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高效課堂學習方法
許多人將第一類問題歸結為“馬虎”,基于這種認識,所以屢錯屢犯總也根除不掉。有人認為“馬虎”不是什么大問題,稍一留意即可鏟除,但事實上這類問題的反復發生率很高。其根源在“馬虎”的說法是一種定性的認定,沒有定量。既是定性,則范圍不清,形狀不定,很模糊。消滅沒消滅不很清楚。這次消滅了,下次可能又冒出來了。所以,辦法共有六點:
1、必須明確、具體地找出錯誤原因所在
如有的題做錯了,是由于審題出現失誤,看錯數字等造成的,那就定義為“審題錯誤”;有的題做錯了是由于計算出現差錯造成的,那就定義為“計算錯誤”;有些錯誤是在草紙上做對了,往試卷上一抄就寫錯、漏掉了,那就定義為“抄寫錯誤”;有些錯誤是字、詞或字母、符號等寫顛倒了,那就定義為“筆誤錯誤”;等等。總之,一定要定義準確﹑清晰﹑具體。
2、一定要定量
就是將這次考試的全部科目放在一起分析,查出每種錯誤共有幾處。各科老師已經對試卷進行了分析、講評,這非常重要,同學們一定要記住老師講的。但是老師多半側重對解題思路、解析過程、解題方法等的分析。數學老師不太可能分析英語的試卷,語文老師也不太可能分析化學的試卷。學生自己一定要將全部科目放在一起,定量地找出每種錯誤究竟有幾處。比如這次“審題錯誤”共七處;“計算錯誤”共五處;“涂改錯誤”共八處……
3、定目標
將定量找出的每一種錯誤,設定一個經過幾次要將其減少到趨近于零的目標值。如“審題錯誤”,我的目標是七處→五處→三處→零;“計算錯誤”,我的目標是五處→兩處→零等。
4、將確定的目標用白紙黑字寫出來
對于自己的低級錯誤,僅僅是認識到,找出來,定了目標還不夠,必須用書面的形式表達出來,這樣才能發揮潛意識的能量。可以寫在發下的試卷上,也可以單獨寫在紙上、本上,如能專門準備個“備忘錄”則是最好的辦法。至此,說明該生已經初步掌握了總結的方法,具備了人生的一項重要能力──總結能力。總結并訂出目標,這只是解決了問題的2/5,更重要的,大量的工作是后3/5。
5、改進方法
這里介紹一種簡便易行的通用方法──慢審題,快解題。比如“計算錯誤”是否由于草紙用得太亂?在考試時,草紙上的演算不能太亂。亂不亂的分界是當回頭查找時,你能否找到看清。又如“抄寫錯誤”、“筆誤錯誤”,可以用檢查程序予以解決。總之,你的改進方法針對性強否?實用性突出否?有效性明顯否?如能滿足這些要求,對你就是好方法。
6、驗證
第一類問題是會的做錯了,掌握的丟分了,這是低級的錯誤。這是每次考試后最后悔的事情。但第一類問題沒有必要反復念叨它,加強它。而是定好目標,選好改進方法。再考試時腦袋里想的不是分數、名次,也不要定分數、名次的目標,更不要在心中鎖定某某同學,一定要超過他等等。而一定要按著自己的既定方針目標實施。考前可看一下備忘錄,考后驗證只要是按計劃減少了自己的第一類問題,這次考試就可以認定為考成功了。
高三高效提高成績方法
1、把教材吃透
讓教材滾瓜爛熟。可以嘗試:回想法。對于需要背誦或者特別熟練的內容,光看是沒用的,記不住。隨意不妨每看完一段之后合上書,自己把這一段寫下來,或者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或者自己把這一段的知識結構整理寫出來。當你能產出的時候,才是真正理解的時候。就這樣一點點把所有教材全掃一遍。
2、把題型吃透
就是把吃透的知識轉化為實戰的能力。高考雖然有靈活的一面,但是跑不出基本的出題思路——因為它總是要以教材為基礎,去考察教材的某個部分的。這時候我們要選擇的參考書,就是能智慧地收集并且總結主要題型的書。
3、提高成績的方法技巧
高三第一學期,基本就是第一輪復習,這一輪復習很多人都知道,就是把高中所有知識從頭到尾再講一遍。每個大單元,每個小章節。在這第一輪復習的時候都會復習到,不要擔心你會遺漏什么,如果你感覺哪個部分有不足的地方,趁這個機會趕快去補上,不能拖拉。因為過完第一學期是不可能再有時間給你講基礎知識了。
高三學習的誤區
1、埋頭題海戰術,忽視思考
誤區:很多同學認為成績提高不了,是因為題目做得不夠多!古人都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以埋首于題海自然是沒錯的。
正確方式:有針對性的做題,并兼顧全面性原則。一定數量的題目是需要做的,但做題的同時要思考出題者的意圖,通過其他方式如何考到同一知識點等等。
2、否認老師,忽視課堂
誤區:尖子生特別要注意!尖子生很容易犯這個錯誤,因為尖子生已經領先于很多人,而老師的課堂講解多針對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進程,所以尖子生理所應當地認為老師的講解已經不適合自己了,其實不然。
正確方式:在課堂45分鐘內要時刻保持著跟老師的思想交流,同時聽課過程中不要好高騖遠眼高手低,對于自己在預習過程中已經掌握的知識也應該仔細地聽老師講一遍,也許老師的理解更到位,或者你自己的理解有出入。
3、熬夜補時間,忽視零碎時間
誤區:白天要上課,晚上回到家寫完作業、自學到很晚,熬夜是每個高中生都不可避免的。有的學習熬夜到很晚甚至凌晨。
正確方式:既然一天24小時的時間不能變成25小時,那么就只能把瑣碎時間善加利用,比如乘坐地鐵、公交車時,無法安靜地思考一些問題,這時可以借助MP3、手機等工具聽些英語聽力或其它音頻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