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學習的必要性及基本方法
中學物理實驗在物理學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許多同學反映物理難學,公式多,理解抽象,其實這與很多學生重視課本知識,輕視實驗操作不無關系。做好物理實驗,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加強記憶、理解、鞏固所學知識,還助于學生觀察動手及分析能力的培養。
初中物理學習的必要性及基本方法
一、思維類型的轉變
對于初中生來說,物理作為新增學科,從入門到沖擊優秀,需要經過三座大山。第一座大山是聲光熱。第二座大山是力學。第三座大山是電學。要想成功翻過三座大山,思維類型的轉變可謂至關重要。
第一次入門,是初二上學期的物理入門。也可以理解為是聲光熱的入門。在聲光熱等學習過程中,同學們的學習主要是以感性思維為主。很多時候只要做好感性思維的認識,略加上一些理性思維的分析,就可以明白這部分知識的大體精髓。
第二座大山是力學。力學對于同學們來說,區別于聲光熱的根本特點就是思維方式的轉變。同學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思維狀態,轉向以理性思維為主的學習。如果說在第一座大山的時候,同學們的成績普遍都很高,并且差距比較小。很難體現每個同學的真實實力,那么到了第二座大山的時候差距將明顯拉大,也將會是同學們快速提升自己脫穎而出的關鍵時期。
第三座大山是電學。電學是一門看不見摸不著的學科。對于孩子的理解能力要求更高。尤其是在入門的電路分析,對很多同學來說,入門較為困難。電學后期的綜合計算也將會是同學們沖刺優秀的攔路虎之一。
二、思維方法的總結
初中物理的學習中,第一次接觸了利用控制變量法。在“研究聲音的音調跟哪些因素有關”、“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等實驗中,領會了控制變量法的真諦,而這個方法是貫穿于初中物理學習的始終,可以這樣說,你掌握了這種方法,你的初中物理學習就成功了一半。
學習光的傳播規律,老師教你畫光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可真的有“光線”嗎?當然沒有,只有“光”,沒有“線”,物理學中為了研究的方便而假想的。你明白了這一點,就知道“磁感線”、高中的“質點”、“電場線”也是“建立物理模型”了。
曹沖稱象的故事流傳至今,曹沖很聰明的運用了“等效替代”這個物理思想,船上所放石頭的重力就等于大象的重力,“化整為零”,解決了沒有大稱的難題。“合力”、“總電阻”等概念也都運用了這個方法。
初中物理中“路程-時間”圖像是學習高中運動力學圖像和其他圖像的基礎。初中物理是為高中物理、大學物理打基礎的,所以還要了解并掌握許多研究方法。
三、牢記公式及各物理量的物理意義
物理學習中的公式浩如煙海,而要牢記公式就已經是一項繁重的任務了,知道每個物理量的物理意義又是記憶公式的重中之重。其中,而物理意義是用來說明物理量在物理學中的意義的,比如說速度就是用來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如果物理意義沒有理解好,那么很可能就在考試中張冠李戴,用錯公式。而在電學中,又對學生的公式使用技巧提出了新的挑戰,電學需要學生掌握各個公式的適用范圍。
而要想牢記公式,就有一個很重要的方法,那就是將每一個公式的推導方法掌握好,比如并聯電路的總電阻與各支路電阻之間的關系,這就是一個推導公式,只要掌握好推導過程,那就一定能將公式掌握好并充分理解各物理量的物理意義。
四、口訣法記憶基本概念
在初中物理中,有些知識,學生哪怕知道原理也很難以牢牢掌握,例如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學生對此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往往是靠機械記憶,還有一些規律,盡管學生可以推導出它們,但推導這些規律常常比較煩瑣,容易出錯,實踐表明,把一些物理知識中枯燥、復雜的難點考點編成生動活潑的口訣,并在解題時靈活地運用它們,可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比如下面這句口訣:筷子和樹同長高;空中角度總是大。這句口訣的意義是這樣:研究光在界面的折射規律時,無論是從空氣中看水中的物體(筷子),還是從水中看空氣中的物體(樹),折射所成的虛像都在物體的上方;無論光是從空氣斜射入其他介質還是光從其他介質中斜射人空氣中,光在空氣中的角度(無論是人射角還是折射角)都比在其他介質中的角度(無論是入射角還是折射角)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