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申論文章標題指導
一、基本搭配,穩中求勝在各種標題寫作中祈使句都是常見的句類,人民日報社論也是如此。祈使句就是“要求對方做或不做某件事”的句子,祈使句往往能把傳者希望受眾關注的信息集中、清楚地凸顯出來,直接、鮮明地體現傳者的主觀傾向性,有一定的號召力和鼓動力。十九大年以來,近一半的社論標題都是祈使句的標題。第一種是以“讓”、“為”、“把”、“用”、“以”引起的祈使句,如“讓新興消費健康成長”、“把帶頭做到‘兩個維護’作為首要任務”、“用勞動續寫光榮與夢想”、“以好的作風確保好的效果”;第二種是以復合形式的動賓短語引起的祈使句,如“彰顯軍民魚水深情”、“通過檢視問題找準差距”。
使用說明:這種標題的特點是簡潔有力,清晰易懂,在寫作文的初級階段,可以通過不斷積累各種語言搭配習慣,掌握祈使句式標題的擬定方法。
二、句式對仗,韻律自來對仗式標題是指以兩組動賓搭配為主,中間用空格分割開,讀起來氣勢較強的標題擬定方式。在實際中,對仗式標題中的兩個部分,往往以對稱的方式進行展開,即兩部分結構一致,字數相同,這樣的標題方式語氣更強烈,讀起來朗朗上口不失大氣。
十八大以來,人民日報社論中的標題出現的共有四種:第一種是四字對聯式,如“穩中求進 改革創新”;第二種是五字對聯式,如“展巾幗之志 成夢想之美”;第三種六字對聯式,如 “發揚民主優勢 激活改革動力”;第四種七字對聯式,如 “以制度筑自信 以民主聚人心”。這四種方式的標題可以看出其共同點是,字數比較少,言簡意賅,同時動賓搭配非常精準。
使用說明:我們的考生中也有很多使用這種對仗式標題的,但是會發現往往存在語言啰嗦、搭配不當、標語化等問題,不僅難以為標題“增色”,反而會使得標題“失色”不少。因此,在擬定對仗式標題,一定要注意,一是把關鍵詞包涵其中,二是使用恰當的搭配。
三、巧用修辭,文采斐然前兩種標題的擬定方式比較穩妥,但是往往不夠生動有趣,如果想要作文能夠快速吸引考官的注意力,贏得考官的“青睞”,則可以在標題中運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方式,有效增強標題的魅力,提高標題的可讀性。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多以此種比喻夸張式標題為主,比如“以‘機器人革命’撬動創新發展”、牽住“責任制”這個牛鼻子、“購物車”有力拉動“基本盤”等。
使用說明:這種標題往往是在前兩種標題的擬定基礎上,使用比喻或者夸張的修辭手法,將對策或者意義更生動的表述出來,因此,學員想要模仿寫作這樣的標題,必須熟練掌握前兩種標題的擬定方式,并且增強日常知識積累,這樣才能游刃有余,信手拈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了打造亮點標題,廣大考生日常學習中應盡可能多涉獵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官媒、黨刊的文章,鑒賞其文章標題,學習和模仿他們的文風,并且融合創新,做到“吸眾所長、補己之短”,渾然天成。
公務員申論文章標題指導篇2
一、常見原理效應
1、木桶效應:木桶的盛水量往往取決于最短的那一塊木板。意在傳達要注重彌補自己的缺點,提高綜合素質。
2、馬太效應:描述社會生活領域中普遍存在的兩極分化現象。
3、鯰魚效應:意在表達引入新鮮的事物,或引入競爭的機制,會讓原本死氣沉沉的環境得到改善,增強群體的活力。
二、原理分析寫作思路原理分析寫作需要將原理效應融入論證段落中,主要思路為:分論點+原理效應+分析+回扣,現在利用分論點“改善就業環境,讓人才“留下來”進行示范:
示例:改善就業環境,讓人才“留下來”。“木桶效應”告訴我們,一個木桶的容量取決于最短的木板,意在于想要去的長效成果,則要提高綜合能力。而在基層工作中,讓人才得以長效發展則要統籌好政策、資金、晉升渠道等工作,方能留住人才。但是,在當前基層工作中,部分青年人才往往感到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晉升無望、生活單調等問題,最終磨滅工作熱情、放棄“基層夢”。
提高福利待遇不僅是對基層工作者物質的滿足,更多的是給予其精神鼓勵、肯定其基層工作作用;暢通晉升渠道則可以重新激發工作動力,讓人才“有盼頭”。對此,這需要加強頂層設計,以人才之心為己心,為廣大青年人才掃除前方障礙,留住人才。
論證解析:首先本段利用木桶效應表明當前人才發展存在就業環境發展不足的問題,導致人才無法長效發展;其次具體說明人才發展環境具體問題,接著說明人才發展完善就業環境的作用意義;最后書寫對策進行回扣。
公務員申論文章標題指導篇3
一、得分關鍵:
基礎標準:1.要點全面;2.作答準確;3.語言簡潔;4.條理清晰
特殊標準:1.針對性;2.可行性;3.操作性
二、作答重點:
1.直接對策:標志詞(應、需、良方……);權威表述;政策文件
2.間接來源:問題、原因推導;案例提取
3.自創對策:思想類、管理類、監督類、制度法律類、投入類
三、常見積累:
1.宣傳類:
教育——黨員干部: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四史學習教育
傳統類:標語、橫幅、宣傳手冊、報紙、廣播
新型:三微一端(微信公眾號、微博、客戶端、微視頻)
活動類:積分兌換、征文、演講、講座、知識競賽、舞臺劇
2.管理類:
加大執法力度(提高違法成本)、聯合執法、專項整頓、突出檢查(“雙隨機一公開”、飛行檢查)、創新執法(智慧化)、人性化執法(地攤經濟)、加大考核、加大問責(責任追究)
3.監督類:
體制內監督(紀委監委、組織人事部門、上級政府、主要領導)
體制外監督(社會輿論監督——媒體;個人監督舉報—渠道:熱線電話、官網等)
4.法律制度類:
建立健全、細化規定;建立監督機制、考核機制、獎懲機制、長效機制、信息公開機制、紅黑榜制度、容錯糾錯機制(黨員干部)、首問負責制
5.投入類:
人:適當增加編制、志愿者、技術(替代)
錢:節流;開源:財政資金投入;政企合作;政社合作(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