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材料解析題的解題技巧指導
歷史材料的學習,可能在很多同學的認識里面,就是記記背背,考試時候把背的東西拿出來組織組織就可以了。但是實際上,想把歷史學好學精,記憶是基礎,可光靠記憶是絕對不行的。因為歷史當中大量的史料背后所蘊藏的深一層的規律性東西,歷史材料解析題是必須通過思考得來。
高考歷史材料解析題的解題技巧指導
第一、將所有設問認真閱讀理解。
第二、帶著設問閱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讀懂文字,關注標點符號設置,劃分層意,多點概括——用白話文,一般不能摘抄原文)。
第三、一般設問為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或兩者兼有的,“根據材料……”,指的是試題提供的對應的材料內容,“結合所學知識”,指的是需要聯系課本知識。
第四、適當注意材料中的“邊角零料”——材料出處、材料文字中的注釋、括弧、時間(朝代、皇帝)等,這些環節往往意味著相應的“暗示”或“限制”。
第五、關注材料的多樣性呈現——文字、圖片(畫作、照片等)、表格、柱狀圖、曲線圖;在閱讀后三類材料時,務必關注“縱”、“橫”兩個角度,找出失誤變化的“轉折點”在哪里?找出變化的階段和發展的趨勢。
第六、答題技術細節
A、注意答題格式:分段分層,標題化、序號化。
B、文字可以不漂亮,但盡可能要工整。
C、少出錯別字,特別是重要概念,外文譯音(按約定俗成的寫)不能出錯。
D、文字表述盡可能參照課本的科學規范表述,不能過于通俗,象散講。
E、若需改動,用筆明確劃掉,保持卷面干凈。
因此歷史的學習,就必須要系統,要有深度。以下的相關技巧方法供大家參閱:
一、列好基本框架
每一學科都有自己的知識結構、線索,即基本框架。了解基本框架可以使大家對學習的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清晰的認識。
比如在學習秦朝時,可簡單設計為:
建立(包括時間、人物、都城)
鞏固(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繁榮(指具體表現)
衰亡(包括衰亡的原因)
掌握了這一簡單的方法后,在今后學習漢、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時,就可以自己來歸納學習,對每一朝代的特點可以自己補充。
在這些大致內容列出來之后,不妨深入思考一些問題。比如說,為什么有些城市經常被作為首都,選擇首都的標準有哪些,為什么會有這些標準?再比如,為什么有些朝代能堅持幾百年,有些朝代卻如曇花一現,各個朝代都有哪些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我們在學習歷史當中,要培養自己的就是思考意識,這個世界沒有什么事情是無緣無故發生的,去探究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會極大鍛煉自己的思考能力和預見能力。
精華在線的幾位歷史老師,在教學當中,都非常注重幫助大家列好知識框架,可見這一點,在歷史的學習當中,是極為重要的。
二、補充史實和教材觀點
大綱列好之后,我們可以在大綱之內補充基本史實。根據每個章節內容,添加重點歷史史實的各種因素:
事件起因(包括背景、條件、原因、目的等)
事件過程(包括時間、地點、人物、口號等)
事件影響(包括性質、作用、意義、經驗教訓等)
在對歷史學習的時候,要注意去了解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因誰而起,因什么事情而起,又是在當時什么樣的社會情況影響之下。歷史是事件的組合,一個個的事情,還是很有意思的。所以我們可以盡力去還原這個事情,大家都很愛聽__老師的課,就是因為他能講歷史講得有意思,有深度,而且在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還能順便把這個事情的所有內容都記住了。
三、牢固掌握學習公式
歷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歷史背景=(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
⑴ 經濟背景=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經濟格局+……
?、?政治背景=政局+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鴉片戰爭背景:(一)國內:1、經濟:自然經濟+資本主義萌芽+土地集中。2、政治①腐?。汗賵?軍隊+財政②階級矛盾。3、思想:愚昧自大。(二)國際:1、經濟:工業革 命→市場原料。2、政治:資本主義擴張。
歷史條件:與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側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歷史條件:(一)國內:①經濟: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相對落后、生活貧困②政治:沙皇專制、無產階級壯大、革命政黨成熟、力量對比變化等③思想:列寧主義指導。 (二)國際:帝國主義忙于一戰等。
原因廣度: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
主觀原因:事件發起、參與者內在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因素
客觀原因:自然、社會環境、外在各方面經濟、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廣度與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側重于靜態分析,原因更側重于動態分析。如美國獨立戰爭的原因廣度分析:(一)內因:①經濟: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統一的市場等②政治:美利堅民族形成、資產階級、種植園主階級形成等③文化:統一的文化、民族意識覺醒等。(二)外因:①英國的經濟掠奪和政治壓迫②啟蒙思想的影響等。
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直接原因:最直接引發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導火線、借口等)
?、?主要原因:包括引發事件的主觀、客觀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 根本原因:歷史趨勢(生產力發展、時代要求)+主觀需要等
三者既有層次區別,又有聯系滲透,如"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主要原因涉及當時國內外各種矛盾,包括帝國主義侵略、北洋軍閥黑暗統治、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無產階級壯大、十月革命影響、馬克思主義傳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則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層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