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的生命歷程復習測試題(2)
3.C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細胞衰老和細胞凋亡的相關知識。多細胞生物細胞衰老與個體衰老并不同步,但是個體衰老是由細胞的普遍衰老引起的,故A對;細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故C錯;我們確定了C錯后,就可以排除我們不熟悉的選項B、D。
2.D2[2012•課標全國卷] 下列關于細胞癌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癌細胞在條件適宜時可無限增殖
B.癌變前后,細胞的形態和結構有明顯差別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組誘發癌變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細胞發生異常增殖
2.D [解析] 本題考查細胞的癌變,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細胞癌變的原因就是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使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發生突變,導致正常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失控而變成癌細胞。癌變后的細胞在形態結構上與正常細胞有明顯的差異,所以A、B、C選項是正確的。原癌基因的作用主要是負責調節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抑癌基因的作用主要是阻止細胞發生不正常的增殖,所以D錯誤。
1.D2[2012•課標全國卷] 同一物種的兩類細胞各產生一種分泌蛋白,組成這兩種蛋白質的各種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順序不同。其原因是參與這兩種蛋白質合成的( )
A.tRNA種類不同
B.mRNA堿基序列不同
C.核糖體成分不同
D.同一密碼子所決定的氨基酸不同
1.B [解析] 本題考查細胞的分化,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細胞合成蛋白質過程中,mRNA堿基序列直接決定著氨基酸排列順序,而同一物種中的兩類細胞內tRNA種類和核糖體成分均相同,同一密碼子決定的氨基酸也是相同的,所以此題選B。
20.D2[2012•江蘇卷] 研究表明細胞癌變是細胞從已分化轉變到未分化狀態的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癌細胞具有和正常分化細胞相近的細胞類型
B.癌細胞的分裂能力與分化程度成正相關
C.誘導癌細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癥治療的一種策略
D.癌細胞類似于胚胎細胞都脫離了細胞的正常分化
20.C [解析] 本題考查細胞癌變和分化知識。癌細胞是從分化狀態轉變為未分化狀態的細胞,與正常分化細胞不屬于同一類型,故A錯。癌細胞能無限增殖,但不會發生分化,其分裂能力是由內部基因突變引起的而與分化程度無關,故B錯。如果能誘導癌細胞發生正常分化,則癌細胞的無限增殖及可轉移特性發生改變,成為身體內正常的體細胞,癌癥也就不治而愈,故C正確。癌細胞是脫離了正常分化的細胞,胚胎細胞并不是脫離了正常分化而是沒有發生分化或分化程度比較低的細胞,故D錯。
D3 細胞的生命歷程綜合
4.D3J2I3[2012•天津卷] 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預期結果的是( )
A.在“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統計每一時期細胞數占計數細胞總數的比例,能比較細胞周期各時期的時間長短
B.在“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實驗中,計算紫紅色區域的體積與整個瓊脂塊的體積之比,能反映NaOH進入瓊脂塊的速率
C.在“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實驗中,培養期內共三次取樣測定密度,即可準確繪制酵母菌種群增長曲線
D.在“探究a-萘乙酸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用高濃度組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條基部一天后,觀察生根情況以確定最適濃度
4.A [解析] 本題考查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和α-萘乙酸生根的實驗,考查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每一時期細胞數占計數細胞總數的比例,可以代表細胞周期各時期的時間長短,A項正確; NaOH進入瓊脂塊是擴散作用,其速率是一定的,跟紫紅色區域的體積與整個瓊脂塊的體積之比沒有關系,B項錯誤;要準確繪制出酵母菌種群增長曲線,應在培養期的不同時間點內多次取樣,并且每個時間點取樣要取多次,以求平均值,C項錯誤;應用不同濃度梯度組的α-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條基部幾個小時至一天,觀察生根情況來確定最適濃度,D項錯誤。
3.D3 [2012•安徽卷] 脊椎動物在胚胎發育中產生了過量的運動神經元,它們競爭肌細胞所分泌的神經生長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夠量神經生長因子的神經元才能生存,并與靶細胞建立連接,其他的則發生凋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脊椎動物細胞凋亡僅發生在胚胎發育時期
B.一個存活的神經元只與一個靶細胞建立連接
C.神經元凋亡是不受環境影響的細胞編程性死亡
D.神經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動的細胞死亡
3.D [解析] 本題考查細胞的生命歷程,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與判斷能力。脊椎動物的細胞凋亡發生在個體發育的全過程,A項錯誤;一個存活的神經元可以通過軸突分支與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靶細胞建立連接,B項錯誤;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生命活動,基因的表達與外界環境有關,C項錯誤;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D項正確。
1.[2012•安慶質檢]不同生物不同細胞的細胞周期的持續時間不同,下表為23~24 ℃時測得的四種高等植物分生組織的細胞周期的持續時間。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植物 細胞周期的時間/h
分裂間期a 分裂期b 全周期
1 11.7 2.5 14.2
2 12.8 1.2 14.0
3 10.4 2.3 12.7
4 16.5 1.9 18.4
A.細胞周期的持續時間取決于細胞類型,與外界因子無關
B.秋水仙素作用于b時期,能使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
C.最好選用植物4觀察有絲分裂過程,因其細胞周期最長
D.a時期觀察不到染色體,此時細胞核中進行著轉錄和翻譯過程
1.B [解析] 細胞周期的持續時間既取決于細胞類型,也與溫度、營養等外界因子有關;秋水仙素作用于有絲分裂前期,能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染色體數目加倍;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時,最好選擇分裂期所占比例較大的細胞,如表中的植物3;在間期發生轉錄和翻譯,進行旺盛的蛋白質合成,轉錄在細胞核中進行,但翻譯在細胞質中進行。
2.[2012•太原調研]如圖是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一條染色體上的DNA含量變化圖解,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在AB段主要進行蛋白質的合成,細胞生長速度快
B.出現CD段變化的原因是細胞質分裂
C.該細胞中,在BC段始終有染色單體存在
D.若該細胞是植物細胞,則CD段高爾基體和內質網活動非常活躍
2.C [解析] AB段上升原因為DNA的復制,CD段下降的原因是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BC段可表示有絲分裂的前、中期。AB段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同時細胞有適度的生長,細胞生長速度快的時期是G1(A點之前),A選項錯。在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末期形成細胞壁時,需線粒體提供能量,高爾基體也參與其中,D選項錯。
3.[2012•寶雞質檢]下列關于細胞分化、衰老、凋亡、癌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衰老和凋亡對機體的發育是有利的
B.細胞的正常分化能抑制細胞的癌變
C.細胞凋亡過程中有新的蛋白質合成
D.細胞破裂、釋放出內容物屬于細胞凋亡
3.D [解析] 細胞的衰老是正常的現象,細胞衰老之后通過細胞凋亡,再被新細胞所代替,細胞凋亡對于多細胞生物體完成正常發育,維持內環境的穩態,以及抵御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都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A選項正確。細胞不分化意味著細胞可能發生癌變,B選項正確。細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過程,基因表達過程中會有新的蛋白質合成,C選項正確。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不同,它并不是病理條件下、自體損傷的一種現象,而是為更好地適應生存環境而主動爭取的一種死亡過程,細胞破裂、釋放出內容物屬于細胞壞死,D選項錯誤。
4.[2012•蘇北一模]如圖中甲、乙分別為植物和動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丙為某生物體內細胞分裂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甲 乙
丙
(1)若圖甲為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則圖中不應有的結構有______(填標號),藍藻與該圖所示細胞在結構上最主要的差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乙細胞是由______________細胞增殖、分化而成。該細胞產生的抗體在合成和分泌過程中,依次經過的生物膜為____________(填標號)。
(3)若圖乙細胞發生癌變,則該細胞易擴散轉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丙細胞中具有同源染色體的有__________,具有染色單體的有______(填字母),D細胞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__。
4.(1)②⑧ 藍藻無核膜包被的細胞核
(2)B細胞或記憶細胞 ③⑦①
(3)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減少
(4)ABCE BCE 極體或次級精母細胞
[解析] (1)洋蔥根尖分生區是白色的、未成熟的細胞,無葉綠體⑧和液泡②。藍藻是原核細胞,其與真核細胞在細胞上最主要的差別是無核膜包被的細胞核。(2)題圖2所示細胞能產生抗體,為漿(效應B)細胞,其產生有兩種可能:B細胞直接增殖分化或同種抗原再次刺激記憶B細胞增殖分化。(3)癌細胞的特征之一: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黏著性降低。(4)由題圖中染色體的形態、大小、數目、標出的同源染色體、姐妹染色單體的情況即可判斷。由于D細胞未標明來自雌性還是雄性個體,故為次級精母細胞或(第一)極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