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效課堂的幾點體會
通過高效課堂走向高效學習,從而實現終身學習,以下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高效課堂的如何打造,希望能夠幫得到你!
一、充分的課前準備是高效課堂的前提。
課堂要高效,教師就要認真備課,沒有充分準備的課,肯定是低效或無效的。備課之關鍵在于備知識、備方法、備學生,三者缺一不可。備知識就是“知己”,備學生就是“知彼”,而備方法就是研究戰略戰本。古人說高效方能為師,故教師備課時,不能僅限于將課本上已有的知識備好,還應該閱讀大量的相關資料,將本節課的知識背景掌握充分,將局部的知識放到整體的知識大背景來研究,只有這樣,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才能有“會當凌絕頂,一纜眾山小”的感受,如果教師一味的照本宣科,學生就會覺得枯燥乏味,課堂教學的高效更無從談起。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高效課堂的首要條件
1、課前預習習慣:
預習不僅是把書本看看,還要思考一些基本的問題:是什么?為什么?這樣行嗎?跟以前的知識有什么聯系?等等。這樣,聽課就有的放矢,會抓重點,攻難點,課堂自然就有成效。預習分為課內和課外,課內勁量參透書本,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這種方法不太有效,不過也能培養孩子自學的能力。課外預習,老師就要先做示范。我采用方法很多,編謎語,編數學故事,出腦筋急轉彎等,這些必須與預習的知識掛上鉤。
2、課堂學習習慣:
在課堂上,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打造高效課堂首先要轉變“發言熱鬧的教室”為“用心相互傾聽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傾聽的教室”里,才能通過發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則交流是不可能發生的。此外,還要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問題,按時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這些都是高效課堂的基礎保障。
3、課后鞏固習慣:
我培養學生堅持先復習后做題的習慣。復習是鞏固和消化學習內容的重要環節,把所學知識認真復習一遍,該記憶的記住了,該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業。假如每次作業都能夠做到先復習,然后像對待考試一樣對待作業的話,那就等于一天幾次考試,就不會出現平時作業100分,正式考試不及格的情況了。
如果每個學生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再加上教師自己的課堂教育能力,我們的課堂教學會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