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行測復習數量關系技巧
對于備考公務員類的考生來說,距離考試還有一段時間,如果這段時間各位考生能夠系統的復習,還是能夠在國考中取得好成績的。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國考行測復習數量關系技巧,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國考行測復習數量關系技巧篇1
第一階段:全面了解,深度復習(一周)
目的:揭開行測神秘面紗——分析考情,了解考試,熟悉考點。
1.搜集信息。搜集公務員考試的相關信息,確定所要報考的大概范圍、方向或所報部門、崗位的信息。
2.真題演練。(可選擇最近幾年的真題來練習)
真題演練的目的:
a.了解公務員考試特點——考試的題型、題量、時間等;
b.評估自己的實力,以便于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制定學習計劃。
第二階段:針對自身,專項提升(一月)
目的:深入了解行測內部——系統學習,瓶頸突破,答疑解惑。
1.制定詳細的復習計劃。制定復習計劃的目的:一是明確復習目標,讓整個復習過程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二是掌控復習進度,避免懶惰心理造成復習進度緩慢。
2.系統全面學習,對每一種題型做全面、細致的掌握,尤其對試題特點與答題規律和方法認真地學習,先掌握各個知識點,再對知識進行整體梳理,將知識點串聯起來進行整合與分類。最后,以基礎為要點,找出每個知識點的靈魂所在,加深對要點的記憶。
3.根據自身需要報專業輔導班(1—2周)。輔導班課程中會將知識點進行提煉和匯總,幫助考生在復習過程中抓住重點,快速提升。
注意事項:
1.在做題和學習過程中,要善于總結和分析。尤其是做錯的題目把它整理起來,然后分析一下這個題為什么做錯了,我的思路和目前的思路有什么差別,不斷調整自己的思路,不斷使自己的做題能力和思維能力跟命題人盡可能靠近。
2.數學運算屬于深度思考類題目,要系統學習基礎知識、基本思想和基本題型,并進行大量練習。這類題目需要前期花費較多時間,靠突擊很難得到質的提升。
3.數字推理、資料分析、圖形推理屬于敏感類題目,除掌握常見考點外,要培養對數字和圖形的敏感,每天練上十道題,堅持下去,少量但天天都在接觸,以此建立敏感度。
4.邏輯判斷也屬于深度思考類題目,一般用時較長,尤其是省考中考得較多的必然性推理,需要針對概念間關系、三段論、直言命題、復言命題、模態命題和樸素推理一一進行練習;可能性推理考得不多,主要了解基本解題思路即可,需時不多。
5.言語知識的復習,需花較多時間來分析自己做題時的思路,分析出錯點,多做真題,按照出題人的思路來分析題目。事實上,很多用心的考生到后期會驚喜地發現,講授的知識點和出題人思路是契合的,因此需要大家不斷地思考、練習和總結。
第三階段:回歸整體,綜合提升(三周)
目的:全面提升解題能力——集中火力,綜合訓練,鞏固效果。
1.做真題、模擬題。在這一階段做真題是有講究的,每周至少兩套真題,并不僅僅指做完真題看答案就可以了。中公教育專家建議大家做到以下兩點:首先,以研究的態度去做真題,每做完一套,先對答案,針對做錯的題自己先分析(如果有同伴一起分析討論則更好),然后認真研究參考答案;第二,記錄自己易錯的知識點,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第三,反復訓練易錯題目,快速掌握解題技巧。
2.將上一階段所學知識進行綜合應用,通過練習來鞏固自己掌握的題型和解題技巧,通過不斷的練習實踐來總結自己的答題經驗,保證自己的答題方法既省時間又能保證正確率。
第四階段:調整心態,模考沖刺(兩周)
目的:鎮定自信逐鹿中原——養精蓄銳,查漏補缺,不斷進步。
1.進入這一階段,臨考大概還有半個月時間,大家要調整心態,開始模擬考試,準備最后的沖刺,目的在于發現問題、查漏補缺。一天模擬,一天有針對性地總結,培養考場習慣,制定適合自己的做題策略。
2.根據自己的解題順序與習慣,利用好每一次模擬考試。切記不斷調整答題順序,以免造成考場上的不適應。針對模考中暴露的問題,考生應擺正心態,不亂陣腳,認真分析。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應慎重選擇模考題與沖刺題。
3.中公教育專家最后建議大家嚴格按照省考時間安排,來做模考真題。上午做公基、行測,下午做申論,培養興奮點,養成考試生物鐘。
國考行測復習數量關系技巧篇2
一、了解自己,從真題入手
世界上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所以第一步我們要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我們可以用一周的時間先把歷年的真題做一遍,了解一下省考的難度,清楚自己的水平,知道離自己的崗位或目標有多遠,以及自己差距在哪里,同時也可以知道真題考察的這些題型我們該用什么樣的方法去解決,這樣就可以有目的性的去學習。
二、打好基礎,專項學習
行測考試是包括言語理解,判斷推理,數量關系,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五個部分的。在咱們公務員考試吧這個公眾號里面有很多的公考視頻,可以借助一些公考視頻輔助專項學習,各個擊破,這段時間是最重要的階段,也是打基礎的階段,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認真學習了。每個部分都有相應的知識點,要求大家做到熟練每個章節的內容,才能更好的做題。對于常識平時多看一些近一年發生的大事,手上有法律等書籍的可以去讀一讀多積累一下知識。專項學習的時間較長,大概需要一個半月的時間。
三、夯實知識,查漏補缺
基礎掌握之后,就要會運用這些知識做題了,也是夯實知識的時候了,我們可以也先用三周的時間做專項訓練的書,鞏固每個部分的知識點。然后再做一下綜合性的書,也就不再是分章節練習的了,這樣可以檢驗一下自己拋開這些知識點提醒的情況下,自己的學習情況如何。同時在做題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錯題總結,尋找規律。大家可以準備個錯題本,對做錯的題目對照答案進行分析尋找答題思路。對于數量題,可以總結出不同的解題方法,以后碰到類似的題目可以快速解出。二是探究真題,掌握命題規律。考過的試卷再做有何用?因為真題具有參考性,吃透真題,可以幫助你把握出題人的命題規律及難易程度。三是學會取舍。行測題考查類型多,我們不可能把每一個題目都搞定,所以對怎么做題都拿不下來的題型可以適當放棄。要把時間用在刀刃上,去攻破那些你能提高的題目,對于自己的擅長的題型一定要爭取不丟分。
四、爭分奪秒,限時訓練
國考行測考試共130題,時間是120分鐘,時間緊,任務重,所以我們一定要爭分奪秒。這就需要我們在進行模擬考試的時候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間做題,同時要預留出涂答題卡的時間,以免真正考試的時候時間不夠。這個階段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
五、學會取舍,調整心態
行測考試中必然會有一些題目較難,這時我們就要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合理的進行取舍,合理的安排做題順序,爭取在固定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分值。同時我們一定要調整好心態,帶著一顆平常心,從容不迫的心情去考試。
國考行測復習數量關系技巧篇3
在近幾年的公務員考試中,方陣問題雖然出現的比較少,但是以防萬一,這類題型我們還是要簡單的了解一下的。
方陣問題是指許多人或物按一定條件排成正方形(方陣),根據方陣找出規律,進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時,首先要搞清方陣中的一些量(如層數、最外層人數、最里層人數、總人數)之間的關系,再選擇方陣問題中常用的公式及性質。
方陣相鄰兩層人數相差8,此處需注意一種特殊情況,當實心方陣的最外層每邊人數為奇數時,從內到外每層人數依次是1、8、16、24…;
實心方陣總人數=最外層每邊人數的平方
空心方陣總人數利用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求解(首項為最外層總人數,公差為-8的等差數列)
方陣每層總人數=方陣每層每邊人數×4-4;
在方陣中若去掉一行一列,去掉的人數=原來每行人數×2-1;
在方陣中若去掉二行二列,去掉的人數=原來每行人數×4-2×2.
我們來通過例題來理解一下:
【例題1】參加中學生運動會團體操比賽的運動員排成了一個正方形隊列。如果要使這個正方形隊列減少一行和一列,則要減少33人。問參加團體操表演的運動員有多少人?
A.196 B.225 C.289 D.324
【答案】C。
【解析】去掉一行、一列的總人數=去掉的每邊人數×2-1,去掉一行、一列的人數是33,則去掉的一行(或一列)人數=(33+1)÷2=17.方陣的總人數為最外層每邊人數的平方,所以總人數為17×17=289人。
【例題2】五年級學生分成兩隊參加廣播操比賽,排成甲、乙兩個實心方陣,其中甲方陣最外層每邊的人數為8.如果兩隊合并,可以另排成一個空心的丙方陣,丙方陣最外層每邊的人數比乙方陣最外層每邊的人數多4人,且甲方陣的人數正好填滿丙方陣的空心。五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A.200 B.236 C.260 D.288
【答案】C.
【解析】此題答案為C。空心的丙方陣人數=甲方陣人數+乙方陣人數,若丙方陣為實心的,那么實心的丙方陣人數=2×甲方陣人數+乙方陣人數,即實心丙方陣比乙方陣多8×8×2=128人。丙方陣最外層每邊比乙方陣多4人,則丙方陣最外層總人數比乙方陣多4×4=16人,即多了16÷8=2層。這兩層的人數即為實心丙方陣比乙方陣多的128人,則丙方陣最外層人數為(128+8)÷2=68人,丙方陣最外層每邊人數為(68+4)÷4=18人。那么,共有18×18-8×8=2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