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學教案3篇
一份優秀的數學教案是教師上好一堂課的保障,以下是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八年級數學教案范文,供大家參考!
八年級數學教案范文一
第十三章 實數
13.1 平方根
13.2 立方根
13.3 實數
教學活動
§13.1平方根
教學目標:
1、了解數的算術平方根及平方根的概念,并會用符號表示;
2、理解平方與開方之間是互為逆運算的關系,會用計算器求一些正數的算術平方根
教學重點:
了解數的算術平方根及平方根的概念,會求某些非負數的平方根,會用根號表示一個數的平方根
教學難點:
對 大小的估算及如何理解 是非負數以及被開方數 是非負數;正確區分算術平方根與平方根
第1課時
㈠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欣賞本節導圖,并回答問題,學校要舉行金秋美術作品比賽,小歐很高興,他想裁出一塊面積為25 的正方形畫布,畫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參加比賽,這塊正方形畫布的邊長應取多少 ?如果這塊畫布的面積是 ?
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已知一個正數的平方,求這個正數的問題(引入新課)
㈡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討論:1、什么樣的運算是平方運算?
2、你還記得1~20之間整數的平方嗎?
自主探索:讓學生獨立看書,自學教材
總結
八年級數學教案范文二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數
14.1 變量與函數
14.2 一次函數
14.3 用函數觀點看方程(組)與不等式
14.4 課題學習 選擇方案
教學活動
課題 §14.1.1 變量
教學目標
(一)教學知識點 1.認識變量、常量.
2.學會用含一個變量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變量.
(二)能力訓練要求 1.經歷觀察、分析、思考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合情推理,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觀點.
2.逐步感知變量間的關系.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1.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2.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 1.認識變量、常量. 2.用式子表示變量間關系.
教學難點 用含有一個變量的式子表示另一個變量.
教學過程
Ⅰ.提出問題,創設情境
情景問題:一輛汽車以60千米/小時的速度勻速行駛,行駛里程為s千米.行駛時間為t小時.
1.請同學們根據題意填寫下表:
t/時 1 2 3 4 5
s/千米
2.在以上這個過程中,變化的量是________.變變化的量是__________.
3.試用含t的式子表示s.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相信大家一定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Ⅱ.導入新課
我們首先來思考上面的幾個問題,可以互相討論一下,然后回答.
這種問題反映了勻速行駛的汽車所行駛的里程隨行駛時間的變化過程.其實現實生活中有好多類似的問題,都是反映不同事物的變化過程,其中有些量的值......
八年級數學教案范文三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正整數冪的乘、除運算性質,能用代數式和文字語言正確地表述這些性質,并能運用它們熟練地進行運算.使學生掌握單項式乘(或除以)單項式、多項式乘(或除以)單項式以及多項式的法則,并運用它們進行運算.
2.使學生會推導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了解公式的幾何意義,能利用公式進行乘法運算.
3.使學生掌握整式的加、減、乘、除、乘方的教簡單的混合運算,并能靈活地運用運算律與乘法公式簡化運算.
4. 使學生理解因式分解的意義,并感受分解因式與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變形,掌握提公因式法和運用公式法(直接運用公式不超過兩次)這兩種分解因式的基本方法,了解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驟;能夠熟練地運用這些方法進行多項式的因式分解.
二、教材特點
1.重視運算性質和公式的發生和歸納過程
本章整式乘法運算性質、除法運算性質、乘法公式的得出過程,一般都是從數的運算,歸納得到的運算性質,是一個由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歸納過程.
2.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以及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教材安排從易到難,逐步深入,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在整式乘法和乘法公式部分內容中,采用給出幾何圖形的方式來直觀地表示運算法則及公式,體現了代數與幾何的內在聯系和統一.
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教材安排了九個“探究”欄目讓學生體驗研究、解決問題和歸納得出一般結論的過程,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思考”欄目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共同探索、共同發現和共同發展的空間.“觀察與猜想”欄目拓展了學生們的知識面.
4.重視學生基本運算能力訓練
教材提供大量的基礎運算練習,讓學生能及時得到充分訓練.
三、課時安排
本章教學時間約需14課時,具體安排如下:
§15.1 整式的乘法——————————————————— 4課時
§15.2 乘法公式———————————————————— 2課時
§15.3 整式的除法——————————————————— 2課時
§15.4 因式分解———————————————————— 4課時
數學活動
小結 ————————————————————————— 2課時
四、教學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