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卷高考理綜試卷及答案
新課標卷高考理綜試卷及答案篇1
1、能量在2個營養級上傳遞效率在10%—20%。
2、真菌PH5.0—6.0細菌PH6.5—7.5放線菌PH7.5—8.5。
3、物質可以循環,能量不可以循環。
4、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系統的成分+食物鏈食物網。
5、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病毒衣殼的成分是1—6個多肽分子。
6、過敏:抗體吸附在皮膚、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細胞表面,再次進入人體后使細胞釋放組織胺等物質。
7、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為流入該食物鏈的總能量。
8、效應B細胞沒有識別功能。
9、水腫:組織液濃度高于血液。
10、尿素是有機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時產生有機物。
11、藍藻:原核生物,無質粒;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質粒。
12、原腸胚的形成與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關。
13、高度分化的細胞一般不增殖,如腎細胞;有分裂能力并不斷增加的:干細胞、形成層細胞、生發層;無分裂能力的:紅細胞、篩管細胞(無細胞核)、神經細胞、骨細胞。
14、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不一定有葉綠體。
15、除基因突變外其他基因型的改變一般最可能發生在減數分裂時(象交叉互換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染色體自由組合)。
16、凝集原:紅細胞表面的抗原;凝集素:在血清中的抗體。
17、基因自由組合時間:簡數一次分裂、受精作用。
18、人工獲得胚胎干細胞的方法是將核移到去核的卵細胞中經過一定的處理使其發育到某一時期從而獲得胚胎干細胞,此處“某一時期”最可能是囊胚。
19、原核細胞較真核細胞簡單細胞內僅具有一種細胞器——核糖體,細胞內具有兩種核酸——脫氧核酸和核糖核酸。
20、病毒僅具有一種遺傳物質——DNA或RNA;阮病毒僅具蛋白質。
21、光反應階段電子的最終受體是輔酶二。
22、蔗糖不能出入半透膜。
23、水的光解不需要酶,光反應需要酶,暗反應也需要酶。
24、大病初愈后適宜進食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但蛋白質不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質。
25、尿素既能做氮源也能做碳源。
26、穩定期出現芽胞,可以產生大量的次級代謝產物。
27、青霉菌產生青霉素青霉素能殺死細菌、放線菌殺不死真菌。
28、一切感覺產生于大腦皮層。
29、分裂間期與蛋白質合成有關的細胞器有核糖體,線粒體,沒有高爾基體和內質網。
30、葉綠體囊狀結構上的能量轉化途徑是光能→電能→活躍的化學能→穩定的化學能。
31、高爾基體是蛋白質加工的場所。
32、流感、煙草花葉病毒是RNA病毒。
33、水平衡的調節中樞使大腦皮層,感受器是下丘腦。
34、皮膚燒傷后第一道防線受損。
35、神經調節:迅速精確比較局限時間短暫;體液調節:比較緩慢比較廣泛時間較長。
36、生長激素:垂體分泌→促進生長,主要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和骨的生長;促激素:垂體分泌→促進腺體的生長發育調節腺體分泌激素;胰島:胰島分泌→降糖;甲狀腺激素:促進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尤其對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孕激素:卵巢→促進子宮內膜的發育為精子著床和泌乳做準備;催乳素:性腺→促進性器官的發育;性激素:促進性器官的發育,激發維持第二性征,維持性周期。
37、生態系統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和分解者。
38、有絲分裂后期有4個染色體組。
39、所有生殖細胞不都是通過減數分裂產生的。
40、受精卵不僅是個體發育的起點,同時是性別決定的時期。
新課標卷高考理綜試卷及答案篇2
物理
物理一輪復習是以章、節為單元進行單元復習。本輪復習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基本解題方法與技巧。
同學們要全面閱讀教材,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要重視對物理狀態、物理情景、物理過程的分析,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復習中要突出知識的梳理,構建知識結構,把學科知識和學科能力緊密結合起來,提高學科內部的綜合能力,強化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增強接受信息、處理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生該如何配合老師進行物理第一輪復習達到本輪復習的目的呢?
一、緊跟老師復習進度
第一輪復習是夯實基礎階段,做到求穩、求實,對物理概念應該從定義式、變形式、物理意義、單位、矢量性等方面進行討論;對定理、定律的理解應從其實驗基礎、基本內容、公式形式、適用條件等做全面的分析,全面復習基礎知識課堂上做好要點典例筆記,課下做好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鞏固訓練和總結。
二、認真閱讀課本
課本中有一些簡單問題需要學生自己閱讀理解記憶,老師不講并不代表這些問題不重要,高考不涉及,而是要自己結合課本復習效果更好。比如原子物理部分,該記憶的知識點較多但不難,自己記憶準確,理解透徹就不怕考題變化了。因為高考出題總是源于課本。
三、養成良好的復習習慣
課前預習到位;課中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要多問幾個“為什么”,老師為什么這樣做,怎么想到這樣做,有沒有其他做法等等;課后做題檢測要敢于下手,善于推理,題目一看不會怎么辦?再讀題,再審題,從力和運動的交互關系入手再研究運動過程,多些“假如”,多些嘗試。做到每晚一小結,每周一大結,一月一自測。
生物
生物一輪復習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每天扎扎實實讀課本
由于理綜試卷中生物試題量較少,知識覆蓋面較窄,考查內容偏少,因此很多學生不重視基礎知識,只是一味做題。實際上大綱要求的知識點都是高考范圍,所有的知識點上都有可能出題,而每道試題不外乎是某一知識點或幾個知識點的再現。因此在第一輪復習過程中,要扎扎實實地將基本概念、規律、方法、技巧落到實處,認真閱讀教材,聽老師的講解,作好課堂筆記,結合復習資料,對基礎知識加深理解,準確掌握知識的內涵和外延,融會貫通,力求做到基本概念、規律、方法和技巧“爛熟于心”。
要養成每天(大約30分鐘)閱讀生物課本的習慣,來加強基礎知識記憶。基本概念及理論的復習在整個生物復習中起著奠基、支撐的作用,如果不過關,后面的綜合復習就會感到障礙重重。從近幾年高考試題看,基礎題仍占主要地位,做好了基礎題就拿到了基本分,失去了基礎題就失去了一切。
二、抓住生物三大重點
在全面復習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重點“攻堅”,突出對重點和難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這部分知識通常都是學生難于理解的內容,做題時容易出錯的地方。
分析近幾年的高考生物試題,重點其實就是可拉開距離的重要知識點。要走出“越基礎越重要的知識越易出錯”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外,還要對作業、考試中出現的差錯,及時反思,及時糾正。
生物的新陳代謝、生命活動的調節和遺傳變異,這三部分知識是高中生物三冊書的“靈魂”,也是高考的重點和難點。復習這部分知識時學生要特別留心,可以結合復習資料,分析涉及的題型,并查閱自己經常出錯的題型,進行歸納總結。
化學
一、化學一輪復習順序
元素及其化合物:(10周左右時間)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12周左右時間)
化學實驗基礎:(2周左右時間)
選考部分:(2周左右時間)
二、化學一輪復習需要注意的問題:
1.把夯實基礎、建構知識網絡和發展能力放在首位。
2.經歷再學習、再認識和再提高的過程,最終達成知識與能力的轉化。
三、化學一輪復習策略
1.分析考綱,立足教材,夯實基礎
高考《考綱》是復習的依據,重視對《考綱》的研讀,不只是讀懂內容,更重要的是思考教材上的知識點和考點在考題中是如何體現,各種能力在考題中是如何考查的。教材是知識與方法的重要載體,蘊含著眾多科學思想的精華,也是高考題的主要來源,總復習時不能沉溺于復習資料而忽視教材,應盡可能把問題回歸到教材中。
回歸教材,不但回歸教材正文,還有資料卡片、科學視野、思考與交流、學與問、科學探究、科學史話、課后習題等等,教材上的介紹圖文并茂,有理有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強調規范,提升能力
高考考查的是綜合能力,最終都體現在學生的答卷上,得分上。會做和做對之間還有很大的差距,這個差距就是規范,可見高考要想得高分,就要從規范入手。因此,無論是對于難以回答的問題還是容易回答的問題,都要做到規范審題,規范思考,規范作答、規范積累,讓規范成為自身的一種能力,成為一種習慣。
3.豐富素材,拓寬視野,探究創新
近幾年高考中,題目情境新穎,知識面廣泛,加強了與實際的聯系,貼近了人們的生活,體現了時代特性。因此,重視科學探究與實驗能力的訓練,突出實踐性極為必要。新課程高考復習要以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為載體,融合元素化合物的性質轉化、化學基本概念和化學反應原理以及化學實驗等知識技能。
同學們了解了高考理綜第一輪復習重點,在平時的學習中,重視理綜必考知識的總結和學習,這樣我們才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