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歷史知識點總結
初二歷史知識點總結:得天獨厚的大河文明
1、單元導言:
(1)文字的出現,無疑是文明產生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2)埃及的金字塔,巴比倫的空中花園,中國的青銅文明,都是古代勞動者汗水與智慧的結晶。
(3)以國家的產生,文字的發明為標志,人類歷史掀開了文明時代的篇章。
2、尼羅河的贈禮——埃及文明
(1)古代埃及的自然環境:埃及位于非洲東北部,氣候干旱,終年雨量稀少,尼羅河是唯一的水源。
(2)尼羅河對埃及文明的貢獻: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羅河每年定期泛濫的規律,在河谷地區集體排干沼澤,開渠筑壩,興修水利,在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使尼羅河地區一度稱謂世界上最賦予的地區之一,古代埃及也成為世界文明的搖籃之一。
(3)古代埃及文明的產生: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尼羅河兩岸陸續出現了幾十個小國。
(4)古代埃及的統一: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統一的埃及國家建立起來。
(5)古代埃及的強盛:公元前15世紀,埃及國力強盛,成為一個地跨亞、非的軍事大帝國。
(6)古代埃及的衰亡:公元前6世紀,埃及被西亞的波斯所滅。
3、新月形沃土:西亞文明的發祥地
(1)古代西亞的自然環境:“新月形沃土”位于西亞西部一條弧形的狹長地帶上,在其東波奔流著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兩河流經的地區被稱為兩河流域。這里氣候干旱,河水水量又不穩定,所以兩河沿岸的農業更多地依靠人們修建的灌溉系統。
(2)西亞文明的產生:約公元前3500年,西亞地區出現了城鎮、神廟、宮殿和文字,稱為最早的文明發祥地之一。
(3)統一: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國王含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強大的國家,定都巴比倫城。
(4)西亞地區的早期居名:
東部:蘇美爾人、阿卡德人;西部:腓尼基人、希伯來人(今猶太人祖先)。
4、印度河與恒河的哺育——印度文明
(1)古代印度的環境:古代印度位于南亞次大陸,印度河和恒河奔騰入海。每到夏季上游的高山積雪融化,河水泛濫,滋潤兩岸的徒弟。這里土壤肥沃,氣候溫暖濕潤,是古代印度文明的發源地。
(2)古代印度文明的產生: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開始出現城市國家,其中的著名代表是摩亨佐·達羅和哈拉帕。
(3)古代印度的統一:公元前6世紀起,印度半島逐漸統一;公元前3世紀,摩揭陀過的阿育王基本統一了印度半島。
(4)古代印度是佛教的誕生地。通過佛教傳播和商業貿易,印度文化對世界文明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5、黃河與長江:中華民族的搖籃
(1)古代中國的自然環境:I遠古的黃河中下游地區,植被豐富,地勢平坦,易于開墾和耕作,適于種植麥、粟。II長江中下游地區雨量豐富,水網密布,氣候溫暖,適于種植水稻。III兩條大河都具有較好的灌溉條件,沿河地區,在距今一萬年前后,就出現了早期農業。
(2)距今約5000年前,在黃河流域出現了古城遺址,在長江下游出現了象征權力的玉器,在東北的遼河流域出現了布局嚴整的祭壇。這些都標志著中國開始邁進文明時代的門檻。
(3)在同一時期的黃河下游的一處遺址中,發現的蛋殼黑陶杯,被譽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的制作”。還發現了銅器表明已經開始向金屬時代過度。
(4)石犁、耕田器具的出土,說明距今5000年左右長江下游地區的農業已率先進入犁耕時代。
(5)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夏朝的建立,標志這我國早期國家的產生,也標志這我國正式跨入文明時代。
(6)公元前1600年前后,湯滅夏建商,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
初二歷史知識點總結:早期國家的形成
1、城市開始出現
(1)國家的出現,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
(2)古代城市的典型代表:兩河流域蘇美爾地區的烏爾城;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達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