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二歷史上冊期末復習試卷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有關高中二年級的歷史上冊期末復習試卷和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5-2016高二歷史上冊期末復習試卷
第I卷單項選擇題(25題,共5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
1、秦漢以后,先秦諸子百家的命運開始分化: 成了中華文化的正統和主流; 雖在輿論上不大受好評,但實際上主宰了兩千年來專制朝廷的廟堂政治; 則占據了民間社會的廣闊天地,成為幽人隱士的精神家園;只有 ,在剎那輝煌之后煙消云散。上述論述分別是指( )。
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2、季路問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這段材料反映了我國的早期儒家思想( )。
A、極為強調等級名分制度 B、密切關注社會現實人事
C、大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 D、不承認矛盾的存在力求回避矛盾
3、宋代理學大師朱熹指出:“官無大小,凡事只是一個公。若公時,做得來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風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來做去,也只得個沒下梢。”在這里朱熹實際上強調國家公職人員要( )。
A、不畏權貴,忠君愛國 B、自我克制,廉潔奉公
C、格物致知,自我修行 D、有所為有所不為
4、南宋學者金履祥說:“國,天下之國;家,天下之家也。君之者,長之而已,固非其所得私也,況可以專其利以自私哉?”。以下持相似觀點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李贄 C、王守仁 D、黃宗羲
5、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異彩紛呈,絢麗多姿,以其獨特的意蘊與風格,成為世界文化寶庫 中的瑰寶。下列相關表述正確的是( )。
①行書奔放躍動,線條流暢縱情,把書法寫意性發揮到極致
②“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是傳統文人畫的特點
③山水畫是中國畫的精粹,以自然風景為主要內容
④《詩經》奠定了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基礎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魯迅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里,把孔子稱作“摩登圣人”,說“孔夫子之在中國,是權勢者們捧起來的,是那些權勢者或者想做權勢者們的圣人,和一般的民眾并無什么關系”。下列屬于魯迅所說的“那些權勢者或者想做權勢者”是指:( )。①秦始皇 ②漢武帝 ③袁世凱 ④陳獨秀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7、魏源的《海國圖志》說:“機房織造不用手足,其機動以火煙,可代人力。以羊毛與棉花紡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其廣推貿易之法,有火輪船航河駛海,不待風水。用火車往來,一時可行百有八十里。”這表明《海國圖志》( )。
A、提出中國要學習西方代議制度 B、促進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誕生
C、改變了中國閉關鎖國的社會現狀 D、有利于打破閉塞自大的思想藩籬
8、20世紀20年代,孫中山在總結歷次革命失敗的教訓之后,深感:“國民黨正在墮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我黨今后之革命,非以俄為師,斷無成就。”孫中山在這里強調中國革命必須( )。
A、擴大中國民主革命的群眾基礎 B、推翻清朝的統治
C、效法俄國走城市武裝斗爭的道路 D、反抗侵略與學習西方文化相統一
9、毛澤東同志是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思想家;同時還是文學家、藝術家。下列詩句中含有其“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是( )。
A、“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
B、“宜將剩勇追窮寇, 不可沽名學霸王。”
C、“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收拾金甌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10、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鄧小平與深圳》一書面世并在社會上引起轟動。不僅是深圳人民爭相購買閱讀,全國各地很多人都托深圳的親友購買。這主要是因為該書( )。
A、確立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 B、解決了困擾改革進程的路線問題
C、首次使用“鄧小平理論”這個概念 D、肯定了深圳改革開放的突出成果
11、江澤民同志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 )。
A、全國人民建設小康社會的方向問題 B、如何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C、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D、如何提高黨的執政能力
12、有學者認為,文藝復興的倡導者和19世紀末中國維新思想宣傳者面對自身的弱小和傳統勢力的強大,都懂得“借力”。他們都( )。
A、組織政治團體宣傳新思想 B、借助君主權威實踐新思想
C、利用宗教反對封建思想 D、借助古代文化宣傳新思想
13、1967年,有位作家說:“曾經有人說過,做女人難,做名女人更難。我卻要說,做文人難,做作家尤難。”這位作家這樣說的原因是( )。
A、20世紀60年代缺乏創作素材
B、作家搞創作比較辛苦,得不到社會的認可
C、“__”期間“雙百”方針受到嚴重沖擊和破壞
D、改革開放以后,“雙百”方針沒有得到及時恢復
14、阿爾及利亞《人民報》曾這樣評論我國的一項科技成就:“被自由世界‘拋’在聯合國之外的中國人民,從1949年就開始向社會主義奮勇前進,在短期內實現了巨大的技術革命,‘東方紅’威嚴、壯麗地為之戴上了皇冠。”這項科技成就是( )。
A、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 B、第一顆氫彈試爆成功
C、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D、“神舟五號”飛船發射成功
15、鄧小平同志指出“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為推進教育發展采取的重大舉措有( )。
①恢復高考制度 ②大力普及義務教育;
③提出“三個面向”的教育方針 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A、① ② ③ B、② ③ ④ C、① ② ④ D、① ③ ④
16、蘇格拉底認為“正義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總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則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對這一觀點分析正確的是( )。
A、傾向于相對主義和主觀主義 B、完全從個人角度和利益出發,追求功利
C、強調理性,否認絕對權威 D、認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17、托馬斯•赫胥黎說:“我是達爾文的斗犬,我準備接受火刑,如果必要!……我正磨利我的牙爪,以備來保衛這一高貴的著作!”文中“這一高貴的著作”指的是( )。
A、《物種起源》 B、《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C、《社會契約論》 D、《論法的精神》
18、閱讀《17世紀以來主要科學成果情況表》,下列對材料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
科技
成就 基礎研究年代(A) 應用研究年代(B) 生產推廣年代(C) A—B
年差 B—C
年差 A—C
年差
蒸汽機 1687 1711 1776 24 65 89
發電機 1831 1888 1889 57 1 58
計算機 1936 1946 1946 10 0 10
A、從發明到生產推廣的年限越長科技含量越高
B、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周期越來越短
C、科技成就都以科學理論重大突破為基礎
D、科學發展對人類社會生活影響越來越大
19、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之后,人類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此,某中學開展了名為“第二次工業革命過程中社會的變遷”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學生們可以通過以下哪些事實證明他們的觀點( )。
①艾克斯雨天穿著塑料雨衣 ②愛麗絲與魯尼談話不用面對面地進行
③梅西從法國乘坐汽船去德國 ④摩爾根家族開始投資石油工業,獲利豐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以下內容是對近代以來科學家成就的論述,請問符合對愛因斯坦相對論成就的評價有( )。
①它揭示了空間、時間的可變性,時空的變化和時空結構同物質的運動和狀態密不可分。
②反映了宏觀物體低速運動的客觀規律,從而完成了人類對自然界認識史上的第一次理論大綜合。
③同量子理論一起,構成了現代物理學的基本理論框架。
④是對近代物理學理論框架的重大突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在這部作品中,貫穿全曲的是貝多芬理想化了的英雄形象,音樂在充滿矛盾沖突的發展中體現了這些英雄人物在為自己的革命目標斗爭中的豪邁、自信、英勇,他們的犧牲在人們心中所引起的沉痛哀悼,以及他們勝利凱旋時的壯麗情景:”材料所體現出的“這部作品”的藝術特點是( )
A、古典主義 B、浪漫主義 C、現實主義 D、現代主義
22、右邊兩幅圖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歷史上的
著名作品,它們共同的主要特點是( )。
A、在社會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B、有利于社會的近代化轉型
C、促進了藝術的改革與創新
D、反映新經濟因素的產生或發展
《十日談》 《紅樓夢》
23、俄國作家契可夫說:“創作應該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描寫生活。它的任務是無條件的、直率的真實。”下列文學作品中,創作風格與其觀點一致的是( )。
A、《巴黎圣母院》 B、《人間喜劇》 C、《唐璜》 D、《老人與海》
24、近代有一畫派享有“光的詩人”之稱,其善于借助科技領域的光學成就,滲透光褐色的微妙變化,下列作品中屬于該畫派的是( )。
①《自由引導人民》 ②《向日葵》 ③《格爾尼卡》 ④《日出•印象》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25、1909年初,《大公報》一篇文章稱“第一是開眼界,可以當作游歷,看看歐美各國的風土人情……真如同身歷其境,親眼得見一樣。”當時使人們“開眼界”的大眾傳媒應該是( )
A、電影 B、電視 C、電報 D、廣播
第II卷非選擇題(3小題,共50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3小題,其中第26題19分,第27題18分,第28題13分,共50分)
26、(19分)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彼此影響,推動 了社會發展和歷史進步。某中學歷史興趣小組擬舉辦一次以“東西方文明的對話”為主題的探究活動。現摘錄其中的部分探究主題材料,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相關問題:
探究主題一:東學西傳
材料一 歐洲的文藝復興初期四大發明的傳入流播,對現代世界的形成,曾起到重要的作用。造紙術和印刷術,替宗教改革開了先路,并使推廣民眾教育成為可能。火藥的發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創立了民主軍制。指南針的發明導致發現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歐洲成為歷史的舞臺。
——卡特《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和它的西傳》
⑴依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四大發明在歐洲向近代社會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不得摘抄材料原文)(4分)
材料二 在伏爾泰的心目中,……“中國的政治體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則結為一體的。這種政治與道德的統一,也為對現實不滿的法國人提供了一種榜樣”。
——馬克垚《世界文明史》
魁奈(法國啟蒙思想家,法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奠基人之一)曾鼓動法王路易十五仿效中國皇帝舉行春耕“籍田”的儀式。他們都把中國文化、中國精神視為與自身文明相異、魅力無窮的“他者”,都樂于把這個陌生相異的“他者”看作構建自家思想學說不可或缺的精神參照。
——陳超《明末清初的“東學西漸”和中國文化對法國啟蒙思想的影響》
⑵據材料二,指出伏爾泰、魁奈分別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關于政治、經濟的哪些思想?(4分)
探究主題二:近代“西學東漸”
材料一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學說是“內審中
國之情勢,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眾長,益以創新”。
——《中華文明史》第4卷
⑶根據材料一指出孫中山的學說有何特點?(1分)并結合孫中山在中華民國政治體制設置上的表現予以說明。(2分)
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輸入吾國,最初促吾人之覺悟者為學術,相形見拙,舉國所知矣;其次為政治,年來政象所證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殘之勢。繼今以往,國人所懷疑莫決者,當為倫理問題。此而不能覺悟,則前之所謂覺悟者,非徹底之覺悟,蓋猶在倘恍迷離之境。吾敢斷言曰:倫理的覺悟,為吾人最后覺悟之最后覺悟。 ——陳獨秀《吾人最后之覺悟》
⑷材料二中,陳獨秀認為“西洋文明輸入吾國”后,國人的“覺悟”經歷了哪三 個階段?(不得摘抄材料原文)(3分)在第三個階段的“覺悟“中,國人的實踐和及其結果如何 ?(3分)
⑸綜合上述材料的分析,你覺得對于人類文明交流應該持什么樣正確態度?(2分)
27、(18分)人文精神是 世界思想文化領域的瑰寶,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他的出名主要是由于他的學說,即“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羅素《西方哲學史》
⑴材料一中的“他”反映了古希臘哪一學派的訴求?(2分)結合所學知識,簡述“他”的學說的歷史意義。(2分)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多么優美
的儀表!多么文雅的舉動!在行動上多么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
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靈魂得救只須靠個人虔誠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會的繁瑣儀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給人的禮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為,全憑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會或行善,更不靠贖罪券。 ——《路德選集》
⑵材料二中“莎士比亞的作品”與馬丁•路德的主張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處?(2分)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馬丁•路德在靈魂得救途徑問題上的觀點并說明此觀點在當時的積極意義。(4分)
材料三 孟德斯鳩:這個禁欲的職業(神職)摧殘了許多人,即使瘟疫與最慘烈的戰爭也從來不至如此。
伏爾泰:難道農民的兒子生來頸上帶著項圈,而貴族的兒子生來在腿上帶著踢馬刺嗎?
盧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處不在枷鎖之中,自以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隸。
康德: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狀態。……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這就是啟蒙運動的口號。
⑶根據材料三,概括啟蒙運動時期人文主義的基本內涵。(4分)
⑷根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指出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時期人文精神的變化。(2分)據此,你認為在當今社會發展中我們應該怎樣彰顯個人價值。(2分)
28.(13分)科學是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知識體系,它既能改造人的主觀世界,也能改造人的客觀世界,科學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圖一 瓦特蒸汽機 圖二 西門子發電機 圖三 互聯網
根據相關知識請回答:
⑴世界近代自然科學是從中世紀的神學束縛中解放出來而發展的,并對教會和宗教神學產生了極大沖擊。試舉兩個能夠說明“沖擊教會神學”的近代自然科學成果。(2分)
⑵瓦特蒸汽機推動人類社會進入了什么時代?(1分)舉出這項發明成就應用在當時交通運輸業領域上的兩項成果。(2分)
⑶西門子發電機的發明與哪一科學理論直接相關?(1 分)它的應用如何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2分)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社會進入了什么時代?(1分)
⑷互聯網的出現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哪些積極影響和負面影響?(4分)
2015-2016高二歷史上冊期末復習試卷答案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3小題,其中第26題19分,第27題18分,第28題13分,共50分)
26、(19分)⑴依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四大發明在歐洲向近代社會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不得摘抄材料原文)(4分)
⑵據材料二,指出伏爾泰、魁奈分別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關于政治、經濟的哪些思想?(4分)
⑶根據材料一指出孫中山的學說有何特點?(1分)并結合孫中山在中華民國政治體制設置上的表現予以說明。(2分)
⑷材料二中,陳獨秀認為“西洋文明輸入吾國”后,國人的“覺悟”經歷了哪三個階段?(不得摘抄材料原文)(3分)在第 三個階段的“覺悟“中,國人的實踐和及其結果如何?(3分)
⑸綜合上述材料的分析,你覺得對于人類文明交流應該持什么樣正確態度?(2分)
27、(18分)⑴材料一中的“他”反映了古希臘哪一學派的訴求?(2分)結合所學知識,簡述“他”的學說的歷史意義。(2分)
⑵材料二中“莎士比亞的作品”與馬丁•路德的主張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處?(2分)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馬丁•路德在靈魂得救途徑問題上的觀點并說明此觀點在當時的積極意義。(4分)
⑶根據材料三,概括啟蒙運動時期人文主義的基本內涵。(4分)
⑷根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指出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時期人文精神的變化。(2分)據此,你認為在當今社會發展中我們應該怎樣彰顯個人價值。(2分)
28、(13分)⑴世界近代自然科學是從中世紀的神學束縛中解放出來而發展的,并對教會和宗教神學產生了極大沖擊。試舉兩個能夠說明“沖擊教會神學”的近代自然科學成果。(2分)
⑵瓦特蒸汽機推動人類社會進入了什么時代?(1分)舉出這項發明成就應用在當時交通運輸業領域上的兩項成果。(2分)
⑶西門子發電機的發明與哪一科學理論直接相關?(1分)它的應用如何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2分)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社會進入了什么時代?(1分)
⑷互聯網的出現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哪些積極影響和負面影響?(4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 分,共50 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B D A A D A C B C D C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D A B D C B D B C A
二、材料解析題(50分:26題19分,27題18分,28題13分)
26.⑴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傳入,便利了文化的傳播,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2分);火藥傳入歐洲,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展,使封建騎士階層日益衰落(1分); 指南針為開辟新航路、 進行殖民擴張提供條件。(1分)
⑵思想:以德治國思想; 重農主義思想;(4 分)
⑶特點:將西方的政治思想與中國的國情相結合(1分)
兼收眾長:孫中山借鑒美國三權分立的資產階級共和政體;(1分)為維護民主,防止專制,實行責任內閣制。(1分)
⑷三 個階段:器物 ——制度——思想文化(3分)
實踐:新文化運動;(1分)
結果:它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促進思想解放和民族覺醒;為馬克思主義傳播和五四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榮。(答出其中一點即可2分)
⑸尊重文明的多樣性;重視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與學習;要與時俱進,積極吸收先進文明成果,才能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任答一點即可得2分)
27.⑴智者學派;(2分)
意義:人類自我意識的第一次覺醒或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2分)
⑵相似之處:都體現了人文主義(或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2分)
觀 點:信仰得救(2分)
意義:使人獲得靈魂自救的自主權和精神上的自由,摧毀了教會的思想專制。(2分)
⑶內涵:反對宗教、專制王權、貴族特權;提倡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科學理性;(答出兩點得 4分)
⑷變化:從肯定人和人性,尊重人的價值,發展到提倡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科學、理性(從崇拜人性發展到對理性的崇拜)(2分)
以人為本、追求美德、服務社會。(2分)
28.⑴牛頓創立經典力學體系,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論(2分)
⑵蒸汽時代(1分); 蒸汽輪船、蒸汽機車。(2分)
⑶電磁感應現象(1 分);
提高了人類的生活效率和質量;電燈的發明使人類告別了油燈照明的時代;電話、電車等的發明使信息交流和交通更便捷;各種家用電器既減輕了家務勞動,又豐富了人們的業余生活。(任答兩點2分,言之有理即可)
電氣時代(1分)
⑷積極影響:縮短了時空的距離; 大大加快了信息的傳遞,人類進入信息時代; 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步伐; 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和社會交往方式。(任答兩點2分,言之有理即可)
負面影響:出現了信息泛濫、網絡犯罪等許多新問題; 部分人沉迷網絡,影響身心健康及正常的工作和學習; 網絡虛擬社會使一些人癡迷,迷失自我。(任答兩點 2分,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