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醫學》形成性考核答案
今天學習啦小編分享了《預防醫學》形成性考核答案,一起來了解吧。
《預防醫學》形成性考核答案
填空題:
1. 垃圾、污水、糞尿
2. 自凈、轉化、遷移
3. 肺、高鐵血紅蛋白血癥、中樞神經
4. 地方性甲狀腺腫、克汀病
5. 草酸鹽、腎結石
6. 感覺、運動、感覺運動混合
7. 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
8. 視紫紅質、暗適應、夜盲
9. 細菌總數、大腸菌群、余氯
10. 氟斑牙、氟骨癥
11. 攝入量、生物半減期、作用時間
12. 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
13. 細菌總數、鏈球菌總數
14. 鉛麻痹、鉛中毒性腦病
15. 物理作用、化學作用、生物學作用
16. 二巰基丙磺酸鈉
單項選擇題
C D E A D
C A A B C
E C E B B
B D B C A
A E D C D
一、名詞解釋
1、劑量-效應關系:表示化學物質進入機體的劑量與某個機體所呈現的生物效應強度間的關系。
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劑量-效應關系的定義。
同學們注意一點就是劑量-效應關系和劑量-反應關系兩者的區別。只有一個字的差別,但是意思卻大不相同。劑量-反應關系是指隨著化學物質劑量增加,產生某種特定生物學效應的個體數增加,通常以出現特定生物學效應個體占總測試個體數的百分數表示,如發生率、反應率等。
2、二次污染物:有些一次污染物進入環境后,由于物理、化學或生物學作用,或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形成的、與原來污染物的理化性狀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二次污染物的定義。
回答此題時要注意二次污染物和一次污染物的區別。一次污染物是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環境后,其理化形狀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1.生物濃縮作用:某種生物攝取環境中的某些物質或化學元素后,在生物體內的某個部位或器官逐步濃縮起來,使其濃度大大超過環境中原有的濃度,稱為生物濃縮作用。
考核知識點:生物濃縮作用的定義。
注意:注意和生物蓄積作用的區別。本題關鍵是濃度。
2.生物蓄積作用:一種生物對某種物質的攝人量大于其排出量,隨著生物生命過程的延長,該物質在生物體內的含量逐漸增加,稱為生物蓄積作用。
考核知識點:生物蓄積作用的定義。
注意:本題的關鍵是含量的增加。
3.自然疫源性疾病:某些疾病的病原體需通過特異的媒介或中間宿主才能在一定的野生動物群體中傳播,這些病原體的物種延續不需依賴人類的存在,當人進入媒介動物或中間宿主分布的區域,有可能感染上具有地方性特征的此類疾病稱為自然疫源性疾病。
考核知識點: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定義。
注意:本題的關鍵是不需依賴人類的存在。
二、問答題
1、簡述環境化學物質的聯合作用。
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環境化學物質的聯合作用。
(1)相加作用:是指混合化學物質產生聯合作用時的毒性為單項化學物質毒性的總和。
(2)獨立作用:是兩種毒物的作用部位和機理不同所致,是由于某單一毒物的作用引起中毒,不是兩種毒物累加的影響。
(3)協同作用:是兩種化學物同時進入機體產生聯合作用時,其中某一化學物質可使另一化學物的毒性增強,且其毒作用超過兩者之和。
(4)拮抗作用:是一種化學物質使另一種化學物的毒性作用減弱。
這 道題問的是環境化學物質的聯合作用,由于環境因素不是單一的,還有化學因素和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物理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們要注意這里實際上問的是化學因 素,有些同學在答這道題的時候要把題目審清楚,理清解題思路。教材上對這四種作用做了比較詳細的介紹,同學們可以參考理解性的記憶。
2、簡述細菌性食物中毒的治療原則和預防措施。
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細菌性食物中毒。
治療原則:(1)迅速排出毒物:催吐、洗胃、導瀉。
(2)對癥治療:治療腹痛、腹瀉,補液糾正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搶救循環和呼吸衰竭。
(3)特殊治療:對有中毒感染者可合理選用抗生素,但葡萄球菌中毒不用或慎用抗生素,對肉毒毒素中毒者可盡早用抗毒素血清,注射前應做過敏試驗,并可用鹽酸胍促進神經系統功能的恢復。
預防措施:(1)防止食物被細菌污染
(2)防止或阻止細菌繁殖和產毒
(3)食前徹底加熱殺滅病原體和破壞毒素
要 回答治療原則,同學們首先就應該弄清楚診斷原則是怎樣的,然后很據診斷來治療,由于食物中毒包括了細菌性、有毒動植物、化學性、真菌毒素和霉變食物中毒四 種,各自都有自己的治療原則和預防措施,因此同學們在回答這道題的時候如果不注意就會弄混,所以建議大家先把它考查的知識點是什么弄清楚再做題。
3、試述亞硝酸鹽中毒的中毒機理和急救原則。
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亞硝酸鹽中毒。
中毒機理:可使紅細胞中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使其失去輸送氧的能力,引起組織缺氧而出現紫紺、呼吸困難等。
急救原則:急救時使用強還原劑如小劑量美藍、大量維生素C等將變性血紅蛋白還原為正常血紅蛋白而解毒。
我 給大家講解一下解題思路,首先同學們要清楚的是亞硝酸鹽中毒是屬于化學性食物中毒,要回答它的中毒機理,要清楚亞硝酸鹽的化學性質,它具有氧化性,進入體 內后,能把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氧化后會出現什么結果,然后引起中毒,這樣一步步的解釋,思路就比較清晰,在清楚了它的中毒機理后,再根據機 理回答急救原則,一個因一個果,這樣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4、簡述三級預防原則。
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職業病的三級預防。
第一級預防是使勞動者盡可能不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如改變生產工藝過程,使勞動者的接觸水平低于允許接觸量或接觸水平,對高危人群制定出就業禁忌癥。
第二級預防為早期發現病損,采取補救措施,主要工作為早期檢測損害與及時處理,防止其進步發展。
第三級預防是對已得病者,做出正確診斷,及時處理,包括及時脫離接觸進行治療,防止惡化和并發癥,促進康復。
同 學們要理解這里所問的三級預防就是職業病的三級預防,我們來分析一下題目,要回答職業病的三級預防原則,首先要知道哪些病屬于職業病,然后是哪些因素會造 成職業病,比如說化學因素、物理因素、勞動者自身因素等等,病因清楚了,我們才能對癥下藥,現在再來回答預防就比較容易了。
5、試述介水傳染病的特點。
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水體污染的危害。
(1)水源一次大量污染后,可出項爆發性流行,絕大多數病例的發病日期集中在該病最短和最長潛伏期之間。但如水經常受污染,則病例可終年不斷。
(2)病例的分布與供水范圍一致,絕大多數患者有飲用同一水源的歷史。
(3)一旦對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加強飲用水的凈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
我們來分析一下怎樣答,首先介水傳染病它是由于生物性污染造成的,如果引用或接觸含病原體的人類糞便這種未經消毒的水,則可引起介水傳染病流行,然后可以根據很多關于介水傳染病的實例來得知它的流行特點,同學們可以多注意一下關于這方面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