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考試化學知識歸納
全異關系是指外延沒有任何重合的概念之間的關系。這就是說,在概念a和概念b的關系上,如果所有的a都不是b,并且所有的b都不是a,那么a和b這兩個概念之間就是全異關系。比如:哈密瓜:橙子。
二、矛盾和反對關系
1、全異中的矛盾關系
例如:(1)成年人:未成年人
人除了成年人以外,都是未成年人。兩個詞可以構成人全部的范圍,是矛盾關系。
(2)黨員:黨員
政治面貌除了黨員以外,都是非黨員。兩個詞可以涵蓋政治面貌的所有情況,是矛盾關系。
2、全異中的反對關系
例如:(1)橙子:香蕉
水果除了橙子,香蕉之外,還有其他的。兩個詞不能包括水果的全部范圍。,是反對關系。
(2)黨員:團員
政治面貌除了黨員和團員以外,還有群眾等。兩個詞不能涵蓋政治面貌的所有情況,是反對關系。
所以,在做題的時候,如果選項都是全異關系,我們可以去看幾個詞是否包括了全部的范圍,判斷題干為矛盾還是反對關系,進一步去進行辨析。
三、試題展示【例1】左手:右手
A.黑色:白色
B.幸存者:遇難者
C.晴天:陰天
D.老人:孩子
【答案】B。解析:左手,右手為全異關系。且手只分為左手和右手,為矛盾關系。
A項,顏色除了黑色、白色以外,還有其他顏色,兩個詞是反對關系,與題干關系不一致。
B項,幸存者和遇難者是矛盾關系,與題干關系一致。
C項,除了晴天、陰天,還有其他天氣,兩個詞是反對關系,與題干關系不一致。
D項,除了老人、孩子,還有少年、中年等,兩個詞是反對關系,與題干關系不一致,故本題選B。
【例2】白羊:黑羊
A.高價:價格
B.藍天:春天
C.周刊:月刊
D.蘇州:徐州
【答案】C。解析:白羊和黑羊都是羊的一種,兩者是反對關系。A項,高價是價格的一種表述,與題干不一致。B項,春天有時會是藍天,與題干不一致。C項,月刊和周刊是反對關系,保留。D項,蘇州和徐州是反對關系,保留。
比較C、D兩項,白羊與黑羊表示一類的概念,C項中,周刊與月刊也表示一類的概念,而D項蘇州、徐州都是單獨概念,特指一個,故C項與題干關系更一致,故本題選C。
公務員行測考試化學知識歸納【篇2】
1.資本的技術構成
從物質形態上看,資本是由一定數量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構成的,他們之間的比例是由生產的技術水平決定。一般來說,生產的技術水平較低,每個勞動者推動的生產資料就較少;生產技術水平越高,每個勞動者推動的生產資料就越多。這種由生產技術水平決定的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之間的比例,叫做資本的技術構成。比如,在生產技術水平較低的情況下,20個工人可以操作100臺機器,那么資本的技術構成為100:20 = 5 :1,而當生產技術水平較高時,10個工人就可以操作100臺機器,那么資本的技術構成為100 :10 = 10 :1。
2.資本的價值構成
從價值形態上看,資本又是由一定數量的生產資料價值和勞動力價值構成,即由一定數量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構成,它們之間的比例叫做資本的價值構成。
資本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以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兩種形態存在。根據這兩部分資本在剩余價值產生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將資本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以生產資料形態存在的那部分資本,其價值在生產過程中一次或多次轉移到新產品中去,不會發生增殖,因此叫不變資本(C)。以勞動力價值形態存在的那部分資本,在生產過程中可以使價值增殖,因此叫可變資本(V)。
因此,資本的價值構成就比如說:100臺機器要80萬不變成本,20個工人需要墊付40萬可變成本,那么資本的價值構成為80:40=2:1。
3. 資本的技術構成與資本的價值構成的關系
資本的技術構成和價值構成之間存在著內在的有機聯系,一般情況下,資本技術構成決定著價值構成的變化,而資本價值構成的變化又大體上反映技術構成的變化。
4.資本的有機構成
資本的有機構成是由資本的技術構成決定的并且反映資本的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的價值構成,它可以用C∶V表示。例如,某個資本家投入預付資本10000元,其中不變資本為6000元,可變資本為4000元,這個資本的有機構成就是6000:4000=3:2。
需要廣大考生引起注意的是:由物價水平變化所導致的C:V的變化,不屬于資本有機構成。這是因為 影響資本的價值構成 C :V有2種主要因素:1.科學技術進步導致需要的工人減少,從而減少可變資本V的墊付。2.物價變化導致不變資本C增加或減少 。這都會引起 C :V 的變化。但根據馬克思的概念,只有科學技術原因導致的C : V變動才叫資本的有機構成。
【小試牛刀】
資本有機構成的定義是( )。
A. 企業的生產資料與勞動力之間的數量比例關系
B. 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比例關系
C. 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比例關系
D. 由資本技術構成決定并且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
【答案】D。解析:資本的有機構成是由資本的技術構成決定的并且反映資本的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的價值構成。故本題答案為D。
公務員行測考試化學知識歸納【篇3】
1、空氣污染
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為CO、SO2、NO2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PM2.5)等。
目前環境污染問題:臭氧層破壞(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溫室效應(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保護:加強大氣質量監測,改善環境狀況,使用清潔能源,工廠的廢氣經處理過后才能排放,積極植樹、造林、種草等
2、水的污染:
(1)水資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蓋,但供人類利用的淡水小于 1% ;
B、海洋是地球最大的儲水庫:含量最多的物質--水(H2O),最多的金屬元素--Na(食鹽)
C、我國水資源的狀況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硬水與軟水:
硬水-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軟水-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鑒別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產生或泡沫較少的是硬水,泡沫較多的是軟水。
硬水軟化的方法:蒸餾、煮沸。
長期使用硬水的壞處:浪費肥皂,洗不干凈衣服;鍋爐容易結成水垢,不僅浪費燃料,還易使管道變形甚至引起鍋爐爆炸。
(3)水污染 :
A、水污染物:工業“三廢”(廢渣、廢液、廢氣);農藥、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業三廢要經處理達標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處理達標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農藥、化肥,提倡使用農家肥;加強水質監測
C、愛護水資源:節約用水,防止水體污染
3、常見氣體的用途
氧氣(O2): 供呼吸 (如潛水、醫療急救);支持燃燒 (如燃料燃燒、煉鋼、氣焊)
二氧化碳(CO2):不支持燃燒(用途:滅火),不能供給呼吸(為呼出氣體主要成分) ;干冰(二氧化碳的固體形態)用于致冷和人工降雨——升華吸熱
一氧化碳(CO) :煤氣中毒元兇--吸進肺里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人體缺少氧氣而中毒。——不溶或僅微溶于水,所以在煤灶上放水不能防止煤氣中毒。
氮氣:惰性保護氣(化性不活潑)、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凍
稀有氣體(He、Ne、Ar等總稱): 保護氣、電光源(通電發不同顏色的光)、激光技術
4、燃料和能量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混合物、均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業的糧食”(主要含碳元素);燃燒排放的污染物:SO2、NO2、CO、煙塵等
(2)石油:“工業的血液”(主要含碳、氫元素); 汽車尾氣中污染物:CO、未燃燒的碳氫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鉛化合物和煙塵
(3)天然氣是氣體礦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較清潔的能源。
☆兩種綠色能源:沼氣(主要成分為甲烷CH4)、乙醇(俗稱酒精, 化學式:C2H5OH)
☆氫氣是最理想的燃料(燃燒僅生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