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綜答題時間分配及考試技巧
高考想在150分鐘內拿下300分確是不易,硬來不行就必須有一定的策略,那么高考理綜答題時間分配及考試技巧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準備的一些高考理綜答題時間分配及考試技巧,僅供參考。
高考理綜時間分配情況
分為物理、化學、生物三科,一卷上有21道選擇題,不同地區選擇題會有單項選擇題和不定向選擇題兩類,每一小題都是6分,那么126分的第一卷答題時間應該大體控制在答題總時間是150分鐘,每一分鐘的時間應該至少拿下兩分,選擇題應該在2分或者不超過3分鐘的時間里面解決,到了后面計算題中也要大致按照這樣的策略,每一分鐘大概完成兩分,對大題原則上要8、9分鐘,不能超過10分鐘.第四是在理綜考試時安排好各科答題所用的時間。
要把每次考試都當成實際的演練,找到自己理綜考試的問題所在。物理、化學、生物三個學科從考試時間上最好依次控制在1、1、0.5小時上,也就是說生物應該保持在半個小時,至于先做哪個學科可按自己習慣,也可先答自己的優勢學科及基礎試題,不要在某一道難題上停留時間過久,使本來會的題目由于時間分配不好或者答題技巧掌握不好影響到理綜成績。
高考理綜得高分方法
第一:一定要夯實夯細基礎。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考試組成的“理科綜合試卷”,其實并不難,但“主干”“非主干”的基礎知識的要求非常重要:絕對不允許出錯!
在其它學科考試中,基礎知識的題型一般都是1分或不到1分,但“理綜”的卷面上,物理化學生物的第一卷都是基礎知識題:理化的題是8道每題6分,生物的題是5道每題6分:每道題都能考出32或20個“知識點”,一招不慎,就會出現很大的分差:在“尖子生”的“比拼”中,錄取學校的差別甚至在幾分之間:錯了一道基礎知識題就會產生巨大的差異!雖然“理科綜合試卷”明確規定絕對不考“純粹記憶性”的東西,但無論“主干題”還是“非主干題”,它們都是考的教學大綱和考試綱要中規定傳授的知識的運用。所以“理科綜合試卷”所要求的基礎知識一定要夯實夯細!這就要求考生們在剩下的最后一個月里,一定要查漏補缺地強化自己的“理化生”的基礎知識。
第二,做題有必要,不能亂做題。針對自己的水平和缺陷,多做一些題型確實有必要。但無論如何不要亂做題:所謂“亂”,第一是不加選擇拿來就做;第二是不動腦子應付做題。
現在的所謂高考模擬試卷太多了,老師們一般在這個時候都會非常有選擇地找一些有針對性的題來給學生們做。有些同學們則不然,什么題型都做什么試卷都做:其實不僅沒有作用反而還亂了自己的復習節奏,比如化學,大家都知道在第二卷中有四道大題,但老師們都是按照“有機”“無機””“試驗”“推理計算”來選擇練習考試題型的。你只顧選擇“難題”“怪題”有時往往跳出了這個大框架———“練”出考試范圍了不是典型的“出力不討好”!
第三,最后這個月高三的學生們做題一定要開動腦筋。我們要求現在的學生做每道題都要經歷幾個“動腦筋”:要審題、要分析、要講程序、要正確表述、要掌握答題節奏(時間)、要講究統籌答卷……不是把題做完了就完了:要“開動腦筋做題”,稀里糊涂地做題實際上就起不到考前練兵的作用了!
第四,一定要講究表述語言。在“理科綜合試卷”的理化生的第二卷中,都有分數值很高的表述題。這就要求考生們在最后的一個月時間里,加強鍛煉:講究表述語言的科學、準確、嚴密、簡潔。
第五:“理科綜合試卷”的理化生考試順序是第一卷生物、化學、物理;而第二卷順序排列是物理、化學、生物。不少考生頗有些“腦筋轉不過彎”的感覺。這好辦,“把書讀薄”就是:武俠小說中常有“無招勝招”“無劍勝劍”之說。讀書考試也是一樣的道理。雖然中學階段幾十大本書,但是基礎知識是有規律有結構的。你把基礎打扎實了,就會把繁瑣的書本內容簡化成點、線、面構成的知識網絡,這也就是把書“讀薄”了。有了這樣的功底,你就不會在理化生的順序排列中遇到“轉不過彎”的煩惱了:這也是高三同學在臨考前需要給自己做做“定向練習”的一個重要內容。
高考理綜答題技巧
1、理綜試卷發出來之后,會給十多分鐘的時間填學生信息內容,填好信息內容之后,大家先別著急去做題,在剛開始先看看考卷,大概了解一下考題的分布,順帶對自身有印像的題做一下標識,依據自身平??荚嚨慕忸}習慣性和教學情況明確解題次序。
2、高考理綜關鍵的難度系數是由于三合一考試綜合型很強,有很多同學們由于沒有科學安排考試報名時間而造成 理科綜合考試成績不理想化。因此大家在高三最終的考試模擬中,應當鍛練解題速率,而且明確每門的大概解題時間。要留意的是,分派解題時間的情況下,一定要空出10到15分鐘的時間為機動時間,用于查驗考試答題卡狀況、及其有沒有落下來的題。
3、一般狀況下,無論是什么學科,考試的情況下都應當先做簡易的題,在做難點。對理科綜合而言也是一樣的。但是大家在刷題的情況下能做出去的就做,看一眼感覺有難度系數的就先放著,千萬別把題型都看一遍再決策做什么題。盡可能依照次序去做,繞過的題還要標識出去,以防最終忘記了。
高考理綜考前一個月復習方法
一、把知識點串成一個完整網絡。回歸書本進行查漏補缺,再次回顧考綱條目,對考綱上涉及的知識點,要能進行敘述和解釋。由于理科綜合試題數量的限制,理、化、生主要考查那些主干知識、基本的內容和規律,因此考查力與運動關系及能量轉化與守恒內容的試題仍將占很大比例。在最后階段,我們必須抓住要點,熟記盲點,以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二、梳理好方法與思路。理思路、抓典型、觸類旁通是復習的重點。在一兩次模擬考之后,考生已做了大量的習題。最后幾天的復習應該轉到解決考生自己所特有的問題上。即瀏覽和回顧自己以前做錯的題目,重點是找準自己存在的問題,然后再加以復習,防止重蹈覆轍,這對提高復習效率是非常有效的。加強限時訓練。
三、最后階段不應搞題海戰術,但從生理和心理上的適應性考慮,還應適當做幾次適應性模擬試題,主要是關注時間和速度的指標,例如在150分鐘時間內做一份300分的理綜卷,一般來說一道選擇題約3分鐘,一道大題約9分鐘。這樣才能適應在緊張的高考環境中發揮正常。
一卷上有21道選擇題,不同地區選擇題會有單項選擇題和不定向選擇題兩類,每一小題都是6分,那么120分的第一卷答題時間應該大體控制在50分鐘,每一分鐘的時間應該至少拿下兩分,選擇題應該在2分或者不超過3分鐘的時間里面解決,到了后面計算題中也要大致按照這樣的策略,每一分鐘大概完成兩分,對大題原則上要8、9分鐘,不能超過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