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論文:打造高效課堂的幾點心得
高效課堂,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下面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高效課堂的論文供大家參考,歡迎閱讀!
一、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課堂?
現在新課改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課程理念是老師們孜孜追求的目標。一些教師認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就是教師少講,甚至不講。有的教師則一味追求課堂上學生感官上的“刺激”;一味追求課堂氣氛上的“熱鬧”;一味追求課堂教學手段的花俏等教學過程表面上的“唯美主義”。其實, 高效課堂是針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一般是一節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過程不但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剛剛接手505班時,孩子們對我的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還不太適應,加之了解了這個班曾經更換過幾任班主任和語文老師,對于我的出現,孩子們在感情上甚至都沒有時間來得及轉換過來,課堂上出現了少數同學不聽老師的指令完成學習任務的現象,針對這些情況,我及時從組里其他任課老師那里了解班級情況,認真研讀了《高效課堂八講》中有關構建高效課堂方法的章節,針對語文學科的學習特點和我校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經驗,積極和班里孩子們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情感訴求,把握他們作為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認知能力特點,對于課堂表現積極的孩子及時表揚、獎勵,逐步培養他們從不發言到慢慢舉起了小手,從回答問題詞不達意到語言逐步通順、流暢,現在班里越來越多的孩子克服了自己膽怯的心理,勇敢地站起來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小組討論中不再是個被動的“傾聽者”,而是個能夠主動發言的小小“演講家”了,這也體現了老師從學生情感出發,把握課堂高效的基礎工作已經開始走向正軌。接下來,我的工作是繼續將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實施措施和方法不斷改進,調動更多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孩子們由接受老師到熱愛老師的過程轉變。真正讓每一個孩子能夠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收獲更多的知識,鍛煉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展示自己,超越自己,讓課堂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