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歷史難點學習方法
初一歷史難點學習方法:難在記憶
③因果推導法:市場(根本)——走私鴉片——銷煙(直接)——鴉片戰爭
④濃縮轉化法:戊戌變法——“變”(政治:君主立憲;經濟:發展資本主義)
初一歷史難點學習方法:難在答題
題能看懂,答案難做,容易失分。
具體對策:“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點,做到心中有數;“二找”,按照題意,回歸課本,找到相關知識點;“三規范”,答題語言規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問題。
實用舉例:2007太原市中考《文綜卷•歷史部分》的三道題目解析。
①列舉:周恩來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三件事(3分)1927:領導南昌起義;1935:參加遵義會議,支持毛澤東正確主張;1936: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敘述要簡單、準確
②材料解析:大國崛起的共同原因?(2分)將材料中的語句加以概括和轉化出對內改革(依據國情選擇發展道路)、對外學習借鑒他國經驗兩方面即可,不要直接摘抄。
20世紀最后30的時代特征?(4分)應包含政治(總趨勢——和平與發展,國際關系特點——美蘇爭霸到多極化)、經濟(知識經濟、全球化、一體化和區域集團化)、科技(高科技為主、第三次科技革命)、思想文化(多元化),
初一歷史難點學習方法:難在復習
書有幾本,題海無邊,難以入手,效率不高。
具體對策:文明史,歷史復習的新角度;
專題化,歷史考試的總趨勢;重基礎,體現基本能力要求;重現實,適度結合熱點命題。
實用舉例:①2007高考的一道選擇題引發的爭議;謚號、廟號、帝號、號的差別——文科更注重積累。
②《大國崛起》熱映引發的出題熱;從整體設問:共同原因、經驗、共同目標、啟示等;從單個國家設問:如日本崛起的原因和影響(啟示);關系:個別原因已包含了共同原因。
③文明史觀在命題中的體現和做題的要求。農耕文明——工業文明,命題更關注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大事件,如生產工具變革、三次工業革命等。
看了“初一歷史難點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