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高中化學的方法
1.測定溶液 pH的操作
將一小塊pH試紙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點在pH試紙上,待試紙變色后,再與標準比色卡對照。
答題模板:
答題關鍵詞:pH試紙、表面皿、玻璃棒、蘸待測液、比色卡、對照。
四步:①取放試紙→②蘸待測液→③點滴試紙→④與比色卡對照。
概括為“取、蘸、點、比”。
抓住關鍵詞和四步操作環節,此類問題一定不失分。
2.沉淀洗滌
()沉淀洗滌的目的:除去沉淀表面附著或沉淀中包夾的可溶性離子。
(2)洗滌方法:向漏斗內加蒸餾水至浸沒沉淀,待水自然流出后,重復操作2~3次。
(3)誤差分析:若沉淀不洗滌或洗滌不干凈,則使沉淀的質量偏高。若沉淀洗滌次數過多,則會使部分沉淀溶解而使其質量偏低。
(4)沉淀劑是否過量的判斷方法
答題模板:
※加沉淀劑:靜置,向上層清液中繼續滴加少量沉淀劑,若無沉淀產生,則證明沉淀劑已過量。
※加入與沉淀劑反應的試劑:靜置,取適量上層清液于另一潔凈試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與沉淀劑作用產生沉淀的試劑,若產生沉淀,證明沉淀劑已過量。
注意:若需稱量沉淀的質量而進行有關定量計算時則只能選用方法(1)。
(5)判斷沉淀是否洗凈的操作
答題模板:取最后一次洗滌液,滴加……(試劑),若沒有……現象,證明沉淀已洗凈
3.容量瓶撿漏操作
答題模板:
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倒立觀察。然后再將容量瓶正立,并將瓶塞旋轉180°后塞緊,再倒立。若均無水滲出,則容量瓶不漏水。
4.滴定管檢查是否漏水的操作
答題模板:
酸式滴定管:關閉活塞,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用滴定管夾將其固定鐵架臺上,觀察是否漏水。若2分鐘內不漏水,將活塞塞旋轉180°后,重復上述操作。
堿式滴定管: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用滴定管夾將其固定鐵架臺上,觀察是否漏水。若2分鐘內不漏水,輕輕擠壓玻璃球,放出少量液體,再次觀察滴定管是否漏水。
5.滴定管趕氣泡的操作
答題模板:
酸式滴定管:右手將滴定管傾斜30°左右,左手迅速打開活塞使溶液沖出,從而使溶液充滿尖嘴。
堿式滴定管:將膠管彎曲使玻璃尖嘴向上傾斜,用兩指捏住膠管,輕輕擠壓玻璃球,是溶液從尖嘴流出,即可趕出氣泡。
6.裝置的氣密性檢查
答題模板:
形成封閉體系——操作(微熱、手捂、熱毛巾捂、加水等)―→描述現象―→得出結論。
微熱法——關鍵詞是:封閉(將導管一端放入水中)、微熱、氣泡、水柱;
液差(封)法——關鍵詞是:封閉(用止水夾關閉右側導氣管,向--漏斗中加水)、液差(--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停止注水后,水柱不變化)。
整套裝置氣密性檢查:為使其產生明顯的現象,用酒精燈對裝置中某個可加熱容器微熱,觀察插入水中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也可對整套裝置適當分割,分段檢查氣密性。
7.萃取分液操作
關閉分液漏斗活塞,將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蕩、靜置、分層,在漏斗下面放一個小燒杯,打開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層液體從下口沿燒杯壁流下;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8. 焰色反應的操作
先將鉑絲沾鹽酸溶液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反復幾次,直到與酒精燈火焰顏色接近為止。然后用鉑絲沾取少量待測液,到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觀察火焰顏色,如為黃色,則說明溶液中含Na+;若透過藍色鈷玻璃呈紫色,則說明溶液中含K+。
9.氫氧化鐵膠體的制備
往煮沸的蒸餾水中逐滴滴加飽和的FeCl3溶液,當溶液變紅褐色時,立即停止加熱。
10.從溶液中結晶實驗操作
答題模板:
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小的:蒸發→結晶→過濾
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或帶結晶水的:加熱濃縮→冷卻結晶→過濾
二、實驗設計類規范語言表述
1.性質實驗設計
從實驗原理出發(含性質),按操作過程(或方法)、實驗現象、實驗結論順序來表述答案。
答題模板:
操作→現象→結論
取樣,加入……→有……生成→……的是……
(1)水蒸氣最先檢驗;
(2)有干擾的氣體先檢驗:例如,氣體甲對氣體乙檢驗有干擾,檢驗思路:檢驗氣體甲→除去氣體甲→確定氣體甲除盡→檢驗氣體乙。
例1.設計合理實驗驗證H2SO3酸性強于H2CO3(答案:以下方案任選一個。)
方案一:配制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NaHCO3和NaHSO3溶液,用酸度計(或pH試紙)測兩種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證明H2SO3的酸性比H2CO3強。
方案二:將SO2氣體依次通過NaHCO3(或Na2CO3)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紅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紅溶液不褪色,且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H2SO3酸性強于H2CO3。
方案三:將CO2氣體依次通過NaHSO3(或Na2SO3)溶液、品紅溶液。品紅溶液不褪色,證明H2SO3酸性強于H2CO3。
2.定量實驗誤差分析
對于定量實驗,要采用措施減小誤差。減小誤差從以下角度考慮:
(1)裝置氣密性良好;
(2)排除裝置中氣體;
(3)減少副反應;
(4)避免氣體帶雜質(如測定水的質量,氣體必須干燥);
(5)防止空氣中二氧化碳和水進入裝置等。
燃燒法定量測定實驗一般設計思路:氣體發生裝置→氣體干燥裝置→主反應裝置→吸收產物(1)→吸收產物(2)→干燥裝置→尾氣處理裝置。
例2:某混有CuO粉末的金屬銅樣品,從濃硫酸、濃硝酸、蒸餾水、雙氧水中選用合適的試劑,設計一個測定樣品中金屬銅質量分數的方案。
①設計方案的主要步驟是(不必描述操作過程的細節) ;
②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答案:要測定銅的質量分數,可以把濃硫酸稀釋,銅和稀硫酸不反應,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即可求出銅的質量分數。
①設計方案的主要步驟是將濃硫酸用蒸餾水稀釋,將樣品與稀硫酸充分反應后,過濾,干燥,稱量剩余固體銅的質量即可。
②CuO+H2SO4=CuSO4+H2O
3.實驗現象描述
有關化學實驗的描述不僅要求準確,還要求全,有時還需要指明是何處產生了什么現象,其答題規范可利用下面的模板來處理。
例1.(溶液)―→
(1)顏色由……變成……(2)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3)溶液變渾濁
( 4)生成(產生)……沉淀(5)溶液發生倒吸(6)產生大量氣泡
(7)有氣體從溶液中逸出(8)有液體溢出。
例2.(固體)―→
(1)固體表面產生大量氣泡(2)固體逐漸溶解
(3)固體體積逐漸變小(變細)(4)顏色由……變成……
例3.(氣體)―→
(1)生成……色(味)氣體(2)氣體由……色變成……色
(3)先變……后……(加深、變淺、褪色) (4)色、味。
4.儀器或裝置作用
答題模板
有利于……(這樣做的好處),以防止……(這樣做的壞處)
尾氣吸收:吸收……氣體,防止污染空氣
例如:有機實驗中玻璃長導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反應物的利用率。
某瓶的作用:安全瓶作用,防止……中的液體倒吸進入……中
或者,平衡氣壓,便于……中的液體順利進入……中
5.原因、理由類
答題模板:
“有理”——化學原理,“有據”——事實依據
可采取以下兩種方式:
(1)“正說”——“直接原因+根本目的”
(2)“反說”——“如果……就……”
6.理論型簡答題
答題模板:
……存在……平衡,……(條件)使平衡向……(方向)移動,……(結論)
三、圖表、圖象類試題規范語言表述
1.圖象題
(1)會識圖:一看面,二看線,三看點(弄清縱、橫坐標的意義,弄清起點、拐點、終點的意義;看清曲線的變化趨勢),四看量變,五看是否作輔助線。
(2)會分析:分析圖象中隱含的信息,將其加工成化學語言,同時聯系化學概念、化學原理,從而快速解決問題。
2.表格數據題
(1)明含義:理解表格中各個列項中數字的含義,巧妙地將表格語言轉換成化學語言。
(2)析數據:理順表格中數據間的變化趨勢,聯系相關的化學知識,尋找其中的變化規律,快速準確地解決問題。
口訣:圖象題要細心,全面觀察得高分;
曲線題能速答,分析走勢好辦法;
表格題要解好,轉化數據離不了。
四、有機化學問題的答題規范
1.有機物中文名稱與化學式不能混淆,有機物命名要規范。
2.化學式、鍵線式、結構式、結構簡式等不能混同,勿多氫少氫。
3.官能團、取代基及原子間的連接方式要正確。官能團寫在左邊時特別要注意。
4.書寫有機方程式時,有機物一般要寫成結構簡式或結構式,不用等號而要用“→”。有機反應條件要記清。
5.聚合物的結構簡式一定要按照教材要求書寫。
高中化學的學習技巧
1.當然每一個科目的學習首先都是要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我們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所計劃,按照計劃去做事就會更加清楚怎么樣去安排好自己的學習了。在學習計劃中要明確寫出自己對化學學習目標的確定,以及提出這個學期學習目標,要達到怎么樣的效果等等計劃內容。
2.要做好每一堂課的化學預習工作,預習是對明天要上課的內容的提前了解,這樣在上課的時候就會有所頭緒的進行聽課了,在上課前進行預習比沒有預習的同學的學習效率是更加有效率的。
3.在聽課方面,學生平時要認真聽課,做好筆記,上課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學會做好筆記。上課的質量是會直接影響到學習的質量的。所以學生在上課的時候要做好想聽做記的四個方面的內容。
4.更重要的是在上完每一節課的時候都是要將過去的之后溫習好,所謂溫故而知新,知識如果不去多看是很容易忘記的,所以復習對于學好化學知識是很重要的。
5.此外,學習化學自然少不了要進行化學實驗的操作。做實驗是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上的過程,因此,平時要注重實驗的操作,并且做實驗時候要學會分析思考問題。
6.高一學生平時要認真對待每一次的化學作業,作業是對知識的鞏固以及進一步理解的過程,通過題目的訓練,學生可以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及時改正,幫助自己提高化學的知識的掌握。
高中化學怎么學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高效學習、取得好成績的保證。縱觀狀元們取得好成績的原因,都不是靠加班加點、死學硬記。相反,他們的化學學習較為輕松,學習也有張有弛,這都利益于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化學學習習慣包括:課前預習、認真聽課、及時復習、獨立完成作業、練習反思、仔細觀察、切磋琢磨、總結歸納等。
例如預習。很多同學只重視課堂上認真聽講,課后完成作業,而忽視課前預習,有的同學根本沒有預習,其中最主要原因,不是因為沒有時間,而是因為沒有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高中化學的課前預習比初中更為重要。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比初中化學多,課堂容量比初中大,預習可以掃除化學課堂學習的知識障礙,提高聽課效果;預習可以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減少對老師的依賴,增強學習的自主性與獨立性;預習還可以加強記課堂筆記的針對性,改變學習的被動局面。
高中學習化學的策略
1.上課專心聽講
把課堂上老師講解的化學知識點全部熟悉并完全掌握到位,這是學好化學的基礎。要學會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在課前進行充分的預習,每次上課前要把老師要講的內容先學習一次,然后記錄下難點和自己不清楚的地方。在課堂上時,認真聽講,把預習時的難點和盲點消化掉,這樣才能達到提升化學成績的目標。
2.利用好學習筆記
將高中化學的難點、重點、盲點以及易錯知識點用專門的筆記本記錄下來,反復記憶背誦。可以說高中任何一門科目的學習都可以采取學習筆記的形式,因為高考的考點大綱和知識點是有范圍的,絕對不會超出大綱的規定。也就是說考試的內容都是大家學習過的知識,只是變換了一種考試形式而已。因此,熟練掌握這些難點、重點、盲點以及容易出錯的知識點是提高學習效率和考試成績的關鍵途徑。在學習的時候千萬不要忽視了學習筆記的重要性。
3.多做練習題
在學習化學時,通過大量的習題練習是快速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的良好途徑。化學的知識點只有那么多,考試的題型無論怎么變換都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只要通過反復的練習是完全可以掌握考試的規律已經各個知識點的。這里我想說的是,無論是衡水模式還是毛坦廠模式,甚至是其他知名的中學教學模式,都是離不開題海戰術的。熟能生巧,練習多了自然就會了,這既是一切科學的學習技巧也是高中化學的學習方法。
高中化學知識點
(1)、濃鹽酸被二氧化錳氧化(實驗室制氯氣)
(2)、鹽酸、氯化鈉等分別與_銀溶液的反應(鹽酸及氯化物溶液的檢驗;溴化物、碘化物的檢驗)
(3)、鹽酸與堿反應
(4)、鹽酸與堿性氧化物反應
(5)、鹽酸與鋅等活潑金屬反應
(6)、鹽酸與弱酸鹽如碳酸鈉、硫化亞鐵反應
(7)、鹽酸與苯酚鈉溶液反應
(8)、稀鹽酸與漂白反應
(9)、氯化氫與乙烯加成反應
(10)、氯化氫與乙炔加成反應(制聚氯乙烯)
(11)、漂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說明碳酸酸性強于HClO)
(12)、HF、HCl、HBr、HI酸性的比較(HF為弱酸,HCl、HBr、HI為強酸,且酸性依次增強)
(13)、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質有哪些?(干冰、A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