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网站-亚洲伊人精品-亚洲伊人电影-亚洲一在线-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一区

高分網 > 學科學習方法 > 歷史學習方法 >

初一歷史上冊知識點全

時間: 如英2 歷史學習方法

  一、秦朝的暴政表現在:

  1、繁重的徭役 2、沉 重 的 賦 稅 (上交三分之二)

  3、嚴酷的刑法 4、秦二世的殘暴統治 (趙高“指鹿為馬”)

  秦朝的暴政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和苦難,激起人民的反抗。

  二、陳勝吳廣起義(又名“大澤鄉起義”)

  時 間:公元前209年 起義地點:大澤鄉 經過:略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政權地點:陳 (張楚政權)

  陳勝吳廣起義的歷史意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三、農民起義軍推翻秦朝

  項羽: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戰,以少勝多,大敗秦軍主力。(成語:破釜沉舟)

  劉邦:直逼咸陽,秦朝統治者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楚漢之爭: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四年楚漢之爭)

  相關成語:破釜沉舟、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楚河漢界、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等

  相關故事:鴻門宴

  西漢建立: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稱為西漢,定都長安。劉邦是漢高祖。

  初一歷史上冊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一、文景之治(歷史上把漢文帝、漢景帝的治理稱為是“文景之治”)

  原因:①漢初的形勢:經濟蕭條、國家貧困。 ②總結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訓。

  “文景之治”的措施:1、輕徭薄賦 2、重視農業生產,休養生息,減輕人民的負擔。

  3、提倡節儉 4、以德化民

  “文景之治”的表現:1、社會安定,百姓富裕。2、國家糧倉豐滿。3、府庫里的銅錢不

  計其數。

  二、漢武帝的大一統

  問: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或大一統的表現或鞏固統一的措施):

  答:1:政治上:削弱諸侯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

  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3:文化上:設立太學,推行儒學教育。

  4:經濟上:將地方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株錢。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

  5:軍事上:大力反擊匈奴,鞏固了國家的統一。

  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影響:漢武帝時期,西漢王朝實現了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大一統,進入鼎盛時期。

  三、東漢的建立:公元25年 都城:洛陽 開國皇帝:漢光武帝 劉秀

  試比較秦始皇“焚書坑儒”和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異同點:

  答:相同點:二者的目的和實質相同,都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

  不同點:1、秦始皇采取法家思想,對其他思想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進行抑制、破壞,結果未能鞏固統治,反而加速其滅亡。

  2、漢武帝獨尊儒術,提倡儒家思想,以儒學為正統,促進了漢朝大一統的形成。

  初一歷史上冊知識點:兩漢經濟的發展

  兩漢經濟發展的表現:

  一、農業上:(1)、水利建設:

  1:漢武帝治理黃河。

  2:東漢明帝派水利專家王景主持修河。

  (2)、農具和農技:

  1:安裝壁犁,提高耕作效率,比歐洲早1000多年。

  2:使用耬車加快播種速度

  3: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

  (3)、農作物:

  1:南方種植水稻

  2:北方種植小麥

  二、手工業:

  (1)、絲織業:

  1:使用提花機

  2:染色技術高超

  (2)冶鐵業:

  1:杜詩發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風冶鐵,比歐洲早1000多年。

  2:鐵兵器取代青銅兵器,用這種鋼材制作兵器屬于中國發明。

  三、經濟措施: 1:將地方的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

  2:實行抑商政策。

  四、城市與商業:西漢——長安——西京——50萬人口左右

  東漢——洛陽——東京——100萬人口以上

  注意:為什么市場位于長安城西北角?

  1、 漢代重視農業生產,不重視商業。

  2、 政府對市場交易時間、交易場所都有限制,便于管理。

  漢朝的商業區叫“市”

  初一歷史上冊知識點: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

  一、冒頓統一蒙古草原

  1、匈奴的生活習俗:過著游牧生活,逐水草遷徙。

  2、秦漢之際,冒頓單于第一次統一蒙古草原。

  3、匈奴族生產的發展(畜牧業興旺發達;學會農耕,開始墾田種谷)

  二、匈奴與漢朝的和戰

  總結:漢武帝的大一統表現在哪些方面?(經濟、政治、軍事、思想)見上面問題。

  初一歷史上冊知識點: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一、張騫通西域

  1、西域:指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今新疆地區和更遠的地方

  2、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時間: 公元前138年 目的: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

  意義:了解了西域的見聞,以及他們想和漢朝往來的愿望

  3、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 時間: 公元前119年 目的:與西域各國進行友好政治經濟交往。

  4、西域都護的設立:時間 --------公元前60年

  設立的意義:標志著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管轄,成為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絲綢之路

  1、陸上絲綢之路(以主要運輸絲綢到西方而得名)

  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 長安——河西走廊——新疆地區——西亞——歐洲,又把西域各國的奇珍異寶輸入中國內地。

  3、 海上絲綢之路(從廣州出發)路線略。

  注:漢朝時中外交往的大事:昭君出塞、張騫出使西域、班超經營西域。

  初一歷史上冊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一、紙的發明和蔡倫改進造紙術

  1. 紙的發明時間:西漢早期 (用麻做的紙)

  2.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蔡侯紙” ——為文化傳播作出了巨大貢獻。

  造紙原料:樹皮、破布、麻頭、舊魚網。 蔡侯紙的特點:原料容易找到、便宜,質量也提高了。

  3“造紙術”的貢獻(或意義):世界各國的造紙術,都是從我國直接或間接傳去的,造紙術的發明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二、《九章算術》和地動儀

  1、東漢——《九章算術》——是集體智慧的結晶,總結了春秋戰國以來的數學成就。某些內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

  2、東漢——張衡——地動儀——意義: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地震儀器。

  三、名醫輩出

  1、華 佗 (神醫):擅長外科手術、制“麻沸散”、創“五禽戲”

  2、張仲景——醫圣:《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

  問:列舉我國秦漢時期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答:1、發明和改進造紙術; 2、《九章算術》里的某些內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

  3、張衡發明地動儀; 4、華佗制成“麻沸散”。

  初一歷史上冊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一、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興起

  1、佛教的傳入

 ?、倨鹪从诠庞《?②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中原地區。③東漢明帝時興建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

 ?、芙塘x:人死后能夠轉生來世,人的今生能忍受苦難,虔誠地信佛,來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佛教傳入的影響:佛教的傳播對我國文化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問:佛教為什么受到統治者的提倡和扶持?

  ——佛教提倡轉世輪回,宣揚人的今生只要忍受苦難,來世就能得到幸福。故而封建統治者利用佛教來麻痹人民,鉗制人民的思想,迫使人民甘心受奴役,服從封建統治。

  2、道教的興起

  ①道教是土生土長的宗教 ②創始人:張陵 ③東漢時在民間興起

 ?、芙塘x:主張修身養性,煉制丹藥,以求長生不老和得道成仙。

  道教的影響:對我國文化有深遠的影響。

  二、王充——《論衡》

  西漢——王充——《論衡》——批判迷信鬼神的思想家,主張無神論。

  三、司馬遷和《史記》

  《史記》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的歷史。

  魯迅對《史記》的評價:“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的評價:1、《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成為后世紀傳體史書的典范。

  2、《史記》文筆簡潔,語言生動,刻畫人物栩栩如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

  四、轟動世界的秦兵馬俑:泥土燒制,秦漢時期我國雕塑藝術的杰出代表。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初一歷史上冊知識點:三國鼎立

  三國鼎立的背景:東漢末年,各地出現許多割據一方的軍閥,他們彼此長期混戰,生產遭到嚴重破壞。

  一、官渡之戰

  背景:東漢末年,北方軍閥割據,長期混戰,社會生產生產遭到嚴重破壞。

  時間:公元200年 作戰雙方:袁紹 與 曹操

  結果:曹操以少勝多,大敗袁軍。

  影響: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二、赤壁之戰

  背景:曹操基本上統一了北方,想要進一步統一全國。

  時間:公元208年 作戰雙方:曹操 與 孫劉聯軍

  經過:208年,曹操率領20萬大軍南下,劉備聯合孫權共同抗曹,雙方組成五萬人的孫劉聯軍,周瑜指揮聯軍用火攻的辦法,大敗曹軍,曹操帶領少數人馬逃回北方。

  結果: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

  影響:為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礎。

  三、三國鼎立的形成

  對三國鼎立局面的評價:

  形成局部性統一,有利于社會安定,經濟發展,為西晉大一統創造了條件。

  四、三國經濟的發展狀況:

  魏國: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北方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

  蜀國:絲織業興旺,蜀錦行銷三國;

  吳國:造船業發達,吳國船隊曾到達夷洲(現在的臺灣),加強了內地和臺灣地區的聯系。

  初一歷史上冊知識點:江南地區的開發

  一、西晉的興亡和內遷的各族

  1、西晉的統一(三國滅亡順序:蜀、魏、吳)

 ?、傥簻缡?②266年——司馬炎——西晉——洛陽)③280,西晉滅吳,實現了統一。

  2、內遷的各族(東漢末年開始;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

  3、西晉的滅亡

  原因:①統治集團腐朽,皇族為爭奪皇位,混戰了十幾年,“八王之亂”耗竭了西晉的國力。

 ?、谖鲿x的官僚地主殘酷壓迫內遷的少數民族,激起少數民族的反抗。

  公元316年,內遷匈奴人的一支滅亡西晉。

  公元317年——司馬睿——東晉——建康。

  二、淝水之戰

  1、形勢:①南方:司馬睿重建晉朝,都城在建康,史稱“東晉”。

  ②北方:氐族人苻堅建立的前秦政權強大起來,統一了黃河流域。

  2、大戰時間:公元383年 作戰雙方:前秦 與 東晉

  結 果:東晉以少勝多,大敗前秦。

  3、與淝水之戰有關的成語或典故:“投鞭斷流”、“草木皆兵”、“風聲鶴唳”

  4、前秦苻堅失敗的原因:

  從前秦方面看:

  1、前秦軍隊的民族成分復雜,其他民族不滿于前秦的統治,希望秦軍失敗。

  2、前秦軍隊指揮不當,戰線過長也是失敗的原因。

  從東晉方面看:

  1、廣大將士士氣高昂;

  2、將領足智多謀,指揮得當。

  5、淝水之戰同以前歷史上哪幾次戰爭相似?(以少勝多的戰爭)

  ——巨鹿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

  6、淝水之戰的影響:1、前秦統治瓦解,北方地區重新陷入割據混戰狀態。

  2、東晉取得暫時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江南經濟的發展

  1、江南經濟發展的原因:

  第一,江南地區有發展經濟的優越的自然條件;

  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遷往江南,為江南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和技術;(主要原因)

  第三,江南地區的戰亂比較少,社會比較安定。

  2、江南發展的表現:①大量的荒地被開墾為農田。②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③農業技術的進步:開始使用綠肥,牛耕和糞肥得到推廣。④小麥推廣到江南地區。

  3、江南開發的影響:為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

  初一歷史上冊知識點: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統一

  439年——在東北地區興起的鮮卑族建立的北魏統一了黃河流域。

  二、民族大融合

  1、黃河流域的民族融合逐漸成為大趨勢(孝文帝改革能夠成功的原因之一)

  2、北魏孝文帝遷都與改革

  遷都洛陽:根本目的和原因是加強對中原的統治。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

  1、 在朝廷中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 (說漢語)

  2、 官員及家屬必須穿漢人服飾。 (穿漢服)

  3、 將鮮卑族的姓氏改成漢姓。 (用漢姓)

  4、 鼓勵鮮卑貴族與漢人貴族通婚。 (與漢聯姻)

  5、 采用漢族的官制、律令; (學漢制)

  6、 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老的風氣。 (學漢禮)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這些措施促進了北方民族融合;加速了鮮卑族的封建化進程。

  注意:南朝的四個朝代:宋、齊、梁、陳(都城都在 建康 )

  北朝包括的朝代: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4139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拒不参加学校肺结核检查| 梁修身| 北京卫视手机直播| 硅胶娃娃实战视频| 绿椅子韩剧完整免费观看| 失落的星球| 古风男头| 电视剧零下三十八度演员表| 老阿姨视频| 女人战争之肮脏的交易 剧情简介| 爱在记忆中找你歌词| 赵琦| 新有菜免费在线观看| 最新电影免费观看| 钱月笙| 《缱绻少年人》| 非你不可西班牙正版| 91精品在线视频播放| 免费完整版在线观看| 韩国一对一电影| 崔维斯·费米尔| 形象管理| 范冰冰性感| 等着你电影韩版| 欧美乱淫av片免费黑鬼| 爱情秘密| les miserables| 一夜风流| 免费观看美女| 有本纱世| 视频三级| 宫心计剧情介绍全集| 黄明昊身高| 大秦帝国第一部免费观看46集| 新妈妈2| 袁隆平电影| 痛风能吃的菜一览表| 加入社团的个人简历怎么写| 家庭伦理视频| 《西湖的绿》宗璞| 无圣光_尤果网__秀人网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