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科學習建議
歷史學科能力培養是中學歷史教育教學活動的核心。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關于歷史學科能力培養方面的研究在中學歷史教學中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和重視。改革開放30多年來關于歷史學科能力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怎樣激發和增進中學生歷史學科能力的發展是中學歷史教育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都必須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以下是學習啦小編關于歷史學科學習的建議,僅供參考學習!
歷史學科學習建議1.抓住史實的要點。
所謂“點”即歷史知識的基本點,包括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重要制度的相關概念。如復習“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可以通過以下六個知識點進行復習:①導火線:蘇格蘭人民起義。②革命開始的標志:1640年查理一世被迫召開議會。③英國內戰1642年~1648年。④克倫威爾統治時期1649年~1660年。⑤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1660年~1688年。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完成。我們通過這些知識點,就能很好地把握了整個歷史事件。
歷史學科學習建2.把握歷史發展的線索。
線索是歷史事件發展的主干,也是我們從宏觀上掌握歷史發展進程的基本元素。如我們在復習世界近代史中,得知主要是由三個時期組成:其主要線索是①手工工場時期也就是資本主義的童年時期。②蒸汽時代又稱為大機器生產時期。③電氣時代也叫資本主義的壟斷時期,通過這條線索,對這一時期的發展就會清晰明了得多。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用線索把看來是孤立的零散的知識點貫穿起來,使之系統化,即學會“穿針引線”。
歷史學科學習建3.擴展知識的橫縱面。
“面”指的是將歷史知識點的橫面和縱面來構筑歷史發展的整體內容,也就是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民族關系等方面去分析闡述每個歷史發展階段的特征。如新航路的開辟,我們可以看為一個“面”來加以分析,其經濟根源和社會根源:是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對貨幣的需求增加;對黃金的狂熱追求;商業危機的出現,使西歐國家被迫尋找通往東方的新航路;傳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異教徒皈依天主教。經濟根源是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對貨幣需求增加,其他三條是社會根源,而導致新航路開辟的根本原因是經濟根源。另外對黃金的狂熱追求,成為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動力。影響:①引起“商業革命”,世界市場開始形成,商路和貿易中心發生轉移。②引起“價格革命”,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③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④打破了世界各國相對隔絕的狀態,世界日益成為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整體。⑤歐洲國家開始殖民擴張。這樣我們就能較為全面地掌握了這一知識的“面”。
歷史學科學習建4.形成歷史知識的立體化。
“體”指的是將歷史知識的“點、線、面”形成一個總體。我們在復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除掌握各知識點的內容外,還應注重各知識點的全面聯系。或圖表、或歸納、或專題巧妙地挖掘歷史知識內在的邏輯聯系,將錯綜復雜的知識由點穿成線,由線連成面,由面形成體,將課、單元和專題形成三種有機聯系的整體知識網絡--歷史知識的立體化。
歷史學科學習建5.吃透教材。
在理解基礎上記憶歷史基礎知識和學習重點,把握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在記憶的基礎上形成一定的知識網絡。努力做到“課本在手,知識牢記于心”。切記不要考什么就記什么。
歷史學科學習建6.把歷史教材當做跳躍板
歷史教材只是我們學習歷史的一個中介,我們還應該通過課外讀物、影視媒體、當地歷史博物館紀念館等多方途徑涉獵、選擇和運用有效歷史信息,并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自學和與同學們的互助合作探究學習體驗過程來豐富我們的歷史閱歷,拓寬我們的歷史思維和眼界。
歷史學科學習建7.從歷史、綜合、人文、開放等視角審視歷史,并尊重和欣賞人類共同創造的文明遺產。
能理解、解釋和處理現實社會中的一些歷史現象和社會問題,從歷史已有的經驗和教訓中汲取歷史智慧,并活學活用到自己的生活實際和社會現實之中,以此提升我們的人文素養,增強我們未來的生存和發展能力。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歷史學科學習建8.學習著力點:
關注教材中的導入框,特別需要理解其中的重要詞語和觀點。如人類早期文明、文明的矛盾與碰撞等;關注教材中的小字部分,特別要關注文中觀點引發的認識和思考。如亞非地區大河流域產生的古代文明可以得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歷史認識;關注歷史與現實社會的結合點,如文明對人類發展的影響,以人為本的觀點,文藝復興、科技革命對歷史發展的影響,各國改革對教育的重視,戰爭的后果及殘酷性,對一些有影響國家的重視,中俄友好年等;關注教材中的“動腦筋”、“練一練”和“活動與探究”“自由閱讀卡”等;加強中外史實的聯系,認識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如我國的甲骨文字與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巴比倫的楔型文字的對比,我國的儒家、道家學說與世界三大宗教對比,中日改革對比,新航路開辟與鄭和下西洋對比等。
歷史學科學習建9.掌握一定的審題、解題等應試技巧。
如何審題?概括的說就是細心閱讀,深刻理解,開拓思路,反復推敲。重點放在審題型、審范圍、審重點及審字詞標點等。如何解題?我們可以采取分析法、篩選法、頭尾判斷法等。比如材料解析題的解題要求:
第一步,認真閱讀,正確理解。通過閱讀史料,找到折射的教材內容,字斟句酌,正確理解。
第二步,注意關鍵詞語,確定時間地點。根據史料總體和關鍵詞語找出史料所反映的時間、地點。確定時間和地點是解題的先決條件。
第三步,歸納概括,精練準確。解答史料題,我們應該用簡明的學科語言歸納和概括出一個基本觀點出來。
把握以上幾個環節“構建知識網絡,盤活歷史知識”。有利于我們全面系統、立體辯證的思維方式的培養,提高我們綜合分析的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