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一周心理輔導
高考前一周心理輔導
2.考前的最后階段仍需要一定數量的動筆練習。但既不能搞低水平重復,也切忌死鉆偏、刁、怪題。要講究練習的目的性、針對性、有效性。通過練習:鞏固基本知識、把握基本方法、嫻熟基本技能、訓練解題速度、提高解題準確率,這應是最后階段的復習目的。
3.要注意一點,每張試卷對各個考生的要求不一樣,多數考生(除了想考北大、清華者)沒有必要完成整張試卷(可能也沒有能力完成)。所以在答題的時候,一定要認清這張試卷哪些是自己不必要完成的,把它們撇開,這樣自己的復習任務量就削減了,心理焦慮也就會少發生一些。在自己完成了該完成的題之后,再去對付那些本不該自己完成的題,有一種贏利的心理成功。 也就是說,基礎好的考生應多解綜合型題,基礎比較薄弱的考生還應以復習基礎題為主。基礎題簡單,但卻并不一定能得分,這是同學們們普遍存在的問題。不輕視易題,謹慎對待難題,保證準確率,是考前與考試中都要注意的。
4. 臨考前10天怎么做? 此時起不要再解難題,應把復習的強度與密度逐漸降低,休息時間逐漸增加(這與體育比賽前的放松是一樣的),讓復習在輕松的心態中進行,使心理和生理處于一種良好的備戰狀態。 盡可能每天對所考科目都有所接觸,以保持對每一考科的良好競技狀態。 考前一天不要再解題,聽聽音樂,與同學相互間走訪走訪,下午去看看考場。
二、高考前一周心理準備
1. 對自己要有正確的定位,切忌好高騖遠 正確的定位是高考成功的關鍵之一。所謂定位,即根據你所在的學校在本市、本省的相對位置,根據你在本班級中所處的相對位置,給自己正確、客觀的估計。寧可期望值適當降低一點兒,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高考,這樣在臨場時就不會因為有不會的題而焦躁不安,就能很理智地對待它,并冷靜地去思考、解決它。
2. 穩定情緒 克服干擾 學習的緊張,天氣的燥熱,外界(可能還有家庭內部)的干擾,都會使你情緒波動。這時,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用理智來戰勝躁動。多想一些高興事,適時做深呼吸,聽聽舒緩、輕柔的音樂,同父母或好友傾訴傾訴,用以調節自己的情緒,使自己一直保持愉悅的心情,穩定愉悅的情緒是通向勝利的橋梁
3.注意休息與飲食,切勿吃過多油膩的食物,保持正常的飲食就可以。
高考前一周生活指引
1.考前三天巧安排
高考前的幾天時間,怎樣做對孩子最為有利呢?根據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導師、高考研究專家王極盛教授的研究,建議家長關注如下的問題:
(1)生活程序化。嚴格按照自己的作息時間來度過每一天。起居、飲食、學習、運動、娛樂都要在相對固定的時間進行,保持良好的生物鐘狀態。
(2)保持做題狀態。參考高考時間來安排學習的內容,同時,復習內容要著重每科最基礎的知識。考試前的最后三天,尤其請家長提醒孩子:不要再做新試卷、學新內容。因為,高考試題中容易題和中等題占80%以上,而且復習基礎知識能增強孩子信心、穩定孩子情緒。考前幾天每天要適當做點試題,不做新試題,最好是做“一模”、“二模”試卷,練練手、找找感覺,這樣真正考試時,就能馬上進入“考試狀態”。
(3)適當運動。可以在家里或室外進行俯臥撐、快步走等有氧運動,也可以聽聽音樂、相聲,看看小品等輕松節目。適當的運動可以消除疲勞、保持精力,有利于調整孩子的身心狀態。
(4)學會放松。一是深呼吸,要讓孩子能夠感覺到,氣息在自己體內的進入、停頓和呼出;二是聽音樂,實驗證明,特定的音樂如每分鐘50-70拍的音樂最能幫助人放松,或者是孩子自己喜歡的音樂也能讓孩子找到自己的感受,達到放松的目的;三是和孩子一起嘗試創編一些讓身體動起來的動作,如使勁兒甩手;到山前、海邊或公園等方便的地方大聲呼喊;扭動腰部;彈跳等……讓孩子進入一種放松、開放的狀態。心情既稍有緊張又保持輕度興奮,是比較好的迎考狀態。
2.看考場有學問
許多家長或許有疑問,看考場還有講究嗎?是的,看考場也有學問。
從心理學角度講,考試是對記憶系統存儲知識的再認或回憶。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再認或回憶的效果和再認或回憶時的場合因素有關。當再認或回憶的場合和原來識記該事物的場合相似或完全相同時,再認或回憶的效果則明顯好得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時間、地點、景物以及情緒體驗都可成為再認時的場合因素。簡單地說,平時學習是一個記憶過程,考試是一個回憶過程,當記憶與回憶場合因素一致時,記憶效果最好。其中物理環境之一,學習時的教室肯定和考試的教室不相同,會有許多差異。按照“場合一致性策略”,建議孩子看考場時,仔細看,再仔細看,把教室的場景印在腦海里,想象他/她平時都是在這樣的教室里學習,力求學習和考試的物理環境一致。
此外還要看路、看環境,確定好趕考的交通方式,計算好路上所需要的時間,萬一有意外,可以采取什么應變措施等;洗手間、醫務室、考務室、自行車存放處(如果騎自行車)等方位有一個大概的了解,萬一有意外,能夠及時應對。
3.飲食起居有講究
雖然我們和孩子為高考做了很多的準備和安排,但仍然有必要讓孩子認識到,高考不過是平時無數次考試之后的又一次考試,是他/她生活的某一個階段的結束,也是下一個階段的開始。所以,考試期間的飲食起居也盡量維持前段時間、孩子比較習慣的一種狀態,無需做過多調整。
孩子考試期間,作為家長最好注意保持家庭環境的安靜,不要接待親朋好友。如果有的家庭平時父母雙方、或者父母某方跟孩子有比較多的沖突,如有的男家長常有應酬,難免喝醉,或是醉酒吵架,這些都會引起孩子的情緒波動,影響正常休息。為了保持孩子良好的心態,請家長朋友一定要注意調整一下自己的生活內容和情緒狀態。
合理安排飲食,不要過分強調營養,不要突然吃一些不熟悉的食物或不經常吃的食品,以免食譜改變后造成身體的不良反應。注意飲食衛生,少吃生冷食物,不要過多喝咖啡、茶水等有興奮作用的飲料,保證孩子以最佳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態參加高考。要注意防暑降溫,尤其預防中暑、感冒和腹瀉等疾病,保證孩子在考試期間身體健康。
4.考試用品準備好
考試物品由孩子自己來準備,家長可以在旁邊給予提醒。一般來說,考試必備物品有準考證、2B鉛筆、簽字筆、橡皮、尺子、身份證(高考需帶)。鉛筆和簽字筆最好多準備幾支備用,2B鉛筆要防假冒偽劣,簽字筆盡可能不用新的,以用著順手為宜。另外,還要準備好手表,對準時間,確認無故障。對于理科生來說,還要攜帶直尺、圓規、量角器等必備用具。這些物品最好放在透明袋中,在高考前一天晚所有考試用品統一放入書包,每場考試結束后確認考試用具沒有遺落在考場,并在每場考試之前再對所需物品進行確認。
需要注意的是,草稿紙、手機、修正液(帶)、帶有存儲功能的計算機是考試禁用物品,攜帶手機可以方便聯系,但一定要提醒孩子一定要在進入考場后確認關機,把手機上交給監考老師。否則,考試過程中手機響起,將被視為作弊。
考試期間可以鼓勵孩子穿自己感覺比較舒服的衣服,水、手帕紙、風油精、巧克力、雨傘這些物品可以隨孩子喜好有選擇的攜帶。
5.失眠不可怕
首先在考試期間不要為了睡眠充足而提前睡覺,按照以前的習慣就可以,不必刻意早睡。高考前夜有的孩子可能會失眠,但在高考中即使失眠,大多數人也會順利通過考試,這是為什么呢?人的身心彈性很大,偶爾一兩次失眠一般不會影響孩子在考試期間的發揮,要相信我們的身體自然會調節適應。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長、北京協和醫院教授黃席珍說,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耐力不同,堅持不睡覺的時間長短也有所不同,少則兩三天多則七八天。絕大多數人偶爾一晚上不睡覺,不會影響第二天正常的生活。
失眠并不可怕,怕就怕有心理負擔,家長和孩子要把它看作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如果孩子實在無法入睡,可以讓他/她在床上回顧一些簡單的單詞或詩歌等,或者和他/她談論一下輕松的話題,讓他/她的注意力轉移到一些具體的事情上去,保持心理能量的順暢流動,緊張的情緒自然就放松了。此時不宜使身心過度勞累,如練習伏地挺身之類活動,努力使自己由疲憊而入睡,效果將是適得其反。另外,可以在睡前用熱水泡腳,或者喝杯熱牛奶,都有助于睡眠。
6.開考前半小時巧利用
開考前的半小時,很多孩子會經歷非常緊張的狀態,如手心(或腳心)出汗、顫抖、心跳加快、頻繁上廁所等,尤其是第一場語文開考前的半小時,許多孩子都會經歷這樣的緊張。家長朋友要提前和孩子交流這些信息,說的過程中不要刻意夸張,只是告訴孩子這些情況比較容易出現或可能會出現,讓孩子心理上有準備。另外,家長朋友也有必要提醒孩子,考前半小時,除了執行監考老師的要求以外,還可以做做這些活動:
(1)搓手。將兩手用力搓熱(搓熱了效果才好),然后兩手十指交叉疊放在后腦部(象枕枕頭一樣),背部后靠在椅背上。別小看了這么一個小動作,幾分鐘就可以使大腦保持清醒的狀態。兩手掌不限于某一具體部位,可以在后腦、兩側太陽穴及感覺難受的部位都捂一會兒,直到舒適為止。一般只需2-3分鐘的時間就能感覺到神清氣爽。手掌感覺不太熱了,可再搓搓,然后再捂上。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搓出聲響,可慢慢的用力搓,動作也不要太大,以免惹得旁人側目,引起誤會。
(2)深呼吸。坐在凳子上,雙目微閉,雙臂自然下垂。慢慢地用鼻子做深呼吸,先保持慢吸氣3-5秒鐘直到肺部已充滿氣。然后緩慢呼氣3-5秒。深呼吸的過程中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呼氣的感覺上,吸氣與呼氣最好都通過鼻子。
(3)放松訓練。方法同平時訓練方法(見前面)。
(4)想象排憂。方法同平時訓練方法(見前面)。
7.意外問題巧應對
準備工作再充分失,難免會有意外發生,如:忘帶必須的證件、堵車、跑錯了考場、身體感到不適等等情況。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好預防,可以臨危不亂,將風險降低到最小。建議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高考預案:
(1)遇交通意外時,可以就近向交警求助,或者打110向警方求助。
(2)進考場后,發現忘記帶《準考證》,盡快與學校帶隊老師聯系,在老師的幫助下與監考老師進行協商;同時盡快通知家長盡快通知家長盡快將準考證送達考場。
(3)忘帶某樣文具,可以向監考老師請求幫助,考場應該會幫助解決文具問題的。
(4)在考試之前或考試過程中,頻繁想上廁所有可能是緊張造成的,放松一下就好了!考試中可先找個容易的題做以轉移一下思路,專心做題時可能就沒有感覺了。如果是因為考前不慎喝多了水真的要上廁所,可及時向監考老師匯報情況,快去快回。
(5)在考試過程中拉肚子,可以舉手示意,向監考老師說明情況,征得監考老師同意后上廁所。
(6)如果您的孩子是女孩,恰巧遇到生理期問題或突然出現生理問題也不用著急,告訴孩子平靜自然地對待。
(7)如果出現心慌、出冷汗、頭暈、惡心、周身無力、眼前發黑等,這是暈場的癥狀,可以這樣處理:立即停止答卷,閉目停思,做深呼吸3-10次,然后盡量使自己放松;閉上眼睛,排除心中的任何雜念,使大腦做短暫的休息,意念上想像從頭到腳血液在緩緩流動,這樣可以幫助逐漸恢復正常狀態。
(8)考試過程中“明明知道試題的答案,由于緊張,一時想不起來,可下了考場不加思素,正確答案也會油然而生,想都不用想。”遇到這種“舌尖現象”,建議孩子可以跳過這個題,暫停回憶,轉移一下注意,先去解決其它問題,一段時間后所需要的答案可能就會回憶起來。
8.上一門科目考砸了
每次考試過后,建議家長不要詢問孩子考試情況。如果孩子主動交談這個話題,最好都給孩子積極地應付。如果孩子流露出沒考好的情緒,不妨這樣指導孩子:
(1)高考是對一個人綜合能力的檢驗,高考分數的是各門科目綜合的分數。一門考試的好壞并不能反映出你的全部,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盡力去答題,因為考試結果如何已是不能改變的了。“考一門丟一門”,分數不會因你多想一點而多一分。
(2)把所有的精力用在下一門的考試。上一門考的不好,更應該集中精力準備下一個考試科目,“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可以這樣想“下一門考好了,不就能把上一門的分數給補回來了嗎?”
說一千道一萬,其實家長對孩子的信任與寬容,會讓孩子有足夠的能力去應付考試中的一切,相信您的孩子,他/她一定很棒!
高考心理輔導推薦:
1.如何緩解考前焦慮
2.高三生一模考試前后如何調整心態
2.高考后的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