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文綜地理真題及答案
高考上海地理真題
1.“一帶一路”東部連接快速發展的中國,西部連接發達的歐洲,而中部是亟待發展的中亞、南亞等地區。東、中、西部的經濟具有互補性,表現為
① 東部產能增強,需要加強對外合作 ②西部經濟發達,需要引進大量人才
③中亞油氣豐富,需要尋求消費市場 ④南亞農業發達,需要擴大糧食出口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新絲綢之路”橫貫亞歐大陸,自東向西依次經過的世界文化圈是東亞文化圈與
A. 伊斯蘭文化圈、西歐文化圈、東歐文化圈
B.東歐文化圈、伊斯蘭文化圈、西歐文化圈
C.西歐文化圈、東歐文化圈、伊斯蘭文化圈
D.伊斯蘭文化圈、東歐文化圈、西歐文化圈
3. 上海科研人員將太陽能技術與海水淡化工程巧妙“嫁接”,大幅度降低了咸水淡化的成本,這一成果將惠澤“一帶一路”上嚴重缺水而光熱資源豐富的地區。這些地區只要是
A. 大洋洲、西歐 B. 東歐、東南亞 C. 中亞、西亞 D. 東亞、南亞
(二)“互聯網+商業”即電商,作為一種新業態,對傳統的第三產業產生了多方面影響。
4. 若干年前,某國際著名出版商利用互聯網開辦網上書店,消費者訂購圖書后,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付款即可。在網上書店購書不但方便,而且更加便宜。但網上書店也對某些企業產生不利影響,這些企業包括
①實體書店 ②實體銀行 ③電信公司 ④航空公司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 網上書店之所以便宜,部分原因是某些傳統商業區位要素對網上書店影響變得很小,影響變小的要素主要是
①交通 ②人口 ③集聚 ④地價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三)上海某商廈屋頂上鋪滿了一個個生態種植箱,這里被稱為“屋頂農莊”。商家專門從長白山運來優質土壤,吸引附近居民來租借種植箱種植蔬果。屋頂農莊運作以來,整棟商廈夏季空調用電量下降……
6. 商家在經營屋頂農莊時,重點關注的因素時
A. 土壤 B. 地形 C. 勞動力 D. 市場
7. 除了經濟效益外,開設屋頂農莊還可獲得環境收益。因為它有助于
A. 減少灰霾污染 B. 緩和熱島效應
C. 削弱紫外輻射 D. 增強雨島效應
(四)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營養化造成的常見污染類型。20-30℃是赤潮發生最適宜的溫度范圍,赤潮發生的環境條件如下圖所示。
8. 根據赤潮發生的主要環境條件可以判斷,在我國較易發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① 南方近岸海域 ② 城市近岸海域
③ 北方近岸海域 ④ 鄉村近岸海域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9. 我國沿海赤潮一般發生在
A.9月到11月 B. 12月到2月 C. 3月到5月 D. 6月到8月
10. 如果赤潮發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經過,其對赤潮的影響是
① 使污染區域更集中 ② 加劇污染程度
③ 使污染區域更分散 ④ 減輕污染程度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五)板塊構造學說科學地解釋了地震、火山等地殼運動的機理。
11. 兩個大陸板塊碰撞的地區,一版出現的地殼運動現象是
A.地震和火山 B. 火山和斷裂 C. 地震和斷裂 D. 火山和褶皺
12. 2億年前的海洋板塊不全在俯沖帶下沉消熔,部分隨地殼抬升變為陸地,其證據包括
① 部分沉積巖轉變為巖漿巖 ② 古老大陸地殼中有大量沉積巖
③ 部分沉積巖轉變為變質巖 ④ 部分沉積巖中有海洋生物化石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六)根據巖石的質地,如礦物顆粒的大小、有無氣孔、致密程度、形狀等可以推測巖石的形成過程和形成環境。
13. 某山體由巖漿巖組成。該巖漿巖表面無氣孔,礦物顆粒粗大,對其成因的合理推測是
① 巖漿冷卻較快 ②巖漿冷卻較慢 ③ 在地表形成 ④ 在地下形成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 歷史上,蘇州人利用當地硯瓦山的巖石做原料生產優質硯臺。這種巖石巖性致密,呈薄板狀。該巖石可能是
A.噴出巖 B. 侵入巖 C. 沉積巖 D. 變質巖
(七)等高線圖可以反映一個地區的地貌特征,下圖為某地區等高線(單位:m)圖。
15. 圖中兩條400米等高線之間部分表示的地形單元是
A.山脊 B. 陡崖 C. 斷塊山脈 D. 峽谷
16. 圖中310米等高線相鄰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① 崩塌堆積物 ② 突出小基巖
③ 河中的沙洲 ④ 低矮的山丘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八)臺風是影響我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天氣系統,它既給人們帶來甘霖,也會給人們帶來災難。下圖為某次臺風路徑圖。
17. 9月間,當臺風中心位于圖中甲海域時,臺灣東北地區暴雨如注,其主要原因是臺風氣流
①受山體阻擋影響 ②與盛行偏西風疊加
③受地面增溫影響 ④與盛行東北風疊加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8. 如圖示臺風中心向北移動,在浙江北部沿海登陸時,上海地區的地面天氣狀況是
①氣壓降低 ②風向偏西 ③雨勢增強 ④風速減弱
A.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九)在區域發展過程中,城鎮化進程與產業結構演化相伴相隨,下圖為崇明縣三大產業產值比重和城鎮化率變化圖。
19. 2000年到2012年,崇明縣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第一產業效率提高,農村出現剩余勞力
②第二產業長足進步,吸納農村剩余勞力
③第三產業產值穩定,城鎮人口不斷增加
④產業結構基本穩定,就業人口基本不變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 崇明縣需根據自身的環境和人才條件,調整第三產業,推進城鎮化建設。其應該優先發展的行業是
A.休閑旅游業 B. 高端金融業 C. 農貿批發業 D. 房地產業
(十)人口狀況對一個地區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下圖為上海市人口機械增長率與自然增長率變化圖。
21. 圖示上海市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年份是
A.2003年 B. 2008年 C. 2010年 D. 2012年
22. 圖中反映上海市人口總量的變動態勢是
A.基本穩定 B. 逐年增加 C. 先增后減 D. 整體趨減
23. “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人口新政給上海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長期影響可能是
①增加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壓力 ②導致人口增長率大幅度上升
③緩解勞動人口比重減少趨勢 ④改善男女性別比例失衡狀況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十一)下圖為某大陸沿22°S緯線的地形剖面圖。
24. 圖中乙地氣候類型屬于
A.熱帶季風氣候 B. 熱帶稀樹草原氣候
C. 熱帶沙漠氣候 D. 高原山地氣候
25. 導致乙地降水量與甲地明顯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
A.處于盛行風向的迎風坡上 B. 受沿岸寒流影響
C. 全年受赤道低氣壓帶影響 D. 受高峻地勢影響
(十二)下圖所示為某天、地、月三者的相對位置,箭頭為地球公轉方向。
26. 從該日起大約經過4天,在上海能夠看到的月相是
A.新月 B. 上弦月 C. 滿月 D. 下弦月
27. 假設一個月內會發生月食現象,則月球從圖示位置開始,到出現月食,大約需要的天數為
A.3天 B. 8天 C. 12天 D. 16天
(十三)下圖為甲、乙兩地某日從日出到日落太陽高度角日變化示意圖,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
28. 據圖推測,乙地位于
A.東半球赤道上 B. 東半球北回歸線上
C. 西半球赤道上 D. 西半球北回歸線上
29. 據圖推測,該日應該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30. 甲、乙兩地實際距離大約是
A.1萬千米 B. 2萬千米 C. 3萬千米 D. 4萬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