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福建卷語文答案(2)
(甲)文學類文本閱讀(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
紙上故鄉
鄧琴
故鄉給了我一顆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夢中打探故鄉的消息。
我的家鄉在千里之外的贛南,它的每一寸肌膚都浸潤在紅色文化里, 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間地頭悠悠的歌聲里。它是貧窮的,但它又是富碩的。它沒有飛馳的動車,沒有轟鳴的機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說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潤澤萬物;也不說成片的稻田如一張巨大的地毯靜臥天地間,恩惠萬家;就說梅嶺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絕。
離家多年,到過很多地方,心中始終揮之不去的是家鄉的景象。在秋收的季節里,打谷機工作的聲音,一聲一聲鼓動我的耳膜,提醒著我曾是故鄉的孩子。內心深處的一絲不安也被催生出來,那就是當年因對外面世界的向往而離開了家鄉。如今,我雖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繽紛世界里,但我奮斗的每一個腳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卻都被打上了“外鄉人”的烙印。我對故鄉的情感,只能在詩人的詩歌里、鄉土作家的文字里尋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那些遙遠的記憶,飄過了我最不懂鄉愁的年華,飄過了故鄉的山頭,飄進了書頁里,卻厚重得讓我無法高言闊談。
兒時最熟悉的影像,莫過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樹抽出新葉,新葉從老葉中間小心翼翼地探出頭來,好奇地張望這個美麗的地方。只有我們那群孩子才知道,這個美麗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貧窮。一到周末,我們就跑茶場,學著大人的樣子采茶葉,茶葉一毛錢一斤,動作快的一天能摘個四十斤。四塊錢在當時,可是一筆巨大的收入。在那貧窮的歲月里,茶山無疑給我們蒼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而農人與生俱來的勤儉生活態度,也開始滲透到我們的思想里了。
故鄉給予我們的,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影響。這也是我們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鄉的原因。我想,窮盡我一生都無法忘記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場景。小時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長大了,一個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著書在曬谷場上守谷子。在那不諳世事的年華里,那樣的日子其實苦不堪言?,F在,我深深地感激那些勞累而辛勤的歲月,感謝那片土地,是它們給了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如果說今天的我,有那么一絲不怕苦的精神,能夠寬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謝那片紅色的土地。
這片土地也是受過苦難的。當年紅軍在這里打游擊,留下數不清的戰斗故事,家鄉從此有了一個革命老區的身份。在這片土地上成長起來的人,從小就在紅色文化中接受靈魂的洗禮,接受家鄉文化思想的滋養,也因此對苦難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整個童年時期,都在聆聽里面的故事;我的整個少年時期,都在這書中的文字里徜徉、震撼。有時候,一觸碰到這紙上的故鄉,思念就如潮水般涌上心頭。
記不清從什么時候開始,我不再滿足從別人的紙上去想象我的故鄉,不再滿足在扉頁中思念故鄉,而是自己在紙上書寫心中的故鄉。記憶在紙上慢慢鮮活,對故鄉的依戀在紙上漸漸清晰。我這個家鄉人眼中的知識分子,總算也為家鄉留下了點東西。這也算是我對自己十年前離開家鄉心存不安的一種補償吧!
我是棲息在遠方的一只候鳥,常會飛回故鄉去尋找屬于我的溫暖。
(摘編自《散文選刊》2015年第4期)
12.下列對作品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故鄉給了“我”一顆多愁善感的心,它激起“我”的思鄉之情。“我”常在 故鄉記憶里尋找慰藉。
B.“我”在外面的世界獲得了一些成就,卻對故鄉充滿著深深的愧疚,也催生出內心深處的不安。
C.文中寫孩子們學大人們采茶的情景,表現了故鄉雖有貧窮蒼白的一面,也有給生活增 添樂趣的一面。
D.“我”的家鄉是革命老區,經歷過苦難,受過戰爭的洗禮,它豐厚的紅色文化浸潤了這片土地。
E.文章首句和末句遙相呼應,強調故鄉在“我”的文字書寫中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作用,突出主題。
13.文中說:“故鄉給予我們的,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給我們的影響。”“精神層面的影響”包含哪些方面?請簡述。(4分)
答:
14.根據文本,分析標題“紙上故鄉”的含意。(6分)
答:
【答案】
12.BE
13.①勤儉的生活態度,不怕苦的精神,寬容待人,懂得珍惜;②紅色文化的洗禮,家鄉文化思想的滋養,對苦難有著更深的理解。(意思對即可。)
14.①他人關于故鄉的文字創 作,使“我”從中獲得慰藉;②“我”關于故鄉的文字創作,紓解了“我”厚重的鄉愁;③“我”用文字構建的“心中故鄉”,是我對故鄉的回報,也是·我”的精神家園。(意思對即可。)
【考點定位】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理解。首先考慮文章前后文與該句的聯系,然后抓住關鍵詞“精神層面”進行分析即可。
【考點定位】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14.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整體結構的把握能力,和對文章主題的概括能力。理解標題的含義,要聯系全文從文中的內容和結構等方面進行分析。“紙上”表明是文字創作,包括他人和自己。
【考點定位】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乙)實用類文本閱讀(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
數不盡的螢火蟲
中國有悠久的螢火蟲文化。早在先秦時期的《詩經》中,螢火蟲就成為先民的關注對象,詩中“町畽鹿場,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螢火蟲的。古代詩人常借螢火蟲抒情達意,唐代杜牧的“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便是千古絕唱。“囊螢夜讀”的故事家喻戶曉,也曾激勵過無數學子發奮努力。
現代人是不再需要“囊螢”來夜讀了。到20世紀4 0年代,科學家受螢火蟲發光器的啟發,發明出熒光燈。螢火蟲發出的熒光是一種生物光,它不同于其他的光會伴生熱量的損耗,是目前已知唯一已知沒有熱損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熒光燈的發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與螢火蟲的發光率相比還差得太遠。
最近,研究人員在研究螢火蟲發光器時,還意外發現了一種鋸齒狀排列的鱗片,它可以提高發光器的亮度。科學家將其應用在二極管(LED)的設計中,制作出模仿螢火蟲發光器天然結構的LED覆蓋層,可 使其效率提高50%以上。這種新穎設計可能會在幾年內應用在LED生產中。
螢火蟲特有的蟲熒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來越多地作為遺傳標記的首選來檢測基因表達。人們不但利用螢火蟲的基因檢測癌細胞,還利用基因轉移技術把螢火蟲的基因轉移到玉米中,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蟲害的玉米新品系。
螢火蟲還是血吸蟲病的防疫助手。水生血吸蟲的幼蟲吃包括釘螺在內的螺類,而釘螺正是血吸蟲的唯一宿主。螢火蟲體內的腺苷磷酸,可作為一種優異的檢測劑來檢測水的污染程度。螢火蟲喜歡植被茂盛、水質干凈、空氣清新的環境,凡是螢火蟲種群分布的地區,都是生態環境保護得比較好的地方。
遺憾的是,如今,螢火蟲在部分地區已越來越少見。除了自然天敵外,人類成了螢火蟲最大的“天敵”。美國一些醫藥公司為了獲取螢火蟲體內特有的蟲熒光素和蟲熒光素酶,出價購買螢火蟲,導致人們大肆捕捉螢火蟲。在日本,上世紀60年代的工業污染和城市擴張,致使螢火蟲幼蟲的生存率直線下降。
螢火蟲求偶時,雌雄之間會發出特異的閃光信號以吸引異性并交尾。然而城市的亮光干擾了它們的閃光交流,當螢火蟲感知到外界燈光時,就會停止發光、飛行、求偶,最終導致種群減少甚至滅絕。去年夏季一些城市刮起螢火蟲展覽熱,千里迢迢從外省引入螢火蟲,然后在公園放飛。但螢火蟲的很多種類年復一年地在同一棲息地聚集、交配,即使棲息地遭到破壞,也不會遷往別處。螢火蟲成蟲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壽命很短,長的也就十幾天。螢火蟲本就不適合長途遷徙,目的地棲息環境又不太合適,它幾乎活不了幾天,繁殖就更是不可能了。不少專家為此呼吁:與其引進螢火蟲,不如改善自然環境。
那些曾在林間澤畔“熠耀宵行”的螢火蟲,如今已與我們漸行漸遠,靠人工引進不能“引”來它們的回歸。螢火蟲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歸根結底是自然的,因而要靠自然來解決。而且,保護螢火蟲不能光著眼于一個物種,而是要通過保護整片棲息地來保護許多物種。如果做到這一點,引來的肯定不只螢火蟲。螢火蟲如是,熊貓如是,白鸛也如是……總之,我們應多想想如何對自然更友好,與萬物共存共榮。
(摘編自《新華文摘》2014年第13期)
12.下列對文章的 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科學家受螢火蟲發光器的啟發而發明的熒光燈,在減少熱損耗方面成效顯著,但發光率不如螢火蟲。
B.科學家模仿螢火蟲發光器的天然結構,用以制作LED覆蓋層,這種設計在應用中起到節能的作用。
C.人們選擇螢火蟲特有的蟲熒光素酶基因,將其運用于癌細胞檢測、玉米新品系的培育和水質監測。
D.引進螢火蟲的做法不合乎自然規律,因為長途遷徙影響其正常繁殖,異地放飛又改變其棲息環境。
E.對一個物種的保護必將使其他物種獲益,因而做好了螢火蟲的保護工作,引來的肯定不只螢火蟲。
13.為保護螢火蟲,我們要注意螢火蟲的哪些習性?請簡述。(4分)
答:
14.請根據文本,分析“螢火蟲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 歸根結底是自然的”這句話的含意。(6分)
答:
【答案】
12.(5分)C E
13.(4分))①螢火蟲對棲息地生態環境 有較高要求。②多不喜遷徙。③求偶時以閃光信號吸引異性。④對外界亮光反應敏感。 (意思對即可。)
14.(6分))①螢火蟲“也是文化的”:有助于人類對血吸蟲病的防疫;能啟迪人類的科學發明;還是我們民族審美情感的寄托。②“歸根結底是自然的”:螢火蟲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對它的保護要遵從大自 然的規律。(意思對即可。)
【解析】
12.
試題分析:選項C張冠李戴;選項E偷換概 念。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3.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局部信息篩選的題目,首先要找準區位,然后篩選整合信息。
【考點定位】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4.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義的題目,句子在文章的結尾,注意結合文中的總體內容作答,首先答出“文化的”含義,然后答出“自然的”含義。
【考點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層級為理解B。
四、語言文字運用(17分)
15.下列語句中,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遠走他鄉、輾轉天涯時,他才明白為什么那些遠離家鄉的人們會那么懷念故鄉?
B.中國傳統文化重視人生哲學,儒家堅持以修身為本,追求的是“齊家、治國、平天下”。
C.建立現代科學的三大基石是理論、實驗和數學(包括計算、統計與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礎上的演繹推理)。
D.2012年開始實施的新《標點符號用法》,我們要怎樣貫徹:通知各校自行學習?組織骨干教師來培訓?
【答案】(3分)A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標點符號用法。解答時可根據平時掌握的標點符號一般用法來分析。
【考點定位】正確使用標點符號。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16.在畫線處填上適當的關聯詞。(3分)
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鬧”字 ① 寫出濃濃春意, ② 把視覺與聽覺結合在一起寫出了場面感。李清照的“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般人可能都經歷過, ③ , ④ ,像李清照這樣的高手 ⑤ 能傳神地將這精微的心理描寫出來。
答:① ② ③ ④ ⑤
【答案】(3分)①不僅 ②而且 ③但是 ④只有 ⑤才
(其他關聯詞,合乎文意亦可。)
【考點定位】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17.下面的文字有一處語病,請寫出序號并加以修改。(3分)
?、倌晨茖W研究所后院有座墳,②墳前豎著一塊紀念碑,③碑上用中英文鐫刻著“謹紀念為生命科學研究而獻身的實驗動物”的銘文。④善待實驗動物的尊嚴,是科學工作者的責任。
(1)有語病的一處的序號: (1分)
(2)修改: 。(2分)
【答案】(3分)(1)④
(2)把“善待”改為“維護”(或刪去“的尊嚴”)。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考生可逐句篩選,找出病句再進行修改。
【考點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18.閱讀下面的文字,請將劃線的句子改寫成排比句。(要求:不得改變愿意。)(3分)
焦裕祿是聞名全國、感動全國的“書記的好榜樣”。他在蘭考縣忘我奮斗一年零五個月,積勞成疾,英年早逝。焦裕祿是為人民拼死拼活謀福祉的領導干部的優秀代表;為信仰無怨無悔做奉獻,成為共產黨人的光輝典范;在為祖國艱苦奮斗創新功的時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號。人民是不會忘記焦裕祿的。
答:
【答案】(3分)【示例】是為人民拼死拼活謀福祉的領導干部的優秀代表,是為信仰無怨無悔做奉獻的共產黨人的光輝典范,是為祖國艱苦奮斗創新功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符號。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句式變換的能力,考生可先確定一個標準句,然后將其他句子轉換成與標準句一樣的格式即可。
【考點定位】選用、仿用、變換句式。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19.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題。(5分)
我們為什么要過生日?班主任在主題班會上提出這個問題時,同學們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當然是為了慶祝自己又大了一歲。”
“我覺得應該是為了感謝母親給了我們生命。”
“我認為是與朋友分享自己生日的快樂。”
……
對同學們過生日的緣由各不相同這一現象,你有什么看法?請簡要闡述。(要求:表達簡明連貫,言之成理。120字左右。)
【答案】(5分))【示例】同學們對“為什么要過生日”有多種回答是正常的現象。因為每一位同學的家庭背景、成長經歷和生活觀念不盡相同,因而過生日的緣由會產生差異。慶祝自己長大,感謝母親,與朋友分享快樂,身處多元時代的學生有多樣的想法,這是可以理解的,應該肯定。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試題分析:這類題目解答時要注意明確自己的觀點,然后再進行分析。注意言之成理。
【考點定位】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五、寫作(70分)
2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70分)
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有時,走錯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沒有走錯了路,就不會發現好的路。
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則材料,引發你怎樣的感悟和聯想?請就此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要求:(1)必須符合文體要求;(2)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3)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4)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