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的學習方法
初二物理的學習方法
二、物理是很有趣的,但有些時候,老師為了講清某一物理規律或物理情景,考慮到知識的整體性和邏輯性,經常會進行大段描述。這是理解較高層次的知識所必需的,也是物理的“理”性所在,因此課堂氣氛可能不象小學時那樣“熱烈”,對這一應該有思想準備。最重要的是思路要清晰,同時自己要盡快養成這種嚴謹的思維習慣和分析問題的方法。
三、中學階段解決的問題多為“理論意義”上的實際問題,要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注重問題本質,不要因細枝末節影響對問題的解決。
四、積極主動地學習。課堂上大腦要高速運轉,對老師提出的一些問題,要自己去考慮,不要等老師去“灌輸”。課后,不要僅滿足于完成老師布置的預習、復習、作業、小實驗等任務,要主動針對自己的實際,合理安排學習內容和時間。
五、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在學習中要善于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學會對知識進行梳理和重新整合,把雜亂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將它變成自己的東西。比如每學完一章,都要試著用二三百字去概括其主要內容。
六、從某種角度看,課本中的習題可以把正文不好講解清楚的知識通過習題的形式體現出來,是課本正文的延續和補充,因此,要把它放在與正文同等重要的地位。實際上,許多物理試題包括中考試題就是對課后習題稍加改造而成的。對課本中的選學內容、閱讀材料、研究性學習等,要認真對待千萬馬虎不得,因為在考試中經常出現借用其物理背景或某一知識點命題的情況。
七、學習新課時,應把注意力放在對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和對物理思想的把握上,而不應急于做大量的習題,絕不能把老師講例題、學生做習題作為學習物理的核心。習題要做,但每做完一道習題,都要要總結一下,看看通過做這道習題,自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有哪些新的體會;檢查自己是否能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題中所給的物理狀態、物理過程和物理情景及產生的原因、有關條件等是否能獨立地弄明白,能否獨立地進行邏輯推理。每做一道習題,都要力求在能力上有所提高。做習題,貴在精而不在多,不要一味追求做題數量,鉆難題,陷入題海。
八、在觀察課堂演示實驗和進行學生實驗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自己識別器材和儀器的能力,在實驗誤差太大的情況下,能自覺地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改進實驗以減小誤差。要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和基本實驗操作技能,遇到問題,要善于用實驗來探討和驗證。從某一層面上講,這也體現了一個人的創新思維能力。
九、初二物理學習不要求一步到位,剛剛進入初二就“瞄準”中考,做大量類似于中考試題的題目,不但能力得不到提高,反而會影響自己對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的理解。
十、科學、技術、社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在物理學習中,對物理理論-—相關的技術——這些技術所處的社會背景,要整體掌握。這就要求我們要提高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學會獨立地收集信息和拓寬知識面,多動腦,多看科普書刊,多了解新的科技動態,如“神舟五號”、禽流感等。這也是教育發展和中考命題的方向。
如何學好初二物理
1.學好相關學科,墊石鋪路
物理課是初中學生感到難學的課程,其原因是:物理課不但有系統、嚴密的物理概念和知識,而且物理課與數學、語文課的知識聯系也很密切。數學中的方次運算、小數分數混合運算、極值的討論等知識在物理教學中經常應用。物理中的概念、定理、定律的文字敘述言簡意深,需具備一定的語文基礎。所以學好數學和語文對學好物理課很重要。(特別是在八年級物理,要學會建立圖像,其中T-t,s-t,m-v的理解)
2.聯系生活實踐,培養學習興趣
理論物理課與生活實踐聯系很密切,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不但是學以致用的學習方法,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興趣。在物理運算中也要聯系實際。數學運算中有一個四舍五入的原則,但在物理運算中不一定適用。有一次我在講浮力時讓學生計算8個人渡河需幾根相同的原木時,學生計算結果是需要5.2根,幾乎全班同學都采取四舍五入,答案是5根。我讓學生從實際出發分析5根原木受到的浮力與8人重力相比哪個大,會有什么結果,從而使學生知道,物理中有時不能生搬硬套數學原則。
3.總結交流學習方法
在一章或一個單元學完后讓學生總結這部分知識的基本結構,即這部分知識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在總結的基礎上讓每個學生寫出學習小結,提出不懂的問題。在對知識歸納總結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相互交流、相互學習。交流知識的重點、難點,交流學習方法。
4.注重實驗探究性活動的培養
在新課程中物理探究性的活動非常多,如:1.平面鏡中成像的問題,2比較物質的物理屬性(如硬度跟那些因素有關)等等,在日常生活中,體育課上擲鉛球,你認為鉛球是不是用純鉛做的,在活動中,因注意觀察現象、與原理的理解。通過自己的交流與合作,掌握理解新知識。
怎樣學好初二物理——家長篇
首先在開課前,家長們要清楚以下這樣幾個問題:
第一、家長們要大致了解初中物理都學些什么。初中物理主要分以下幾個部分:熱學,光學,聲學,力學以及電學,其中電學和力學是主要部分,也是初中物理的重難點,中考中也是占較大分值。聲光熱部分所占分值較少,但是卻是北京多數區縣初二物理的入門章節。
第二、家長們自己要樹立信心,堅定這樣一個信念,就是物理不難,我的孩子一定能學會,能學好。然后告訴孩子,物理不難的,而且還很有趣。這樣能降低孩子對物理這門未知學科的畏懼心理,尤其在初一成績不是十分理想的情況下。這樣孩子才能從心理上減壓,面對新的學科,也才能輕裝上陣。
第三、在開課前,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孩子思考,提前熱身。首先不妨利用五官來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對物理的感性認識。如啟發他用耳傾聽各種聲音的差別,辨別不同樂器的音質;思考教室兩邊的同學為何常看不清黑板上的字?為什么秋天早上會有霜?又為什么冬天早上起床后會發現窗戶"出汗"了?樹的影子隨太陽轉移如何變化?這些都需物理知識來解答。其次,可將物理知識融入到生活中學習。請孩子幫忙插電視天線;調臺;閱讀說明書后把DVD機連到電視上…您在旁指導的同時可傳授些相關知識,還能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第三,根據情境隨機提問也可促使孩子產生探索答案的興趣。如為什么輪胎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紋?夏天自行車座為什么容易發燙?無形中激發對物理的好奇心。第四,利用孩子愛玩的游戲幫他了解物理給生活帶來的樂趣。如游樂場中的翻滾過山車,蹦極時人反復回彈的刺激挑戰,都是利用力學知識設計的。感悟物理的神奇力量。
其次,在開課后,家長們也不能放松。
第一、新學期開始后,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可以以談天的方式向孩子了解他學習物理的感受。如果孩子覺得很有興趣,也不難,那么,家長們就可以鼓勵孩子再接再厲,夸獎一下。如果孩子感覺一般,學習效果一般,興趣也一般,那么家長們就要警惕了,孩子極有可能從感覺一般變到厭煩。這時候家長就要不動聲色的引導孩子,比如說在平常生活中讓孩子給家長解釋一些生活中的現象,向孩子"學習",讓孩子感覺父母是崇拜自己的,或者創造機會讓孩子用所學到的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孩子認為學習物理是十分有用的。這樣激發孩子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孩子發自內心的想學好物理。
第二、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有的實驗老師會以演示實驗的方式做給孩子看,有的會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但是還有一些是家庭實驗是需要孩子自己在課外時間自己完成。所以家長們可以盡量抽時間協助孩子能完成家庭實驗,這有助于孩子更加深刻的理解課堂上所學的內容,同時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做實驗孩子可能發現新的問題,這樣促使孩子深入思考,分析,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
第三、物理的世界是廣闊無垠的。很多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高科技其實是和物理息息相關的。家長們可以通過帶孩子去科技館,或者一些物理科學館,實驗室,來拓寬孩子的視野,培養孩子的興趣。
看了初二物理的學習方法還看:
1.初二物理怎樣學
2.初二學生如何學好物理
3.如何學習初二物理
4.學好初二物理要注意的10個方面
5.初二下怎么學好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