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网站-亚洲伊人精品-亚洲伊人电影-亚洲一在线-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一区

高分網 > 學科學習方法 > 歷史學習方法 >

初一初二歷史知識點

時間: 如英2 歷史學習方法

  初一初二歷史知識點:晚清的危機與變革

  注:八年級下冊教材占中考比重約10分。以往涉及題型為單選題和歸納整理題。

  教材線索:中國近現代史(1840—至今):磨難屈辱——探索斗爭——發展光明

  屈辱篇(被侵略篇)

  一、鴉片戰爭 1840.6—1842.8 近代史開端

  1.戰前: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迅速,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中國:閉關鎖國,落后于世界,發展緩慢

  2.原因:導火線:虎門銷煙;

  根本原因:英國為維護鴉片貿易,打開中國大門

  3.結果:簽訂中英《南京條約》: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影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始。P5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1860 英法聯軍 火燒圓明園

  1.簽訂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割讓九龍給英國)

  2.結果: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加深。

  三、甲午中日戰爭 1894—1895

  1.簽訂條約:《馬關條約》:割讓臺灣給日本,開放重慶等地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設廠。

  2.結果: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四、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0—1901 俄英美日德法意奧

  1.簽訂條約:《辛丑條約》(1901):《南京條約》簽訂以來危害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

  2.結果: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斗爭篇

  一、虎門銷煙 1839.6. 林則徐 表現中國人民禁煙的決心

  二、太平天國運動 1851—1864 農民運動 洪秀全 結果: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剿殺,失敗。

  三、義和團運動 19世紀末 山東 農民運動 口號:“扶清滅洋”

  結果:被慈禧“借師助剿”鎮壓,失敗。

  探索篇

  一、洋務運動 19世紀60年代 中央:奕?(xin),李鴻章;地方: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

  1.原因:中國經歷兩次被侵略戰爭,通過戰爭最直觀地意識到西方堅船利炮的威力。所以,奕?提出“治國之道,在乎自強,而審時度勢,則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又以制器為先。”

  2.口號(目的):師夷長技以自強 自強求富

  3.措施:以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為中心,辦近代企業,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組建海軍。

  4.性質:統治階級的自救運動/改良運動

  5.影響:開啟中國近代化進程。但洋務運動并未從根本上變革社會制度,因此并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

  二、維新變法運動(戊戌變法,百日維新) 1898.6.11.—9.21. 康有為、梁啟超

  1.主張:變法,實行君主立憲制

  2.性質: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企圖效仿西方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進行的改革嘗試(資產階級性質改革)

  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3.結果:在慈禧等鎮壓下失敗(戊戌政變)

  4.失敗原因:維新派與頑固派力量對比懸殊,頑固勢力強大,并且沒有發動群眾支持。

  三、辛亥革命 1911. 孫中山 建立同盟會,辦《民報》,發動武昌起義

  1.指導思想: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

  2.功績:推翻君主專制制度

  3.意義: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1912.1.1.中華民國),解放人民思想,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注:辛亥革命只是廢除封建君主專制,并沒有廢除封建制。

  初一初二歷史知識點:中華民國興衰和中國革命的勝利

  1.民國時期:1912.1.1.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1949.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2.北洋軍閥統治時期:1912.3.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26.北伐勝利進軍

  3.民國某年計算法:民國N年=1911+N

  探索篇

  一、新文化運動 1915

  1.上海:《新青年》 北京:北京大學

  2.人物:南陳北李:陳獨秀、李大釗——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第一人

  3.口號:民主科學

  4.性質:中國思想啟蒙運動,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

  5.意義:動搖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解放人們思想,開啟民眾民主主義覺悟,為五四運動作思想準備。

  斗爭篇(1):五四運動

  1.背景:一戰結束,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的失敗

  2.時間地點:1919.5.4. 北京

  3.人物:北京學生,上海工人商人

  4.口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還我青島”

  5.性質:全國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斗爭篇(2):中共領導的革命

  一、時代背景:太平天國運動,由于農民受階級和時代的局限,并不能領導革命勝利;維新變法運動: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行不通;辛亥革命:資產階級革命派由于缺乏群眾基礎,也不能領導革命取得勝利。只有中國共產黨誕生,領導中國人民與封建主義、帝國主義斗爭,取得最終勝利。(了解)

  二、黨的成立:1921.7.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上海

  三、國共第一次合作:1924.1. 中國國民黨一大 廣州

  1.政策:“聯俄、聯共、扶助農工”,允許共產黨以個人身份加入中國國民黨。

  2.成就:黃埔軍校

  北伐戰爭 1926 對象:北洋軍閥 結果:動搖北洋軍閥統治

  四、工農武裝割據

  1.背景:1927.4.12.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4.18.建立南京國民政府

  1927.7.15.汪精衛發動七一五政變。

  由此國共第一次合作正式破裂,中國進入十年內戰時期(1927——1937)

  2.內容:南昌起義 1927.8.1. 建軍:中國工農紅軍;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秋收起義 1927.9.向井岡山進軍

  影響:建立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點燃“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開辟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

  五、長征:1934.10.——1936.10. 遵義會議:1935.1. 確立毛澤東領導地位

  六、抗日戰爭:

  1.九一八事變:1931.9.18. 日本入侵中國東北,標志局部抗戰開始

  2.一二·九運動:1935.12.9.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反對華北五省自治”

  3.西安事變:1936.12.12. 又稱“雙十二事變” 張學良,楊虎城 逼蔣抗日

  結果:和平解決,十年內戰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國共第二次合作形成。

  4.七七事變:1937.7.7. 又稱“盧溝橋事變” 標志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5.國民黨發表《國共合作宣言》:1937.9.標志國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實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注:1)中華民族抗日戰爭時期:1937.7.——1945.9分三階段:戰略防御:1937.7.——1938.10.

  戰略相持:1938.10.——1945.8. 戰略反攻:1945.8.——1945.9

  2)國民黨第二次合作后,兩黨協議改編軍隊:西北工農紅軍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南方各省紅軍游擊隊改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P52圖)

  3)歸納中國軍隊名稱:國共合作期間:國民革命軍(北伐,全面抗戰)

  中共建軍:中國工農紅軍(十年內戰)

  九一八事變:東北抗日聯軍

  解放戰爭:人民解放軍

  抗美援朝:中國人民志愿軍

  4)南京大屠殺:1937.12. 評價:日本侵略者對中華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恥大辱。

  6.抗日戰爭勝利及意義:1945.8.15. 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

  意義:抗日戰爭勝利是中國百年來反對帝國主義斗爭的第一次完全勝利,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承擔了巨大的犧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七、中共七大:1945.4. 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注:細節題:1.國民政府三大戰場:太原會戰(平型關大捷)、徐州會戰(臺兒莊大捷)、武漢會戰。

  2.兩個戰場抗戰:正面:國民政府;敵后:共產黨游擊戰 關系:相互依存,相互配合。

  八、解放戰爭:1946.4.——1949.4.

  1.背景:抗日戰爭勝利,國內形勢由中日矛盾轉變為中國人民與美帝國主義支持的國民黨反動派之間的矛盾,內戰爆發。(了解)

  2.重慶談判:1945.8.28.

  10.10.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3.三大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4.渡江戰役:1949.4.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結束達22年的國民黨政權統治。

  注:1.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期:1927.4.18.——1949.4.22.(22年)

  2.《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P59 了解詩內容及其說明的事件。

  初一初二歷史知識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和發展

  發展篇:

  一、鞏固新政權和社會主義建設

  (一)政治:1.新中國成立:第一屆政協會議 1949.9. 討論新中國成立問題

  開國大典 1949.10.1.

  意義:標志中國歷史進入一個新紀元,中華民族從此走上獨立、統一的道路,為中華民族富強提供保證,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劃時代事件。(了解)P62

  2.鞏固新政權:土地改革 1950——1952

  抗美援朝 1950——1953 意義:激發中國人民自豪感,提高中國國際威望,為我國贏得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了解)

  3.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三大改造 1953——1956 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一屆人大 1954 制定憲法

  注:新中國成立并不標志中國進入社會主義階段,到三大改造完成,標志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二)經濟建設探索:

  1.經濟恢復:穩定物價,合理調整工商業(生產合作社,公私合營)

  2.一五計劃:1953——1957 與三大改造同時進行

  結果:超額完成,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取得輝煌成就。

  3.失誤:大躍進(1958) 人民公社化運動 十年動亂(1966—1976)

  二、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

  (一)政治:1.真理標準問題討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 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

  3.十四大:1992.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4.十五大:1997. 確立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

  5.“一國兩制”,針對臺灣問題提出,成功解決港澳問題

  (二)經濟:1.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2.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

  3.對外開放新格局:建立經濟特區(廣東:深圳、珠海、汕頭;福建:廈門;海南);開放沿海地區

  第四單元 工業化進程

  一、洋務運動:注意書上圖片

  二、實業救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

  19世紀末張謇提出“棉鐵主義”;20世紀初:范旭東、侯徳榜:化學工業先行者

  原因:甲午中日戰爭后,近代民族資產階級認為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是救國救民的主要途徑。

  注:1.材料:張謇認為“救國為目前之急……其根本在實業”;梁啟超說,“今日之中國,茍實業更不振興,則不出三年,全國必破產,四萬萬人必餓死過半。”都體現實業救國論。

  2.與“世界殖民體系形成”結合,列強的侵略既有破壞性,也有建設性。西方列強侵略在客觀上傳播了先進技術,促進了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工業化的發展。

  3.近代化:經濟上指工業化、市場化;政治上指民主化、法制化;思想上指理性化、科學化。

3649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初恋在线观看|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卷题全套| 蛇谷奇兵 电影| 从此以后歌词| 青娱乐视视频| 青岛啤酒价格一览表| 5g影院| 老阿姨电视剧免费观看| 第一财经现场直播| 员工的秘密| 张学友电影全部作品| 肉体| 情事:秘密情事| 韩世雅电影在线观看国语版| 哥谭演员表| laizi| 电影《uhaw》完整版| 我的1919 电影| 不要再来伤害我简谱| 苍兰| juliaann女医生在办公室| 陈慕义| 吸痰护理ppt课件| 小小少年电影完整版| 免费完整版在线观看| 香帅传奇郑少秋版国语全集在线观看高清 | 湖北特产| 我被最想被拥抱的人威胁了| 第一财经今日股市直播回放| 寻梦记| 安徽农金存款利率2024最新消息 | 叫床录音| 孔令辉简历及个人资料| 我在等你回家剧情介绍| 色在线视频观看| 哑妻| 何以笙箫默豆瓣| 我不知道明天的道路歌词歌谱| 一路狂奔| 一问倾城| 迷宫法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