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必背之羅斯福新政與資本主義運行機制的調節
羅斯福新政與資本主義運行機制的調節知識點一:
①根本原因: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供需矛盾尖銳,貧富分化加劇,股票投機過度,信貸消費過度。
(2)特點:范圍廣,時間長,破壞性極強。
(3)影響:
①造成經濟危機:社會生產力遭到極大破壞。
②造成社會危機:大量工人失業,社會矛盾激化。
③造成政治危機:各資本主義國家為擺脫這場經濟危機走上了不同的政治發展軌道。
羅斯福新政
(1)主要內容: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包括復興、救濟、改革三個②調整農業政策。
③復興工業。
④社會救濟與公共工程。
(2)特點:在未觸動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3)影響:羅斯福新政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即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羅斯福新政與資本主義運行機制的調節知識點二:
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1)美國經濟發展的階段、特征及原因
①二戰后至70年代初
表現:快速增長。
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政府大力拓展海外市場。
②70年代
表現:經濟滯脹
直接原因:石油危機
③80年代里根
表現:復蘇,低速持續增長
原因:減少政府開支,緊縮通貨,削減稅收,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
④90年代克林頓
表現:空前持續增長。
原因:美國倡導介于自由放任和國家干預之間的第三條道路。
(2)西歐經濟發展的階段、特征及原因
①發展:20世紀50年代初,大體恢復50、60年代,繁榮
原因:美國援助;第三次科技革命;國家干預經濟;
表現:60年代聯邦德國成為歐洲頭號資本主義國家。
(3)戰后資本主義發展的新變化:
①國家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資本主義進入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
②西方福利國家在戰后得到發展。
③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
看了“歷史必背之羅斯福新政與資本主義運行機制的調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