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考試試卷
九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考試試卷篇1
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成功的必經之路,與小學生相比,初中生的學習方法顯得更加多樣和復雜,學習內容的變化要求初中生做到:初中生學習方法指導
1、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以免造成學習上的忙亂。
2、課堂上,要求學生認真聽講,學會記聽課筆記。
3、隨著學習內容的擴大加深,要求學生能夠學會獨立思考,對學習材料進行邏輯加工,做到學得活、記得牢、用得上。
九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考試試卷篇2
一、選擇題 (每小題3分,共24分)
1.方程x2﹣4 = 0的解是 【 】
A.x = ±2 B.x = ±4 C.x = 2 D. x =﹣2
2.下列圖形中,不是中心對稱圖形的是 【 】
A. B. C. D.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任意畫出一個等邊三角形,它是軸對稱圖形”是隨機事件
B.“任意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它是中心對稱圖形”是必然事件
C.“概率為0.0001的事件” ”是不可能 事件
D.任意擲一枚質地均勻的硬幣10次,正面向上的一定是5次
4.已知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x+1= 0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
則a的取值范圍是 【 】
A.a>2 B.a <2 C. a <2且a ≠ l D.a <﹣2
5.三角板ABC中,∠ACB=90°,∠B=30°,AC=2 ,三角板
繞直角頂點C逆時針旋轉,當點A的對應點A′ 落在AB邊的
起始位置上時即停止轉動,則B點轉過 的路徑長為【 】
A.2π B. C. D.3π
6.一個不透明的口袋里有4張形狀完全相同的卡片,分別寫有數字1,2,3,4,口袋外有兩張卡片,分別寫有數字2,3,現隨機從口袋里取出一張卡片,求這張卡片與口袋外的兩張卡片上的數能構成三角形的概率是【 】
A. 1 B. C. D.
7.如圖,A、B、C、D四個點均在⊙O上,∠AOD=50°,AO∥DC,則∠B的度數為 【 】
A.50° B.55° C.60° D.65°
8.如圖,在邊長為6的等邊三角形ABC中,E是對稱軸AD上的一個動點,連接CE,
將線段CE繞點C逆時針旋轉60°得到FC,連接DF.則在點E運動過程中,DF的
最小值是 【 】
A.6 B.3 C.2 D.1.5
二、填空題( 每小題3分,共21分)
9.拋物線y = x2+2x+3的頂點坐標是 .
10.m是方程2x2+3x﹣1= 0的根,則式子4m2+6m+的值為 .
11.如圖,對稱軸平行于y軸的拋物線與x軸交于(1,0),(3,0)兩點,則它的對稱軸為
直線 .
12.在紙上剪下一個圓形和一個扇形的紙片,使之恰好能圍成一個圓錐模型,若圓的半徑為r,扇形的半徑為R,扇形的圓心角等于90°,則r與R之間的關系是r = .
13.在一個不透明的盒子中裝有n個規格相同的乒乓球,其中有2個黃色球,每次摸球前先將盒中的球搖勻,隨機摸出一個球記下顏色后再放回盒中,通過大量重復試驗后發現,摸到黃色球的頻率穩定于0.2,那么可以推算出n大約是 .
14.矩形ABCD中,AD = 8,半徑為5的⊙O與BC相切,且經過A、D兩點,則AB = .
15.如圖,在△ABC中,∠ACB=90°,AC=2,BC=4,
E為邊AB的中點,點D是BC邊上的動點,把△ACD
沿AD翻折,點C落在C′處,若△AC′E是直角三角形,
則CD的長為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8個小題,滿分75分)
16.(8分)先化簡,再求值:
17.(9分)已知關于x的方程x2+ax+a﹣2=0.
(1)當該方程的一個根為1時,求a的值及該方程的另一根;
(2)求證:不論a取何實數,該方程都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
18.(9分)如圖所示,A B是⊙O的直徑,∠B=30°,弦BC=6,
∠ACB的平分線交⊙O于點D,連接AD.
(1)求直徑AB的長;
(2)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結果保留π)
19.(9分)如圖所示,可以自由轉動的轉盤被3等分,指針落在每個扇形內的機會均等.
(1)現隨機轉動轉盤一次,停止后,指針指向1的概率為 ;
(2)小明和小華利用這個轉盤做游戲,若采用下列游戲規則, 你認為對雙方公平嗎?
請用列表或畫樹狀圖的方法說明理由.
20.(9分)如圖,在△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線,O是AB上一點,以O為圓心,OA為半徑的⊙O經過點D.
(1)求證:BC是⊙O的切線;
(2)若BD=5,DC=3,求AC的長.
21.(10分)某商店代銷一批季節性服裝,每套代銷成本40元,第一個月每套銷售定價為52元時,可售出180套;應市場變化需上調第一個月的銷售價,預計銷售定價每增加1元,銷售量將減少10套.
(1)若設第二個月的銷售定價每套增加x元,填寫表格:
時間 第一個月 第二個月
銷售定價(元)
銷售量(套)
(2)若商店預計要在第二個月的銷售中獲利元,則第二個月銷售定價每套多少元?
(3)若要使第二個月利潤達到,應定價為多少元?此時第二個月的利潤是多少?
22.(10分)已知,在△ABC中,∠BAC=90°,∠ABC=45°,點D為直線BC上一動點(點D不與點B、C重合).以AD為邊做正方形ADEF,連接CF.
(1)如圖①,當點D在線段BC上時,求證:CF+CD=BC;
(2)如圖②,當點D在線段BC的延長線上時,其他條件不變,請直接寫出CF、BC、CD三條線段之間的關系;
(3)如圖③,當點D在線段BC的反向延長線上時,且點A、F分別在直線BC的兩側,其他條件不變;
①請直接寫出CF、BC、CD三條線段之間的關系;
②若正方形ADEF的邊長為 ,對角線AE、DF相交于點O,連接OC.求OC的長度.
23.(11分)如圖①,拋物線 與x軸交于點A( ,0),B(3,0),與y軸交于點C,連接BC.
(1)求拋物線的表達式;
(2)拋物線上是否存在點M,使得△MBC的面積與△OBC的面積相等,若存在,請直接寫出點M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3)點D(2,m)在第一象限的拋物線上,連接BD.在對稱軸左側的拋物線上是否存在一點P,滿足∠PBC=∠DBC?如果存在,請求出點P的坐標;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一、 選擇題(每題3分 共24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B C A B D D
二、 填空題
9.(- 1,2) 10. 11.x =2 12. R 13.10 14.2或8 15.2或
三、解答題
16.解:原式= ……………………3分
=
= ……………………5分
∵ ,∴ ……………………7分
∴原式= . ……………………8分
17.解:(1)把x=1代入方程x2+ax+a﹣2=0,解得:a= ,…… ………………2分
∴原方程即是 ,
解此方 程得: ,
∴a= ,方程的另一根為 ; ……………………5分
(2)證明:∵ ,
不論a取何實數, ≥0,∴ ,即 >0,
∴不論a取何實數,該方程都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 ……………………9分
18.解:(1)∵AB是⊙O的直徑,
∴∠ACB=90°,∵∠B=30°,∴AB=2AC,設AC的長為x,
則AB=2x,在Rt△ACB中, ,∴
解得x= ,∴AB= . ……………………5分
(2)連接OD.∵CD平分∠ACB,∴∠ACD=45°,
∴∠AOD=90°,
AO= AB= ,
∴S△AOD =
S 扇AOD =
∴S陰影 = ……………………9分
19.解:(1)根據題意得:隨機轉動轉盤一次,停止后,
指針指向1的概率為 ; ……………………3分
(2)列表得:
1 2 3
1 (1,1) (2,1) (3,1)
2 (1,2) (2,2) (3,2)
3 (1,3) (2,3) (3,3)
所有等可能的情況有9種,其中兩數之積為偶數的情況有5種,之積為奇數的情況有4種,
……………………7分
∴P(小明獲勝)= ,P(小華獲勝)= ,
∵ > ,
∴該游戲不公平. ……………………9分
20.(1)證明:連接OD;∵AD是∠BAC的平分線,
∴∠1=∠3.∵OA=OD,∴∠1=∠2.∴∠2=∠3.
∴OD∥AC.∴∠ODB=∠ACB=90°.
∴OD⊥BC.∴BC是⊙O切線. ……………………4分
(2)解:過點D作DE⊥AB,
∵AD是∠BAC的平分線,
∴CD=DE=3.
在Rt△BDE中,∠BED=90°,
由勾股定理得: ,
在Rt△AED和Rt△ACD中, ,∴Rt△AED ≌ Rt△ACD
∴AC=AE,設AC=x,則AE=x,AB=x+4,在Rt△ABC中 ,
即 ,解得x=6,∴AC=6. ……………………9分
21.解:(1)若設第二個月的銷售定價每套增加x元,由題意可得,
時間 第一個月 第二個月
銷售定價(元) 52 52+x
銷售量(套) 180 180﹣10x
………… …………4分
(2)若設第二個月的銷售定價每套增加x元,根據題意得:
(52+x﹣40)(180﹣10x)=,
解得:x1=﹣2(舍去),x2=8,
當x=8時,52+x=52+8=60.
答:第二個月銷售定價每套應為60元. ……………………7分
(3)設第二個月利潤為y元.
由題意得到:y=(52+x﹣40)(180﹣10x)
=﹣10x2+60x+2160
=﹣10(x﹣3)2+2250
∴當x=3時,y取得值,此時y=2250,
∴52+x=52+3=55,
即要使第二個月利潤達到,應定價為55元,此時第二個月的利潤
是2250元. ……………………10分
22.
證明:(1)∵∠BAC=90°,∠ABC=45°,∴∠ACB=∠ABC=45°,∴AB=AC,
∵四邊形ADEF是正方形,∴AD=AF,∠DAF=90°,
∵∠BAD=90°-∠DAC,∠CAF=90°-∠DAC,∴∠BAD=∠CAF,
則在△BAD和△CAF中,
∴△BAD ≌ △CAF(SAS),∴BD=CF,∵BD+CD=BC,∴CF+CD=BC;
…………………… 4分
(2)CF CD=BC …………………… 5分
(3)①CD CF =BC. …………………… 6分
②∵∠BAC=90°,∠ABC=45°,∴∠ACB=∠ABC=45°,∴AB=AC,
∵四邊形ADEF是正方形,∴AD=A F,∠DAF=90°,
∵∠BAD=90°-∠BAF,∠CAF=90°-∠BAF,∴∠BAD=∠CAF,
則在△BAD和△CAF中,
∴△BAD ≌ △CAF(SAS),∴∠ABD=∠ACF,∵∠ABC=45°,∠ABD=135°,
∴∠ACF=∠ABD=135°,∴∠FCD=90°,∴△FCD是直角三角形.
∵正方形ADEF的邊長為 且對角線AE、DF相交于點O,
∴DF= AD=4,O為DF中點.
∴OC= DF=2. ……………………10分
23.解:(1)∵拋物線 與x軸交于點A( ,0),B(3,0),
,解得 ,
∴拋物線的表達式為 .……………………3分
(2)存在.M1 ( , ),M2( , )
……………………5分
(3)存在.如圖,設BP交軸y于點G.
∵點D(2,m)在第一象限的拋物線上,
∴當x=2時,m= .
∴點D的坐標為(2,3).
把x=0代入 ,得y=3.
∴點C的坐標為(0,3).
∴CD∥x軸,CD = 2.
∵點B(3,0),∴OB = OC = 3
∴∠OBC=∠OCB=45°.
∴∠DCB=∠OBC=∠OCB=45°,又∵∠PBC=∠ DBC,BC=BC,
∴△CGB ≌ △CDB(ASA),∴CG=CD=2.
∴OG=OC CG=1,∴點G的坐標為(0,1).
設直線BP的解析式為y=kx+1,將B(3,0)代入,得3k+1=0,解得k= .
∴直線BP的解析式為y= x+1. ……………………9分
令 x+1= .解得 , .
∵點P是拋物線對稱軸x= =1左側的一點,即x<1,∴x= .把x= 代入拋物線 中,解得y=
∴當點P的坐標為( , )時,滿足∠PBC=∠DBC.……………………11分
九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考試試卷篇3
作為教育工作者,對待學生學習上的問題,處理問題的心態與家長有所不同,家長由于親情關系,容易急燥,然而對待學習和成長方面的問題,急燥是不解決問題的,必須要有科學的方式、方法和教育手段,引導學生解決這些學習中的問題。
數學有一個特點是重要、枯燥。重要是顯而易見的,數學作為基礎學科,高考、中考都考數學;同時它又是枯燥乏味的,這似乎是一對矛盾,要處理這對矛盾,就要解決一個數學學習當中的技巧性問題和心理問題。當然不可能人人都能把數學學好,由于各人的性向不同,有的人傾向于人文學科,有的人傾向于邏輯思維,有的人傾向于空間思維,有的人則傾向于動手能力…..各人的傾向性不一樣,擅長的方面也各不相同,對數學能達到的層次也會參差不齊,但有一點,數學的一些基本要求一定要掌握,例如數學中的一些基本原理、數學方法不能有半點馬虎。因為無論將來我們從事什么行業,數學作為一種基本的處理事物的方法都非常重要。一般的孩子只要通過正確的方法,正確的引導都能夠達到。
九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考試試卷篇4
1.學好數學要抓住三個“基本”:基本的概念要清楚,基本的規律要熟悉,基本的方法要熟練。
2.做完題目后一定要認真總結,做到舉一反三,這樣,以后遇到同一類的問題是就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了。
3.一定要全面了解數學概念,不能以偏概全。
4.學習概念的最終目的是能運用概念來解決具體問題,因此,要主動運用所學的數學概念來分析,解決有關的數學問題。
5.要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方法,在練習中有意識的地去總結,慢慢地培養適合自己的分析習慣。
6.要主動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借助文字閱讀去分析理解。
7.在學習中,要有意識地注意知識的遷移,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8.要將所學知識貫穿在一起形成系統,我們可以運用類比聯系法。
9.將各章節中的內容互相聯系,不同章節之間互相類比,真正將前后知識融會貫通,連為一體,這樣能幫助我們系統深刻地理解知識體系和內容。
10.在數學學習中可以利用口訣將相近的概念或規律進行比較,搞清楚它們的相同點,區別和聯系,從而加深理解和記憶。弄清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系,透徹理解概念,知道其推導過程,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
九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考試試卷篇5
一、多看
主要是指認真閱讀數學課本。許多同學沒有養成這個習慣,把課本當成練習冊;也有一部分同學不知怎么閱讀,這是他們學不好數學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地,閱讀可以分以下三個層次:
1.課前預習閱讀。預習課文時,要準備一張紙、一支筆,將課本中的關鍵詞語、產生的疑問和需要思考的問題隨手記下,對定義、公理、公式、法則等,可以在紙上進行簡單的復述,推理。重點知識可在課本上批、劃、圈、點。這樣做,不但有助于理解課文,還能幫助我們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聽講,有重點地聽講。
2.課堂閱讀。預習時,我們只對所要學的教材內容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不一定都已深透理解和消化吸收,因此有必要對預習時所做的標記和批注,結合老師的講授,進一步閱讀課文,從而掌握重點、關鍵,解決預習中的疑難問題。
3.課后復習閱讀。課后復習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既可解決在預習和課堂中仍然沒有解決的問題,又能使知識系統化,加深和鞏固對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一節課后,必須先閱讀課本,然后再做作業;一個單元后,應全面閱讀課本,對本單元的內容前后聯系起來,進行綜合概括,寫出知識小結,進行查缺補漏。
二、多想
主要是指養成思考的習慣,學會思考的方法。獨立思考是學習數學必須具備的能力。
同學們在學習時,要邊聽(課)邊想,邊看(書)邊想,邊做(題)邊想,通過自己積極思考,深刻理解數學知識,歸納總結數學規律,靈活解決數學問題,這樣才能把老師講的、課本上寫的變成自己的知識。
三、多做
主要是指做習題,學數學一定要做習題,并且應該適當地多做些。做習題的目的首先是熟練和鞏固學習的知識;其次是初步啟發靈活應用知識和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第三是融會貫通,把不同內容的數學知識溝通起來。在做習題時,要認真審題,認真思考,應該用什么方法做?能否有簡便解法?做到邊做邊思考邊總結,通過練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四、多問
是指在學習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和提出疑問,這是衡量一個學生學習是否有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有經驗的老師認為:能夠發現和提出疑問的學生才更有希望獲得學習的成功;反之,那種一問三不知,自己又提不出任何問題的學生,是無法學好數學的。那么,怎樣才能發現和提出問題呢?第一,要深入觀察,逐步培養自己敏銳的觀察能力;第二,要肯動腦筋,不愿意動腦筋,不去思考,當然發現不了什么問題,也提不出疑問。發現問題后,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問題仍得不到解決時,應當虛心向別人請教,向老師、同學、家長,向一切在這個問題上比自己強的人請教。不要有虛榮心,不要怕別人看不起。只有善于提出問題、虛心學習的人,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學習上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