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保送重點學校資格條件
1.等式:等號左邊的數值與等號右邊的數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質:等式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等式仍然成立。
2.方程式: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式。
3.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次數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學會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計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計算。
4.代數:代數就是用字母代替數。
5.代數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數式。
如:3x=ab+c
二
數量關系計算公式
單價×數量=總價
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速度×時間=路程
工效×時間=工作總量
加數+加數=和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被減數-減數=差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減數+差
因數×因數=積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被除數÷除數=商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三
表面積和體積
1.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公式S=a×h÷2
2.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公式S=a2
3.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公式S=a×b
4.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公式S=a×h
5.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6.內角和:三角形的內角和=180度。
7.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公式:S=(a×b+a×c+b×c)×2
8.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公式:S=6a2
9.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公式:V=abh
10.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公式:V=abh
11.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公式:V=a3
12.圓的周長=直徑×π公式:L=πd=2πr
小升初考試準備工作
一、學會自我暗示,調節焦慮情緒
我們都知道考試一旦緊張,面對試題就會頭腦空空,注意力很難集中,等心情平靜下來,已經浪費了很多時間,看到很多未做的題目,時間又不夠了,又會再次緊張,從而形成惡性循環。這時我們要迅速進行心理調節,用平時自己考試中曾有優異成績來不斷暗示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二、瀏覽全卷,了解難易
拿到試卷后,在規定區域寫好姓名和班級之后,先對整體瀏覽一遍,了解本套試卷題量是多少,以及難易程度。以便合理安排答題時間和順序。避免會做的沒有做,不會做的卻浪費了時間的情況出現。
三、先易后難,先熟后生
瀏覽試卷之后,對試卷的難易。難易程度、生熟占分比例大體心中有數了,也慢慢進入考試狀態了。根據自身情況,對自己來說相對容易的、熟悉的題目可以采取先答的方式。萬一哪個題目偏難,也不要驚慌失措,而要冷靜思考,盡可能從熟悉的問題著手。
小升初備考學習方法
一、嚴格訓練,養成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成習慣。只有熟練成了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隨地的體現,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應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
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僅僅是第一步,必需通過反復實踐,嚴格訓練,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掌握方法發展到養成習慣是一個很大的飛躍,必需經過長時間的嚴格訓練。例如:掌握驗算方法并不難,但要養成驗算習慣卻非易事,必需持之以恒,嚴格要求,嚴格訓練。
二、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需從低年級開始,逐步加以培養。既包管培養的連續性,又能夠隨著年級的升高,逐步提高要求。如:在低年級,老師對孩子放任自流,不加以正確引導,沒有嚴格要求,想在高年級施加壓力,扭轉乾坤,效果往往會不盡人意。
三、更新教法,重視學法
教法和學法是彼此聯系、彼此滲透、融匯貫通的。教法對學法有著制約和影響作用,好的教法會促進學生良好學法的形成。反之重視學法的培養,也會促進教法的更新。
如果依舊憑空捏造,上課滿堂灌,下課題海戰術,死記硬背,這樣是很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只有不停的更新教學理念采用好的教學方法,才能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例如:現在提倡的情景教學法,就是很好的把學習與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讓學生印象深刻,從而在生活中也會不自覺的運用起數學,效果顯著。
四、模范示范,潛移默化
模仿性強使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小學生的各種習慣,起始于模仿。因此,教師的示范作用對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如:教師在講課時,要正確運用數學語言,條理清晰。在解題或演算的過程中,要自覺認真審題,按步分析,最后認真檢查驗算。批改作業或板書時,要堅持書寫工整美觀,格式布局合理······。這一切都會給學生良好的影響,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當然小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有一個從少到多,有簡單到復雜,由生疏到熟悉的過程。同時也是有不自覺到自覺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長期不懈,持之以恒的引導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