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氣的養生飲食習慣
飲食應清淡、多樣化,宜補氣清暑,宜健脾養胃,多食營養豐富的果蔬和蛋白質,并適當食用姜、蔥、蒜、醋,既能殺菌防病,又能健脾開胃。
可多食綠豆、百合、黃瓜、豆芽、冬菇、紫菜、西瓜、番茄、赤小豆、薏米、蓮子、南瓜等食物,同時也可配合藥膳進行調理。
大暑不要過度貪涼
炎熱夏季不宜過度貪涼,應以熱制熱,如洗溫水澡,喝溫熱茶水。盡量不食用冰鎮食品。
多開窗通風,若天氣過于炎熱,必須開空調睡覺的,則最佳溫度為25~27℃,避免空調開整晚,同時注意蓋薄被避免受涼。
大暑時節的膳食原則
暑天,運用飲食的營養作用養生益壽,是減少疾病,防止衰老的有效保證。夏季的飲食調養是以暑天的氣候特點為基礎,由于夏令氣候炎熱,易傷津耗氣,因此常可選用藥粥滋補身體。《黃帝內經》有“藥以去之,食以隨之”,“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的論點。著名醫家李時珍尤其推崇藥粥養生,他說:“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也。”藥粥對老年人、兒童、脾胃功能虛弱者都是適宜的。所以,古人稱“世間第一補人之物乃粥也”,“日食二合米,勝似參芪一大包”。《醫藥六書》贊:“粳米粥為資生化育坤丹,糯米粥為溫養胃氣妙品”。可見粥養對人之重要。藥粥雖說對人體有益,也不可通用,要根據每人的不同體質、疾病,選用適當的藥物,配制成粥方可達到滿意的效果。
大暑節氣守護健康安全
避免長時間在烈日下勞動。
中暑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曬,避免在炎熱天氣下長時間勞作,就是一個很好的防止中暑的方法。現在有些地區注重高溫防暑工作,對于一些無法避免從事高溫工作的勞動群體,會發放給他們高溫補貼和降溫設施。
而我們個人在養生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在夏天找一個陰涼的地方來避暑。記得帶上自己的草帽。
保持健康的飲食,增強營養。
夏天避免多吃油膩的食物,減少熱量的攝入。應該多食用一些清淡的食材,比較推薦的是一些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例如番茄湯,豆漿,酸梅湯,綠豆湯等。
炎熱的天氣下,能夠喝上一碗清甜的綠豆湯,可以說是夏季較為幸福的事情了。
大暑節氣保持合適的穿著
夏季穿衣應注意選擇質地較為輕薄寬松和顏色較淺的衣服,外出的話也應該帶上遮陽傘,遮陽帽或者墨鏡之類的護具。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多涂抹一些防曬霜。
戶外歸來要及時更換被汗水浸透的衣物,因為汗水中的鹽分風干之后,會對衣服的透氣性造成一定影響。
對于一些特殊人群,也應做好防暑降溫的準備,特別是老年人、孕婦在高溫季節應盡可能減少外出,并且給予特殊的關照,在室內要注意保持合適的溫度,督促服用防暑降溫的飲品,及時觀察,防止中暑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