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數學教案范文3篇
初中數學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以下是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八年級下數學教案范文,供大家參考!
八年級下數學教案范文一一、教學目標
1.掌握矩形的定義,知道矩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系.
2.掌握矩形的性質定理.
3.使學生能應用矩形定義、性質等知識,解決簡單的證明題和計算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4.通過性質的學習,體會矩形的應用美.
二、教法設計
觀察、啟發、總結、提高,類比探討,討論分析,啟發式.
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教學重點:矩形的性質及其推論.
2.教學難點:矩形的本質屬性及性質定理的綜合應用.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一個活動的平行四邊形),投影儀及膠片,常用畫圖工具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具演示、創設情境,觀察猜想,推理論證
七、教學步驟
【復習提問】
什么叫平行四邊形?它和四邊形有什么區別?
【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知道平行四邊形是特殊的四邊形,因此平行四邊形除具有四邊形的性質外,還有它的特殊性質,同樣對于平行四邊形來說,也有特殊情況即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堂課我們就來研究一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矩形(寫出課題).
【講解新課】
制一個活動的平行四邊形教具,堂上進行演示圖,使學生注意觀察四邊形角的變化,當變到一個角是直角時,指出這時平行四邊形是矩形,使學生明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特殊之處就在于一個角是直角,深刻理解矩形與平行四邊形的聯系和區別).
矩形的性質:
既然矩形是一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就應具有平行四邊形性質,同時矩形又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比平行四邊形多了一個角是直角的條件,因而它就增加了一些特殊性質.
繼續演示教具,當它變成矩形時,學生容易看到它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它的對角線也相等(寫出這兩個結論),指出觀察出來的結論不能做為定理,需要證明.引導學生利用平行四邊形角的性質證明得出.
矩形性質定理1: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質定理2:矩形對角線相等.
由矩形性質定理2我們可以得到
推論: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這實際上是 △的一個重要性質,即 △斜邊中點到三頂點的距離相等,它在求線段長或線段部分關系時經常用到)
例1 已知如圖1 矩形 的兩條對角線相交于點 , , ,求矩形對角線的長.(按教材的格式)
(強調這種計算題的解題格式,防止學生離開幾何元素之間的關系,而單純進行代數計算)
【總結、擴展】
1.小結:(用投影打出)
(1)矩形、平行四邊形、四邊形從屬關系如圖.
(2)矩形性質.
1.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所有性質.
2.特有性質:四個角都是直角,對角線相等.
3.思考題:已知如圖, 是矩形 對角線交點, 平分 , ,求 的度數
八、布置作業
教材P158中2、5,P195中7.
九、板書設計
十、隨堂練習
教材P146中1、2、3、4
矩形教學示例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掌握矩形的性質定理.
2.使學生能應用矩形定義、判定等知識,解決簡單的證明題和計算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二、教法設計
觀察、啟發、總結、提高,類比探討,討論分析,啟發式.
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教學重點:矩形的判定.
2.教學難點:矩形的判定及性質的綜合應用.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一個活動的平行四邊形),投影儀及膠片,常用畫圖工具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具演示、創設情境,觀察猜想,推理論證
七、教學步驟
【復習提問】
1.什么叫做平行四邊形?什么叫做矩形?
2.矩形有哪些性質?
3.矩形與平行四邊形有什么共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
八年級下數學教案范文二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內容主要研究的是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導和公式在整式乘法中的應用。它是在學生學習了代數式的概念、整式的加減法、冪的運算和整式的乘法后進行學習的,其地位和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整式是初中代數研究范圍內的一塊重要內容,整式的運算又是整式中一大主干,乘法公式則是在學習了單項式乘法、多項式乘法之后來進行學習的;一方面是對多項式乘法中出現的較為特殊的算式的一種歸納、總結;另一方面,乘法公式的推導是初中代數中運用推理方法進行代數式恒等變形的開端,通過乘法公式的學習對簡化某些整式的運算、培養學生的求簡意識有較大好處。
(2)乘法公式是后續學習的必備基礎,不僅對學生提高運算速度、準確率有較大作用,更是以后學習因式分解、分式運算的重要基礎,同時也具有培養學生逐漸養成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的功能。
(3)公式的發現與驗證給學生體驗規律發現的基本方法和基本過程提供了很好模式。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在素質背景下的數學教學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學生的能力培養為重,尤其是創新、創造能力,以及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等。根據以上指導思想,同時參照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理解公式的推導過程,了解公式的幾何背景,會應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2、能力目標:
滲透建模、化歸、換元、數形結合等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求簡意識、應用意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敢于挑戰,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善于觀察,大膽創新的思維品質。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一樣是主要的乘法公式,其本質是多項式乘法,是學生今后用于計算的一種重要依據,因此,本節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如下:
本節的重點是體會公式的發現和推導過程,理解公式的本質,并會運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本節的難點是從廣泛意義上理解公式中的字母含義,判明要計算的代數式是哪兩數的和(差)的平方。
八年級下數學教案范文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要求學生掌握平移的基本特征
2、能在理解平移性質的基礎上巧妙運用的平移的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二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引導學生概括平移的基本特征。
2、引導學生平移實例中的圖形,探索運用平移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引導學生親自動手嘗試對平移的再探索,發現平移的妙用!
三、情感與態度目標:
1、 通過學生自己觀察發現,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2、通過學生親自操作并解決問題,讓學生了解學習探索中的艱辛與成功的樂趣。從而幫助他們樹立學習數學的正確態度。
3、讓學生在生活中觀察應用例子,從而讓他們體會到數學中的圖形美。
教學重點、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平移特征---------平移中的不變量
難點:對圖形進行理解和平移
教學突破:從實例入手,讓學生思考小學解答方法,從而引導學生觀察:能否進行平移。引導學生進行平移,從而讓學生多平移角度來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再探索,讓學生的妙用得到升發。
教學準備:學生平移特征,準備紙筆和畫圖工具。
教師用小黑板準備例題。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活動說明
一、平移的概念及特征;
教師:同學們,本期11.1學習了平移,同學們想想:什么叫平移?平移的二要素是什么?平移的特征是什么?
1. 學生思考后,教師抽學生回答
學生:圖形的平行移動叫平移
平移的二要素是:方向和距離
平移的特征:
平移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圖形的對應線段平行且相等,對應角相等,圖形的形狀與大小都沒有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