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元素金屬性強弱知識總結
化學元素金屬性強弱知識如下:
金屬性——金屬原子在氣態時失去電子能力強弱(需要吸收能量)的性質
金屬活動性——金屬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電子能力強弱的性質
☆注:“金屬性”與“金屬活動性”并非同一概念,兩者有時表示為不一致,如Cu和Zn:金屬性是:Cu>Zn,而金屬活動性是:Zn>Cu。
1.在一定條件下金屬單質與水反應的難易程度和劇烈程度。一般情況下,與水反應越容易、越劇烈,其金屬性越強。
2.常溫下與同濃度酸反應的難易程度和劇烈程度。一般情況下,與酸反應越容易、越劇烈,其金屬性越強。
3.依據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堿性的強弱。堿性越強,其元素的金屬性越強。
4.依據金屬單質與鹽溶液之間的置換反應。一般是活潑金屬置換不活潑金屬。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屬在與鹽溶液反應時,通常是先與水反應生成對應的強堿和氫氣,然后強堿再可能與鹽發生復分解反應。
5.依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極少數例外)。
6.依據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從左向右,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金屬性逐漸減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金屬性逐漸增強。
7.依據原電池中的電極名稱。做負極材料的金屬性強于做正極材料的金屬性。
8.依據電解池中陽離子的放電(得電子,氧化性)順序。優先放電的陽離子,其元素的金屬性弱。
9.氣態金屬原子在失去電子變成穩定結構時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屬性越強。
高中化學四輪高效復習法:構建知識網
第一,“四輪復習法”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要求學生建立知識網絡,而不像傳統復習法那樣以記具體的題為目標。這種方法讓學生在知識網絡中記憶相關知識點,考試時能按線索找到知識,并明確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為學生解題,特別是做多項選擇題,提供了條件。
第二,“四輪復習法”讓學生從整體上把知識通過四個輪次逐步深化理解和記憶,從而對知識全面系統的掌握。而傳統復習法由前向后的“漸進”式復習方法,很容易造成虎頭蛇尾和邊復習邊遺忘的現象。“四輪復習法”改“漸進”方式為分層次“遞進”方式進行復習,每一個輪次的目標明確,學生的復習印象逐步加深,最后全面掌握知識。
第三,“四輪復習法”與四輪復習時間表相結合,定時、定量、定問題,限期實現復習目標。學生每天學什么、學多少,心中有數,避免了盲目和混亂。
在使用“四輪復習法”來復習功課時,應該抓住其復習要領:
1、在每一輪復習過程中,各科凡需要記憶的內容都要全面無遺地識記一遍,不管能記住多少,都要背一遍。
2、在四輪復習中,每一輪都要有所側重。第一輪全面閱讀材料、查漏補缺,在此基礎上對各種知識進行梳理歸納,使之系統化。第二輪側重解決教材中的重點難點,以及個人學習上的難點。第三輪側重解題訓練,除做一些模擬試題做考前熱身外,還要針對自己在題型方面的薄弱環節進行單項訓練。第四輪側重對知識的記憶,以求在考試時仍保持“記憶猶新”。
3、前三輪時間可根據自己的潛力做些調整,第4輪15天應盡可能嚴格保證。在復習技巧上,一是每科在各輪都要限時定量地復習,可把各科內容化整為零,每一部分限時,分期完成;二是記憶量大的學科,在每一輪前一段少用一些時間,而在后一段多用一些時間,記憶量小的學科安排則與此相反;三是各科交替復習,提高復習效率。可將每天復習時間分成四段:早飯前、午飯前、午飯后和晚飯后,在每一段時間里復習一門課,這樣可避免硬性交替,大大減輕兩門功課之間的互相干擾,即心理學上所說的前攝干擾和倒攝干擾。四是外語復習每天60分鐘至120分鐘,最好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睡前,或一早一晚兩頭安排各占一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