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期末練習題
高二語文期末練習題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赍發(jī) 憎惡(zēng) 倚重(qǐ) 咬文嚼字(jiáo)
B.蘊藉(jí) 歇憩(qì) 水榭(xiè) 矯揉造作(jiǎo)
C.接榫(sǔn) 木屑(xiè) 逾越(yú) 數見不鮮(xiǎn)
D.庇佑(bì) 付梓 (zǐ) 毗鄰(pí) 模棱兩可(lénɡ)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 膨脹 揖讓 感恩帶德 一蹴而就
B.點綴 慣例 臭名昭著 富麗堂皇
C.混沌 訖今 錙銖必較 煢煢孑立
D.精髓 沉湎 殘羹冷炙 回腸宕氣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1)在2011年3月日本地震發生后,嚴重的核
引發了全球的恐慌,全世界的核電發展一度進入停滯狀態。
(2)通常情況下,行人是知道闖紅燈 交通規則的,然而大多數情況下,一種從眾心理卻又“凍結”了原則。
(3)我市開展異地集中執法檢查,用人單位用工不 合同、隨意延長工作時間等不規范行為將會受到處罰。
A.泄露 違反 簽署 B.泄漏 違犯 簽訂
C.泄漏 違反 簽訂 D.泄露 違犯 簽署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西部片這個曾經鼎盛的類型片,在好萊塢目前也是日薄西山,從巔峰時期的每年數十部滑落到現在每年幾部的產量。
B.今天,中國不得不對日本和菲律賓“硬起來”,原因何在?除了國內民意的推升助長,更多是被逼上梁山的必然結果。GuH易匯資訊
C.一進教室,這群萍水相逢的老校友就如孩童般互相摟抱著,嬉笑著,擁擠在承載著他們記憶的角落,回憶著曾經的趣事。
D.古往今來,在苦難中成長、在挫折中成功、在逆境中成材的事例不勝枚舉,窮且益堅、志在青云的典范也比比皆是。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釣魚島問題的核心是日本企圖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成果,挑戰戰后國際秩序。
B.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和范圍,終于實現了扭虧為贏的奮斗目標。
C.一年后,他順利地在好心人的捐助下走進了哈爾濱工業大學,開始了自己的求學夢想。
D.中國作家莫言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后,出版和旅游領域的“莫言熱”溫度日趨增高。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 6~8題。
世界上最早出現律師行當的地方或許是中國。據《呂氏春秋》一書說,春秋早期,鄭國就有個叫鄧析的人,專門幫人打官司,小案子要人一件衣服,大案子要人一條褲子作為報酬,教人“以非為是,以是為非”,委托人想打贏官司他就有辦法讓他贏,想讓人罪名成立他也有辦法使人身敗名裂。弄得鄭國“是非無度”,鄭國的執政大夫子產于是就把鄧析殺了。
中國律師出現雖早,可是被禁止的時間也早。儒家以為爭訟是件不值得提倡的事,像鄧析這樣教導人們如何去打官司,為蠅頭小利爭論不休,是毒化人們的善良天性,必須要予以嚴懲。后世的統治者繼續著這一思路,把這一行當稱之為“訟師”,或者叫做“訟棍”,立法嚴禁。秦漢律嚴格規定,凡是訴訟活動都必須當事人自行進行訴訟活動,不得有代理人代為辦理。除了婦女、老幼、現任或退休官
員及士大夫可以由家人代為出庭應訴,其他人一律都要親自出庭。除了直接替人訴訟外,向人傳授訴訟的知識更被視為大罪,南宋紹興十三年敕規定:凡是聚集生徒教
授辭訟文書者,處杖一百。并允許告發。再犯者,不得因大赦減免刑罰,一律要“鄰州編管”。從學者,各處杖八十。明清律撰寫“構訟之書”者,要比照“淫詞小
說例,杖一百流三千里”,如果是為人寫作訴狀沒有增減情節,真實反映事實的,才是被允許的。盡管法律如此嚴禁,可是民間訴訟活動總是需要有
人幫助,
所以這一行當還是禁止不了的,官府的禁令只不過是把這個行當變成了一種“地下行業”而已。在民間從事訴訟指導的訟師,有不少人是正直的人士,盡力為委托人服務,“受人錢財,與人消災”,為人們提供必要的法律訴訟知識,頗有點近代律師的作用,不能一概都斥為“訟棍”。不過就總體上來說,訟師的素質確實不高。大多數訟師確實是興風作浪,惟恐天下不亂的無賴。很多人不顧事實、法律,一味翻云覆雨,顛倒黑白。
由于訟師的名聲太臭,到了近代,為了引進西方的法律,在翻譯西文中lawyer一詞,學者們還是動了腦筋的。日本當初引進西方法律時,把律師翻譯為“代言人”,后來又改為“辯護士”。這個譯法沒有被中國的學者沿用。就想出了“律師”這個詞。成書于1879年的薛福成《籌洋芻議》,大概是最早采用“律師”一詞的。以后律師一詞被普遍接受。民國成立后的不久就公布了第一部律師法律,這樣在歷史上第一個開業律師被殺兩千五百多年后,中國才有了正式的律師。
——(摘自《豸的投影》,上海三聯書店
6.下列有關“律師”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A.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律師”這個行當的地方,《呂氏春秋》一書中就記載了一個人專門幫人打官司。
B.“律師”是替人們進行訴訟活動的,古代把從事訴訟活動的人稱之為“訟師”, 或者叫做“訟棍”。
C.“律師”一詞是由西文lawyer一詞翻譯而來的,翻譯時故意避開了“訟師”這個惡名稱。
D.成書于1879年的薛福成《籌洋芻議》可能最早采用“律師”一詞,以后“律師”一詞被普遍使用。
7.下列表述不能說明“訟師”在我國古代遭歧視的原因的一項是
A.鄧析這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從事從事訴訟活動的人,為了獲得報酬混淆是非,弄得鄭國“是非無度”。
B.訟師的行業是一種“地下行業”,我國古代法律上嚴令禁止專業性的“訟師”的存在。
C.由于受儒家的影響,后世的統治者認
為爭訟只是為了為蠅頭小利,毒化了人們的善良天性。
D.訟師的素質總體上不高,很多人不顧事實、法律,一味翻云覆雨,顛倒黑白。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秦漢律規定當事人必須自行進行訴訟活動,但當事人為婦女、老幼、現任或退休官員及士大夫的,可以由訟師代理。
B.明清律雖規定嚴禁寫“構訟之書”,但允許替人寫真實反映事實的訴狀,說明此時已經允許訟師公開存在。
C.古代民間不少訟師不能一概認定為“訟棍”,他們為了生活,“受人錢財,與人消災”,幫助不少需要幫助的人。
D.訟師這個行業在我國古代的漫長時期都背著惡名,到了清代才為其正名,成為一種正式的行業而存在。
三、(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歸去來兮辭》,完成9~12題。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 從:順隨
B.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 斂:收拾
C.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怡:使愉快
D.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善:美好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會有四方之事 賓主盡東南之美
B. 尋程氏妹喪于武昌 彼于致福者,未數數然也
C. 云無心以出岫 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D. 泉涓涓而始流 天柱高而北辰遠
11.下列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屬于詩人辭官的“根本原因”的一組是
①質性自然,非矯勵所得
②饑凍雖切,違己交病
③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
④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⑤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⑥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歸去來兮辭》全文分“序”和“辭”兩部分,序文敘述了作者求職的原因、經過和旋而辭官歸隱的原因,交代了本文寫作的時間和背景。序文重在敘事,辭文重在抒情。
B.詩人在文中回顧,當時為了謀生而出仕,卻使精神受到形體的奴役,感到痛苦悲哀,現在已經覺悟到過去的錯誤雖然無法挽
回,但是未來的去向卻還來得及重新安排。
C.歸途中,問路于行人,旋即又恨路程之長,而嫌時間過得太慢。“恨晨光之熹微”,正是以把心理的歸程之長化為時間之慢的感覺,來表現其快慰自樂的心情。
D.結語“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點出全篇主旨,表示一切順其自然,樂天知命而盡其余年。這種處世哲學和人生結論雖不免消極,但情思出于內心依然可褒。
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114分)
四、(24分)
13.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陶淵明《歸去來兮辭》)(3分)
(2)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莊周《逍遙游》)(3分)
(3)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李密《陳情表》)(4分)
1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8分)
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k+s-5#u
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
(1)“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兩句,古人評為“乃久別忽逢之絕唱也”。請談談你對這兩句詩的理解。(4分)
(2)賞析“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一聯在表達技巧上的特點。(4分)
15.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個小題)(6分)
(1)潦水盡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閣序》)
母、孫二人,更相為命, 。(李密《陳情表》)
(2) ,彩徹區明。(王勃《滕王閣序》)
農人告余以春及,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3) ,下臨無地。(王勃《滕王閣序》)
木欣欣以向榮,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4)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 (李密《陳情表》)
,覺今是而昨非。(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五、(12分)
16.下面文字不夠簡潔,請將必須要刪掉的詞語寫在下面橫線上。(只允許找四處)(4分)
市場管理員說:“目前,個體戶收入懸殊很大①。他們當中多數乃至絕大多數②是遵紀③守法的;但④個別人有違法行為,對這些人應依法⑤給予法律制裁⑥。同時⑦還要加強對他們的教育,絕不能讓社會上那種坑害顧客的思想任其⑧泛濫。”
應刪除的詞語是:
17.著名作家嚴文井對寓言有如下形象的表述,請你將嚴文井的話用簡明直白的語言表達出來,不超過30個字。(4分)
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東西;寓言是一個怪物,當它朝你走來時,分明是一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要走的時候,卻突然變成了一個哲理,嚴肅認真;寓言是一座奇妙的橋梁,走過它,你的行囊里就裝滿了很多好東西,你也長大了,變得美麗了。
18.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寫兩句話,要求內容貼切,句式與示例相同。(4分)
平凡是一彎池塘,如果你甘于沉寂,終將成為一潭死水;
平凡是一株野花,只要你愿意綻放,也會成就一抹絢麗。
六、(18分)
閱讀下面的小說,完成19~22題。
金翅雀
[葡 萄牙]米·托爾加
一家三口人正在不聲不晌地吃飯,孩子突然開口說:“我找到了一個鳥窩!”
母親抬起頭,瞪大了黑黑的眼睛。父親像往常一樣心不在焉,連聽也沒有聽到。也許是為了回答母親詢問的目光,也許是為了引起父親的注意,孩子又重復了一句:
“我找到了一個鳥窩!”
父親總算抬起沉重的眼皮,也開始聚精會神地聽兒子說話。
孩子高興了,指手畫腳地講起來。他說,今天下午趕著羊回家的路上,看見一只金翅雀從一棵大白松樹樹冠里飛出來。他看呀,看呀,在濃密的樹枝里搜尋,終于在高處一根樹權上發現有一團黑黑的東西。
母親把兒子的話句句吸入心田,還用整個靈魂吻著可愛的寶貝。父親則又開始吃飯了。
孩子沒有在意,接著講下去。他說,把羊拴在一棵金雀枝上,開始往松樹上爬。
父親又抬起疲倦的眼皮,和母親一樣提心吊膽地聽著,幾乎屏住了呼吸。
孩子一直往上爬。巨大的松樹又粗又高,他那纖細的身子緊緊貼在樹皮上,慢慢往上挪動。每一步都要分兩次進行。先用胳膊抱住,接著兩條腿盡量往上蜷,最后才停下來,四肢牢牢抓住堅硬的樹皮。用了很長時間才爬上去,中間不得不在結實的樹權上休息三次。現在只能靠手,因為前面都是脆弱的新枝了。
父親和母親都驚呆了,誰也沒有吱聲。就這樣,兩個人戰戰兢兢、一聲不響地讓兒子爬到樹上、爬上樹冠,用兩只天真的眼睛看到鳥蛋——窩里僅有一個鳥蛋。
聽到這里,父母的心臟都停止了跳動,完全忘記了兒子在什么地方,似乎還在高高的樹巔,緊挨著天際,完全忘記了他腳踏在地上,無須兩只胳膊小心翼翼地攀附樹枝。①突然,兩個人看見孩子身子一斜,從高處、從松樹頂上栽下來,掉在硬邦邦的地上,看來是必死無疑了。
但是,孩子無意中表明,他站在樹巔,完全不曾意識到飄在空中、面臨深淵的可怕,并且也沒有掉下來。倒是發生了另外一件事。②他拿起鳥蛋以后非常高興,情不自禁地吻了它一下。蛋殼得到了孩子嘴唇上的這點熱氣,突然從中間裂開了,里面露出一個還沒有長羽毛的金翅雀。
說這件怪事的時候,孩子的表情天真無邪,如同復述從鄰居那里聽來的《出埃及記》的故事一樣。
隨后,他滿懷憐愛地把小鳥放到毛茸茸的鳥巢里,從樹上下來了。現在,他心境坦然,非常高興——發現了一個鳥窩!
晚飯吃完了,屋里氣氛嚴肅,誰也沒有開口。后來,一家人回到暖烘烘的壁爐旁邊,看著里邊燃燒的橄欖木時,父親和母親才交談了幾句。他們的話說得晦澀難懂,孩子沒有猜透。何必要知道他們說了些什么呢?他只想把那只還沒有長出羽毛的小鳥的形象深深保存在記憶之中。
19.孩子講述故事的過程中,父親的神情有怎樣的變化?為什么這樣寫?(4分)
20.故事的主體部分采用第幾人稱敘述?有什么效果?(4分)
21.賞析文中畫線句子的表現手法和表達效果。(6分)
①突然,兩個人看見孩子身子一斜,從高處、從松樹頂上栽下來,掉在硬邦邦的地上,看來是必死無疑了。
②他拿起鳥蛋以后非常高興,情不自禁地吻了它一下。
22.結合小說的主題,設想文末父母說了些什么。(4分)
七、作文(60分)
23.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有人扛著瓦缸沿街叫賣,不小心手沒有抓緊,瓦缸往后掉落,只聽得“叭”的一聲,瓦缸摔成碎片。但賣缸人頭也不回往前走,路人跑過來問他:“為何摔破了缸,卻看都不看一眼?”賣缸人說:“再看多少眼也不會變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罷。”
讀了上面這段文字你有些什么樣的聯想和感悟?請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題目自擬;2. 不少于800字。3.除詩歌外文體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