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高二語文的方法(必看)
道理很簡單:唯有心靜才能讀得進去,唯有讀得進去才能讀得懂,唯有讀得懂才能理解文章內容與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寫作目的,唯有理解了上述內容,才能精準正確地解答考題。
那么,如何做到心靜呢?當考生做到現代文閱讀的考題時,時間已經過去差不多半小時了,緊張、忙碌、甚至因前面某個題而糾結、焦慮的心情,都會導致大腦暫時性缺氧,或者心浮氣躁的情緒產生,這些因素都是考場之大忌,它對考生思維的行進以及答題的臨場發揮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都是致命的。
前面的題目做完后,不要急于去做現代文閱讀,正確的選擇是:放下筆,閉上眼,深呼吸,清心障。或者用雙手輕輕抓扣頭部發跟,這種做法是促進頭部血液循環,改善大腦臨時性缺氧的問題。這樣的過程,總計花費時間應該不足二十秒鐘,但這短短的二十秒會給你一個全不同的心緒與心境,會給你一個流暢敏捷的思維功能。用一句俗語打一個比方,磨刀不誤砍柴工。
二、第二個步驟,讀現代文閱讀時,第一遍不是精讀,亦不是粗讀,而是只讀開頭和結尾。
原因很簡單,一篇文章,無論是文學類文本,還是論述類文本,都必須有一個主題或者論點,而這主題或者論點,往往不在開頭,就在結尾。
在通讀全篇之前,在做題之前,就已經知曉了文章的主題,領會了作者的寫作意圖,接下去就會以一種俯視的角度與心態,去面對因這篇文章而出來的考題,那么我們解答考題的難度,就在無形之中降低了,同時考生的自信心也就出來了。
而且,這樣的做法還有另一個影響全局的收益,那就是不但不會浪費時間,反而會因很快地理解了全文而不至于讓考生在作者堆砌的文字迷宮里迷路,從而限度地節省了答題時間。
三、完成上述步驟之后,考生要選擇的是粗讀與精讀相結合的閱讀方式,來應對考卷中出現的文本。
精讀部分,是針對與考題相關連的段落,而其余與靠椅無關的文字部分可以選擇粗讀或者干脆放棄不讀。
四、在五分從開頭和節溫中確定主題的時候,選擇整體感知、快速閱讀的技巧:
(1)瀏覽標題,領悟基本內容:標題有時暗示主旨、有啟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題的方向等。
(2)辨識文體,確定選文是哪一類文本,文學類文本(散文、小說、)論述類文本、科普類文本等等,分析重點文意
(3)精讀首尾,揣摩主題思想:首尾往往發現作者所表達的中心。
如何提高高二語文學習
1、經常查閱工具書
讀書學習要養成勤查字典、詞典等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的種類很多,除了字典、辭典外,還包括文獻資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圖書。最常用的工具書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唐詩鑒賞辭典》、《宋詞鑒賞辭典》等。工具書不僅是最好的老師,可以隨時查閱碰到的疑難問題,而且也可以作一般閱讀材料來讀。高中生最好要有《現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兩本工具書。
2、認真學好課本
所謂“課本”,即一課之本。許多同學,尤其是高三學生,認為現在高考的閱讀分析材料都是課外的,課本不聞不問,置之腦后,整天沉溺于題海之中,結果是耗時費力,廣種薄收,效果甚微。比如文言文的學習,課內篇目還沒有讀懂過關,詞法、句法沒有學懂弄透,就急于到題海里去“暢游”,顯然是枉費心機,本末倒置。課內文言文這只“麻雀”,仔細解剖透徹了,才能在課外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該背誦的一定要背得滾瓜爛熟;該熟讀的一定要爛熟于心。一般來說,考試的材料取自課外,但考點和答案卻在課內。
3、專心致志聽課
聽課除了認真聽老師講解外,一要動筆,在書上劃劃圈圈,在筆記本上記下重點、難點和疑點,二要邊聽邊思考,聽課要注意老師的講課思路、要點,同時要積極思考,隨時準備發言。很多同學往往不注意課堂聽講這一環節,一節課的內容在課外卻要花幾個小時才能彌補上,真是得不償失。
4、善于整理讀書筆記
語文知識零零碎碎,要經常把學過的知識整理一下;讀書必須學會圈點勾畫,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寫讀書筆記有助于培養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思維的條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對讀物的理解、記憶。做讀書筆記有以下幾種方法:摘抄、摘錄法,做卡片法,提要鉤玄法,寫讀后感法等。
5、大量閱讀課外書籍
理解能力是一種語文素養,它不會像識記能力那樣易于形成,需要耐心長期積累。堅持閱讀是培養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徑。特別是多讀一些文辭優美、氣魄宏大的散文,對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幫助。
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內容是讀書。要學好語文,光讀幾本教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大量地閱讀課外書籍,從書中獲取豐富的精神養料。許多同學說每天的作業都來不及做,哪來時間讀書?我看關鍵不是沒有時間,關鍵是你想不想讀書,想讀書就有時間,不妨你試試!我建議大家每天要保證有一個小時的讀書時間,時間可以是整塊的,也可以是分散的,每天睡覺前問一問自己,今天讀書有一個小時嗎?歐陽修利用“馬上、枕上、廁上”讀書,鄭板橋利用“舟中、馬上、被底”背誦,應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同時讀書除了報刊雜志的“淺閱讀”材料外,一定要有計劃地多讀一些古今中外的“經典名著”。一周讀一本,一學期就是十幾本,一年就是30本,高中三年就是百來本了。這些書,不僅可以讓你自信走入高考考場立于不敗之地,而且將受用一輩子。
高二語文知識點
1、《紅樓夢》:原名《石頭記》,共120回,曹雪芹寫前80回,高鶚續寫后40回。是我國古代小說中最杰出的現實主義作品,是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曹雪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
2、《老人與海》海明威:美國小說家。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成為表現美國“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蜀道難》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詩人,也是我國文學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風飄逸豪放,素有“詩仙”之稱。和杜甫齊名,人稱“李杜”。
4、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有《杜工部集》。我國文學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風沉郁頓挫。人們稱杜甫的詩為“詩史”,稱譽杜甫是“詩圣”。
5、《琵琶行》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杰出的現實主義詩人,倡導“新樂府運動”。
6、李商隱:晚唐詩人。字義山,號玉生。有《李義山詩集》。與杜牧并稱“小李杜”。
7、《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編輯而成的一部語錄體著作,共7篇,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及哲學、教育思想。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是儒家繼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稱為“亞圣”。
8、《荀子》荀子:名況,戰國末期趙國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時期儒家學派最后一個代表人物。
9、《過秦論》賈誼:世稱賈太傅、賈長沙,也稱賈生。西漢杰出的政論家、文學家。
10、《師說》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唐代散文家,詩人。和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高二語文必背知識點
①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嘗不臨文磋悼,不能喻之于懷。
譯:我每看到前人發生感慨興嘆的原因,發現都像符契那樣相同相合,我曾對前人的文章嗟嘆傷情,但往往不能明白為什么會如此。
②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譯:何況人的壽命隨著自然造化而有長有短,但最終都要完結!
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譯: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覽。
④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譯:不一會兒,月亮從東山上升起來,在斗宿和牛宿之間徘徊。
⑤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譯:我們任憑小船隨意飄蕩,越過那茫茫萬頃的江面。
⑥客有吹洞蕭者,倚歌而和之。
譯:客人中有位吹洞簫的,按著歌曲的聲調和節拍_伴奏。
⑦其孰能譏之乎?
譯:難道誰能譏笑他們嗎?
⑧余于仆碑,又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譯:我對于倒下來的石碑,又因此感嘆古書不存在,后世人弄錯了它的流傳(文字),而沒有人能夠說明白本來的情況,哪里說得清楚呢?
⑨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譯:這就是治學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而謹慎地采取的緣故啊。
高二語文知識點筆記
1.而
(1)連詞,表轉折: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2)連詞,表修飾:倚歌而和之/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3)連詞,表承接:正襟危坐而問客
(4)連詞,表并列:侶魚蝦而友麋鹿
2.之
(1)助詞,的:月出于東山之上/哀吾生之須臾
(2)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凌萬頃之茫然
(3)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茍非吾之所有/吾與子之所共適
(4)代詞,它、它們: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耳得之而為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3.于
(1)介詞,在: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間/漁樵于江渚之上/托遺響于悲風/于是飲酒樂甚
(2)介詞,從:月出于東山之上
(3)介詞,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1)語氣詞,表示疑問: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又何羨乎
(2)介詞,在:相與枕藉乎舟中
(3)形容詞詞尾:郁乎蒼蒼/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飄飄乎如遺世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