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的生命歷程復習測試題
細胞并沒有統一的定義,比較普遍的提法是:細胞是生物體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細胞的生命歷程相關測試復習題,歡迎大家參考!
細胞的生命歷程復習測試題
D1 細胞的增殖及有絲分裂實驗
31.D1 [2012•浙江卷] 請根據以下提供的實驗材料,完善生物制劑W對動物不同細胞的分裂具有促進作用的實驗思路,并預測實驗結果。
實驗材料:培養液、正常體細胞、癌細胞、W、胰蛋白酶。
(要求與說明:答題時不考慮加入W后的體積變化等誤差。提供的細胞均具有分裂能力,只進行原代培養且培養條件適宜)
請回答:
(1)實驗思路:
①取培養瓶若干個,分組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組設置若干個重復樣品。
②各組樣品在培養箱中培養一段合適的時間后,各取其中的幾個樣品,加入__________,搖勻,在顯微鏡下用血細胞計數板分別計數并記錄細胞數。
③重復②若干次。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預測實驗結果(用坐標系和細胞數變化曲線示意圖表示):
31.(1)①A組:培養液中加入體細胞。B組:培養液中加入體細胞,加入W。C組:培養液中加入癌細胞。D組:培養液中加入癌細胞,加入W ②胰蛋白酶 ④統計并分析所得數據(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本題考查實驗,考查學生對實驗設計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并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作圖能力。該實驗的目的是研究W物質對不同細胞的分裂具有促進作用,所以在分組時一要注意不同細胞的分組實驗和空白對照組的設置。要將動物細胞分散成單細胞要用胰蛋白酶處理。實驗結果的觀察和處理:由于有多組重復實驗,要統計并分析數據,求平均值。從題意理解體細胞的分裂速度小于癌細胞,加入W能促進細胞的分裂速度。所以實驗結果如答圖所示。
4.A3D1[2012•山東卷] 某小組進行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鹽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堿性染料吡羅紅(派洛寧)可用于染色體染色
C.觀察到分裂末期細胞內細胞板向四周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
D.細胞內染色體的存在狀態可作為判斷有絲分裂各時期的依據
4.D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實驗中用到的試劑和有絲分裂的有關知識。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鹽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主要作用是解離,故A錯;吡羅紅是用來染RNA的,故B錯;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觀察到的細胞是死細胞,不可能觀察到擴展的過程,故C錯;根據染色體的形態,可判斷細胞所處的時期,故D對。
15.D1[2012•江蘇卷] 下列關于“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解離和壓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區細胞分散
B.先用低倍鏡找到分生區細胞,再換用高倍鏡觀察
C.顯微鏡下絕大多數細胞中能觀察到染色體
D.探究有絲分裂日周期性可為實驗取材時機提供依據
15.C [解析] 本題考查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知識。解離目的是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壓片是為了使細胞分散開來,有利于觀察,故A項正確。因低倍鏡觀察范圍較大,所以應先在低倍鏡下找到分生區。高倍鏡放大倍數較大但觀察范圍較小,應先將需觀察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再仔細觀察細胞內的染色體分布,故B項正確。細胞有絲分裂周期中分裂間期占的比例很大,絕大多數的細胞處于分裂間期,分裂間期細胞中沒有染色體出現,故C項錯。不同植物分裂周期不同,分裂的活躍時間也不相同,所以在實驗取材前應先探究了解植物的有絲分裂日周期性是必要的,故D項正確。
26.C6、D1 [2012•廣東卷] 荔枝葉片發育過程中,凈光合速率及相關指標的變化見下表。
葉片 發育
時期 葉面積
(最大面
積 的%) 總葉綠
素含量
(mg/g•fw) 氣孔相
對開放
度(%) 凈光合速率
(μmolCO2
/m2•s)
A 新葉展
開前 19 - - -2.8
B 新葉展
開中 87 1.1 55 1.6
C 新葉展
開完成 100 2.9 81 2.7
D 新葉已
成熟 100 11.1 100 5.8
注:“-”表示未測數據。
(1)B的凈光合速率較低,推測原因可能是:①葉綠素含量低,導致光能吸收不足;②__________,導致__________。
(2)將A、D分別置于光溫恒定的密閉容器中,一段時間后,A的葉肉細胞中,將開始積累________;D的葉肉細胞中,ATP含量將________。
(3)與A相比,D合成生長素的能力________;與C相比,D的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中,數量明顯增多的結構是________。
(4)葉片發育過程中,葉面積逐漸增大,是________的結果;D的葉肉細胞與表皮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差異顯著,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6.(1)氣孔相對開放度小 CO2吸收不足 (2)乙醇 增加
(3)較低 類囊體(基粒)
(4)細胞分裂和細胞生長 基因選擇性表達
[解析] 光合作用的強度可以通過測定一定時間內原料消耗或產物生成的數量來定量地表示。(1)影響光合速率的因素有外因(光照強度、溫度、二氧化碳濃度等)和內因(葉綠素的含量、酶等),結合表格中的信息,B組葉綠素含量為1.1 mg/g•fw,葉綠素含量低,導致光能吸收不足;氣孔相對開放度為55%,開放度比較小,導致CO2吸收不足,因此B的凈光合效率較低。(2)A葉片的凈光合速率為-2.8 mg/g•fw,即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且由于是密閉的容器,導致容器內氧氣越來越少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乙醇和CO2,積累乙醇。D葉片中,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且由于是密閉的容器,導致容器內二氧化碳越來越少,暗反應減弱,而光反應不變,導致ATP增加。(3)相比成熟葉片,幼嫩的葉是合成生長素的主要部位之一;葉綠素分布在葉綠體中基粒的類囊體薄膜上,從表格中可推知,由于總葉綠素含量增長,因此,D的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中,類囊體(基粒)明顯增多。(4)葉片發育過程中,葉片面積逐漸增大,是由于細胞分裂和細胞生長使細胞的數量和體積增加;細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選擇性表達。
D2 細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變
1.D2L9[2012•天津卷] 下列有關干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自體干細胞移植通常不會引起免疫排斥反應
B.胚胎干細胞在體外培養能增殖但不能被誘導分化
C.組織的細胞更新包括細胞凋亡和干細胞增殖分化等過程
D.造血干細胞具有分化出多種血細胞的能力,可用于治療白血病
1.B [解析] 本題考查干細胞的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干細胞是指動物和人體內仍保留著少數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細胞,它們能夠通過增殖和分化產生各種功能的細胞,補充到相應細胞凋亡的動物體中, C正確;干細胞也可用于自體移植,不會發生免疫排斥反應,A正確;造血干細胞可分化為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可用于治療白血病,D正確;胚胎干細胞在體外培養能增殖,并能被誘導分化形成新的組織細胞,B項錯誤。
3.D2[2012•山東卷] 細胞衰老和凋亡對維持個體的正常生長發育及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普遍衰老會導致個體衰老
B.效應T細胞可誘導靶細胞發生凋亡
C.細胞凋亡是各種不利因素引起的細胞死亡
D.衰老細胞內染色質固縮影響DNA復制和轉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