能照樣子寫一段話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善施教化”中的“施”用三種解釋:(1)施行(2)給予(3)施舍,在這兒選( )
十五、(選自蘇教國標版六年級下冊第24課《明天,我們畢業》。)
片段一:
敬愛的老師,回顧6年的歷程,我們的每一點成績,都凝聚著您的心血和汗水;我們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您的幫助和教誨。是您,在課堂上一絲不茍地向我們傳授各種知識;是您,和我們一起參加“雛鷹假日小隊”活動;是您,為了指導我們科技小組搞小發明,利用星期天跑圖書館,查閱資料……日夜操勞,您的額頭上已爬滿了皺紋;粉筆的灰塵,已把您的青絲染成了白發。然而,無論什么都改變不了您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癡情;無論什么都改變不了您那顆永遠年輕而富于創造的心。老師啊老師,您以自己的言行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在我們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樹,您是海洋。
1、結合課文內容,解釋下面的詞:
①青絲: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絲不茍: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畫出文中同時用了排比和比喻等修辭手法的一個句子。
3.想想文中的省略號省略了什么?請在“——”上填寫合適的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也將畢業了,此時此刻,請寫出你最想對老師說的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段二:
我還清楚地記得,6年前,我們依偎著爸爸媽媽,懷著對學校的憧憬,對老師的敬仰走進校園。( )的操場,( )的教室,( )的同學,( )的老師,散發出油墨香氣的課本,一切都是那樣誘人。
1、選擇下面的詞語,填到文中的括號里。
天真爛漫 和藹可親 窗明幾凈 綠草如茵
2、在文中找出與下列詞語意思相近的詞。
向往( )引人( )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