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一路閱讀《談影響力》答案
《談影響力》查一路
②鄰國的一個 農(nóng)學(xué)博士20世紀80年代來中國種樹,每天在中國的恩格貝種樹10小時,一直種到97歲。在他的影響下,該國7300名志愿者來恩格貝種樹,種下樹木300萬棵,染綠黃沙4萬畝。1個人,20年,讓茫茫的沙漠一角,奇跡般地冒出綠洲——這就是影響力。
③日常生活中,一個人不經(jīng)意的行為或者一個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足以影響一件大事。這種影響力往往是隱性的,不細心體察,你就很難發(fā)現(xiàn)。
④一個從沿海回來的朋友準備到內(nèi)地投資,重點考察A城和B城。在A城,他坐在街頭擦皮鞋,擦皮鞋的一個大嬸的動作,使他對這個城市灰了心:那個大嬸先把他的一只鞋的鞋帶解開,擦完等他付了錢才系上。這個細節(jié)瞬間讓他悟出,這個城市市民的道德水準成問題——一定是有人擦好鞋后不付錢跑掉過。在B城,他搭了5次出租車,下車前,5位司機都提示:先生,請帶好你的隨身物品。最終,他把企業(yè)放在了B城,B城因此有5000人上崗就業(yè),B城的稅務(wù)部門每年也因此收到上億元的稅收,這就是一位擦鞋大嬸和幾位出租車司機的影響力。
⑤我兒子在飯前便后都很認真地用洗手液洗手。有時候時間緊,我試著和他商量:就不能稍微馬虎一點?他很果斷地搖頭:這怎么可能,我從上幼兒園的時候就養(yǎng)成了習(xí)慣!可想而知,這就是一位幼兒園老師的影響力。在有些人的意識中,幼兒園老師不就是帶孩子玩玩嘛,有那么大的影響力嗎?答案當(dāng)然是肯定的,她們的教育足以影響一個人一生的行為習(xí)慣。
(摘自2012年4月28日《湘聲報·芙蓉》,有刪改)
《談影響力》習(xí)題及答案
14.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3分)
答案:每個人都有影響力。(或“千萬別忽視普通人的影響力”、“我們普通百姓,也都有各自的影響力”。)
15.請簡要概括文中的論據(jù)。(6分)
①鄰國農(nóng)學(xué)博士影響7300名志愿者到恩格貝種樹。(2分)
②擦鞋大嬸和出租車司機影響沿海回來的朋友選擇投資地點。(2分)
③幼兒園老師影響“我”兒子的生活習(xí)慣。(2分)
16.第③段“這種影響力往往是隱性的”一句中“往往”能否刪掉?為什么?(3分)
答案:不能刪掉。 “往往”準確地表明了這種影響力是隱性的,是通常存在的,強調(diào)了細心體察的重要。
17.第④段是怎樣證明中心論點的?請簡要分析。(4分)
示例① 運用舉例論證的方法,(2分) 有力地證明了普通百姓身上也有巨大影響力的觀點。(2分)
示例② 用擦鞋大嬸和出租車司機影響從沿海回來的朋友選擇投資地點的事例,(2分)充分有力地證明了普通百姓一身上也有巨大影響力的觀點。(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