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列傳文言練習題及答案
《李列傳》載于《史記》。《李列傳》通過描寫西漢“飛”李廣的機智勇敢、廉潔寬厚,以及有功不得封爵,最后被迫自刎的不幸遭遇,塑造了一位悲劇英雄的形象。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李列傳文言練習題及答案,希望能幫到你。
李列傳文言練習題
一、基礎知識
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
⑴罷:漢軍罷,弗能追( )
是時,廣軍幾沒,罷歸( )
⑵陳:廣為圜陣外向( )
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
⑶數:以大黃射其裨將,殺數人( )
廣數自請行(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意義。
⑴廣家世世受射 通 ,意為
⑵廣為圜陣外向
⑶胡虜益解
⑷漢軍罷,弗能追
⑸南絕幕,遇前、右
⑹軍亡導,或失道,后大
3、翻譯下列句子。
⑴單于素聞廣賢,令曰:“得李廣必生致之!”
⑵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
⑶敢獨與數十騎馳,直貫胡騎。
4、文中寫李廣一生中所經歷的最后三次戰斗,這三次戰斗的寫作,有詳有略,請你說說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安排材料?
5、結合課文,說說李廣是怎樣一個人?
6、(2006年遼寧試題)仿寫一個比喻句,使之與前后兩句構成一組排比句。
誠信好像那黑夜中的明燈,失去它你將寸步難行 , ;誠信好像那夏日的微風,失去它你將難當酷暑。
7、(2006年仙桃試題)開啟智慧泉,賞析古詩詞。品讀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然后答題。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白發征夫淚。
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詞的上片重在寫景,主要描寫了塞下秋景之“異”;詞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發了征人思鄉愛國之情。
B、詞的上片中“長煙落日孤城閉”,與“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意境相似。
C、詞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滿地”,以如霜的月光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這首詞的意境悲涼、壯闊,形象鮮明、生動,語言質樸、凝練,是宋詞中的精品。
二、同步解讀
廣既從大青擊匈奴,既出塞,青捕虜知單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廣并于右軍,出東道。東道少回遠,而大軍行水草少,其勢不屯行。廣自請曰:“臣部為前,今大乃徙令臣出東道,且臣結發而與匈奴戰,今乃得一當單于,臣愿居前,先死單于。”大青亦陰受上誡,以為李廣老,數奇,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時公孫敖與俱當單于,故徙前廣。廣時知之,固自辭于大。大不聽,令長史封書與廣之幕府,曰:“急詣部,如書。”廣不謝大而起行,意甚慍怒而就部,引兵與右食其合軍出東道。軍亡導,或失道,后大。大與單于接戰,單于遁走,弗能得而還。南絕幕,遇前、右。廣已見大,還入軍。大使長史持鞴醪遺廣,因問廣、食其失道狀。青欲上書報天子軍曲折。廣未對,大使長史急責廣之幕府對簿。廣曰:“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幕府,廣謂其麾下曰:“廣結發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今幸從大出接單于兵,而大又徙廣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余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遂引刀自剄。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垂涕。
大史公曰: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之謂也?余睹李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于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8.解釋以下加點字。
(1)乃自以精兵走之 走:
(2)今乃得一當單于 當:
(3)廣不謝大而起行 謝:
(4)大使長史持耥醪遺廣 遺:
9.比較并寫出下列各組詞語的意思。
⑴廣數自請行 數:( ) 以為李廣老、數奇 數:( )
⑵單于遁走,弗能得而還 得:( ) 今乃得一當單于 得:( )
⑶廣以郎中令將四干騎出右北平 將:( )
諸將多中首虜率 將:( )
⑷中石沒鏃 沒:( ) 是時廣軍幾沒 沒:( )
⑸其射,見敵急 見:( ) 廣已見大,還人軍 見:( )
⑹固自辭于大 辭:( ) 口不能道辭 辭:( )
10.翻譯以下各句。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彼其忠實心誠信于士大夫也?
11.作者對李廣的態度怎樣?你是從哪些語句了解的?
12.結合全文回答,本文主要記敘了李廣的哪幾件事?
三、美文賞讀
墨翁傳
墨翁者,吳槐市里中人也。嘗游荊楚間,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資讀書,奚汲汲①四方乎?”乃歸,署門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雖龜手黧②面,而形貌奇古,服危③冠大襦。人望見,咸異之。時磨墨沈④數斗,醉為人作徑尺字,殊偉。所制墨,有定直。酬弗當,輒弗與。故他肆之屨⑤恒滿,而其門落然。
客有誚⑥之曰:“子之墨雖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難,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茍作以眩俗,卑賈以餌眾,視之雖如玄圭⑦,試之則若土炭,吾竊恥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為,則是以古墨號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內,其可乎?且吾墨雖不售,然視篋中,則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為!”客聞之曰:“吾儕⑧誦圣人之言,以學古為則,不能以實德弸⑨其中,徒飾外以從俗徼⑩譽者,豈不愧是翁哉?”嘆息而去。
[注]①奚汲汲:奚,哪里。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②黧:色黑而黃。③危:高。④墨沈:墨汁。⑤屨:用麻、葛等制成的鞋。⑥誚:譏諷。⑦玄圭:黑色的玉。⑧儕:同輩。⑨弸:充滿。⑩徼:求。
1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躬操杵臼(彎腰) B、人望見,咸異之(感到……怪異)
C、所制墨,有定直(價錢) D、使吾欲售而效彼之為(仿效)
1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 )
A、而以今墨售于內 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
B、雖龜手黧面,而形貌奇古 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
C、視之雖如玄圭 雖殺臣,不能絕也
D、則是以古墨號于外 苛政猛于虎也
1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①人望見,咸異之 ②客有誚之曰 ③試之則若土炭 ④客聞之曰
A、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 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 D、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16、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時磨墨沈數斗,醉為人作徑尺字,殊偉。
②徒飾外以從俗徼譽者,豈不愧是翁哉?
17、本文善于運用對比的寫法來刻畫人物形象。文中的“墨翁”與“逐利者”的區別是什么?請根據文意,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
李列傳文言練習題答案
1、⑴疲憊;結束軍事行動⑵通“陣”,作戰隊形;陳列⑶幾;多次
2、⑴“受”通“授”,傳授,這里是學習的意思⑵“圜”通“圓”,圓形⑶“解”通“懈”,這里指進攻的勢頭有所減弱⑷“罷”通“疲”,疲憊⑸“幕”通“漠”,沙漠⑹“或”通“惑”,糊涂
3、⑴單于平時聽說李廣有才能,下令說:“抓到李廣一定活著帶回來!”⑵李廣很清廉,得到的賞賜就分給部下,飲食和戰士一起。⑶李廣敢一個人和(匈奴)幾十個騎兵周旋,一直穿過匈奴的騎兵部隊。
4、第一次寫得簡略,第二次寫得較詳細,第三次最詳細。因為第二次戰斗塑造了李廣的形象,第三次戰斗則是和李廣之死有密切的關系。(意近即可)
5、英勇善戰,愛護士兵,在抗擊匈奴的戰斗中,立下赫赫戰功的英雄形象。(意近即可)
6、此題無唯一答案,只要符合題意要求即可。參考示例:誠信好像那航船上的羅盤,失去它你將迷失方向。
7、C 8、⑴離開⑵抵擋⑶辭謝、告辭⑷送給
9、⑴多次;命運的定數⑵俘獲;得到,能夠⑶率領;將領⑷陷入;覆沒⑸看到;會見⑹不接受;言辭
10、⑴他自身正直(即使)不下令(別人也會)行動;他自身不正直,即使下令也沒有人聽從。⑵桃樹李樹不說話,(它)下面自然也會形成小路。⑶他那忠實的心腸確實已被士大夫所依賴?
11、肯定、贊賞。例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自不正,雖令不行,其李之謂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2、⑴英勇逃脫⑵李廣射虎⑶寬緩治軍⑷力抵匈奴左賢王⑸自請出擊匈奴⑹蒙冤自殺
13、A 14、AB 15、C
16、①經常研磨很多墨汁,愛好給他人寫一尺見方的字,所寫的字非常壯美。②僅僅是裝飾外表迎合世俗求得名譽的人,面對這位墨翁,難道不感到羞愧嗎?
17、逐利者以假冒真,迎合世俗,而墨翁則臨財不茍,潔身自好,堅守道德準則。
看了“李列傳文言練習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