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网站-亚洲伊人精品-亚洲伊人电影-亚洲一在线-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一区

高分網 > 職業資格 > 公務員考試 >

公務員行測考試刑法知識

時間: 小龍 公務員考試

例1、張先生向商店訂購某種商品 80 件,每件定價 100 元。張先生向商店經理說:“如果你肯減價,每減 1 元,我就多訂購 4 件。”商店經理算了一下,他如果減價 5%,那么由于張先生多訂購,仍可獲得與原來一樣的利潤。這種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A、65 B、70 C、75 D、80

【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的相關信息,我們可以知道這道題描述的是:張先生向商店訂購同一批商品在買賣的過程中,降價銷售和原價銷售所獲得的利潤是一樣的。根據這個等量關系,我們可以設這種商品的成本是X元,可以列式為:(100-X)×80=[100×(1-5%)-X]×(80+4×5),列式為一元一次方程,可以求解X=75,因此C選項正確。

例2、某商品的售價為67.1元,當成本降低10%后,利潤變為原來的2倍,求這種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A、59 B、60 C、61 D、62

【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的相關信息,這道題所求解的是成本。這道題可以利用方程法去解決,利用方程法的關鍵還需要找到等量關系,然后建立方程。根據題干可知降價后利潤變為原來的2倍這個等量關系,建立等式。我們可以設商品的成本為X元,可以列式為:2×(67.1-X)=67.1-0.9X,解得X=61,因此C選項正確。

希望通過以上例題的講解,大家在公務員行測考試時遇上這種利潤問題,能夠幫助大家在短時間內求解,節省時間。數量盡可能的去做,我們只需大家在做利潤問題時,多思考并挖掘利潤問題中隱含的等量關系。這樣我們就可以建立含未知數的等式。在臨近考試復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掌握做題方法,提高解題效率,祝廣大考生能夠取得好成績。希望講解有助于你考試順利。

公務員行測考試刑法知識【篇2】

1.刑法的基本原則

《刑法》第3條至第5條規定了三項基本原則,即罪刑法定原則、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2.犯罪構成要件

任何犯罪都包括四個方面的構成要件,即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

(1)犯罪客體

犯罪客體是指我國刑法所保護的,為犯罪行為所侵犯的社會關系。如故意殺人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盜竊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產所有權。

犯罪客體按其范圍可分為三類,即一般客體、同類客體和直接客體。

(2)犯罪客觀方面

犯罪客觀方面是指犯罪活動的客觀外在表現,具體包括危害行為、危害結果,以及犯罪的時間、地點和方法。其中危害行為是一切犯罪構成的客觀方面都必須具備的條件。

危害行為,是指在人的意識和意志支配下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危害行為有作為和不作為兩種形式。

(3)犯罪主體

犯罪主體是指實施了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并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人。犯罪主體中的“人”包括自然人和單位。

自然人成為犯罪主體,必須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刑事責任年齡是指刑法規定的行為人對自己實施的危害行為負刑事責任必須達到的年齡。

根據《刑法》第17條的規定,刑事責任年齡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實施危害行為時不滿14周歲的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

第二,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對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投毒罪已經修改為“投放危險物質罪”)負刑事責任。

第三,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已滿16周歲的人,對所有的犯罪都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75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也就是一個人具有了解自己行為的性質、意義和后果,并自覺地控制自己行為和對自己行為負責任的能力。一個人只有具備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時,才能要求他承擔刑事責任,如果不具備這種能力則不能要求他負刑事責任。

《刑法》第18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刑法》第19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4)犯罪主觀方面

犯罪主觀方面是指犯罪主體對自己實施的危害行為及其危害后果所持的心理態度。它包括罪過(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的過失),以及犯罪的目的和動機。

犯罪的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一種心理態度。在這種心理態度支配下實施的犯罪就屬于故意犯罪。犯罪的故意有兩種:一是直接故意,二是間接故意。

犯罪的過失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這種結果發生的一種心理態度。在這種心理態度支配下發生的犯罪屬于過失犯罪。犯罪的過失分為兩種:一是疏忽大意的過失,二是過于自信的過失。

3.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

(1)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者所實施的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并且未造成重大損害的行為。

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公民的一項權利。當合法權利遭到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時,公民有權對不法侵害人進行必要的反擊。正當防衛不僅不構成犯罪,而且受到法律的保護。

防衛過當是指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損害的行為。《刑法》第20條規定,防衛過當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另外,《刑法》第20條第3款還特別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這種情況稱為特別防衛權。

(2)緊急避險

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而采取的損害另一較小合法權益的行為。

《刑法》第21條第2款規定:“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4.主刑

(1)管制

管制是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但限制其一定的自由的刑罰方法。對于罪行較輕的犯罪分子適用管制,可以少關押一些人,避免監獄關押可能帶來的交叉感染。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違反前文所述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刑法》第40條規定:“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滿,執行機關應即向本人和其所在單位或者居住地的群眾宣布解除管制。”

《刑法》第41條規定:“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1日折抵刑期2日。”

(2)拘役

拘役是短期剝奪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由公安機關就近執行的刑罰方法。拘役與拘留是不同的。拘役是刑罰方法。治安拘留屬于治安行政處罰,對違反治安管理但尚未達到犯罪程度的行為人適用。刑事拘留是刑事訴訟中的一種強制措施。拘役的期限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機關就近執行。在執行期間,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兩天;參加勞動的,可以酌情發給報酬。

《刑法》第44條規定:“拘役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1日折抵刑期1日。”

(3)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是剝奪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實行強制勞動和教育改造的刑罰方法。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為6個月以上15年以下。只犯一個罪,被判處有期徒刑時,其最長刑期只能是15年。在數罪并罰時,有期徒刑可以超過15年,但最長不能超過25年。

《刑法》第47條規定:“有期徒刑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1日折抵刑期1日。”

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監獄或者其他執行場所執行;凡有勞動能力的,都應當參加勞動,接受教育和改造。

(4)無期徒刑

無期徒刑是剝奪犯罪分子終身自由,實行強制勞動和教育改造的刑罰方法。無期徒刑從其性質上講是剝奪犯罪分子終身自由,關押沒有期限。但在實際執行中,如果犯罪分子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現,可以爭取通過減刑減為有期徒刑,或者獲得假釋,從而不至于終身關押。

(5)死刑

死刑是剝奪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罰方法。這是最嚴厲的一種刑罰方法。《刑法》第48條規定,死刑只適用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另外,《刑法修正案(八)》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審判的時候已滿75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死刑有兩種執行制度,一種是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另一種是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2年執行(簡稱死緩)。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2年期滿以后,減為無期徒刑;如果確有重大立功表現,2年期滿以后,減為25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證屬實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執行死刑。

5.附加刑

(1)罰金

罰金是法院判處犯罪人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金錢的刑罰方法。罰金與行政罰款是不同的。罰金是刑罰方法,它只能由法院依照刑法的規定對構成犯罪的人或單位適用;而罰款是行政處罰,它由公安機關等有關的行政機關對只有一般違法行為(未構成犯罪)的人或單位適用。

(2)剝奪政治權利

剝奪政治權利是剝奪犯罪分子參加國家管理和政治活動權利的刑罰方法。

剝奪政治權利作為一種附加刑,既可以獨立適用,也可以附加適用。

《刑法》第58條第1款規定:“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刑期,從徒刑、拘役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從假釋之日起計算;剝奪政治權利的效力當然施用于主刑執行期間。”這就是說,被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在主刑執行期間也就當然地不享有政治權利。

(3)沒收財產

沒收財產是指將犯罪分子個人所有財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強制無償地收歸國有的刑罰方法。沒收全部財產的,應當對犯罪分子個人及其扶養的家屬保留必需的生活費用。在判處沒收財產的時候,不得沒收屬于犯罪分子家屬所有或者應有的財產。

(4)驅逐出境

驅逐出境是強迫犯罪的外國人離開中國國(邊)境的刑罰方法。對于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公務員行測考試刑法知識【篇3】

一、我國的國體

《憲法》第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一條即是對我國國體的表述,歸根結底,國體,即國家性質,反映的是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也就是說,國體所表明的是國家政權掌握在什么階級手中,什么階級是統治階級,什么階級是被統治階級。分析《憲法》第一條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出,“工人階級領導的”,指工人階級是國家的領導階級,“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指工農聯盟是國家政權的階級基礎,而“人民民主專政”,是對我國國家政權的階級屬性所作的質的規定,我們的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既然是人民民主專政,就說明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民主專政的實質就是人民當家做主。然而,細心的人可能已經發現了,“人民民主專政”這個詞里,不僅有“民主”,還有“專政”,“民主”是對人民而言的,那么“專政”的對象是誰呢?是敵人。我們知道在現階段,國內仍然有破壞社會主義制度、危害社會安定的敵人存在。因此對敵人要實行專政。對人民民主,對敵人專政,這便是我們的國體的內涵了。

二、我國的政體

《憲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這一條是對我國政體的表述,說明我國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體,即國家管理形式,是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統治階級為維護其根本利益,總是力求采用最有效的政權組織形式,那么人民是如何組織自己的政權來維護自己的利益的呢?人民就是通過民主選舉人大代表,讓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然后人大代表組成了人民代表大會,組成了國家的權力機關,也即《憲法》第二條所表述的“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國家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的,但是人民其實并沒有直接行使管理國家權力,是間接行使的。

綜上,我們的國體,本質上是指國家的性質即階級本質,是人民民主專政;我國的政體的含義是政權的組織形式,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例題:下列有關我國國體和政體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 我國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 我國的國體是工農聯盟

C 我國的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

D 人民民主專政的實質是人民當家做主

【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我國的國體與政體。A選項,我國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正確;B選項,工農聯盟不是我國的國體,是我們國家政權的階級基礎,我國的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錯誤,C正確;D選項,人民民主專政的實質是人民當家做主,正確。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B。

1355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扒开双腿猛进入小柔的扮演者| 张晋个人资料和简历| 免费看污视频| 践行者| 莫斯科保卫战电影| 色戒在线观看完整版| 试音文本| 十八岁免费看的电视剧| 许天奇个人资料| 老公看你的| 大侠霍元甲演员表| 美食总动员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 尘埃落定演员表| 汪汪战队动画片| 威尼斯的资料|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小女巫| 美女乳| 验光单子的数据怎么看| 手机抖音网页版入口| 新人类电影| 追捕演员表名单| 泥视频| 精品视频| 凯丽| 午间剧场|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教学反思| 爱我中华广场舞| 妇女停经前有什么征兆| 神宫奈绪| 春娇与志明电影| 生理卫生课程| 洪金宝电影大全| 黑势力| 珠江电视台直播 珠江频道| city of stars歌词| 最后的武士| 牛梦尧| 电视剧《绿萝花》| 二年级100个数学应用题| 香港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