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數學中心劉克峰與徐浩的伯樂千里馬之情
劉克峰還是沒有料到,自己帶的博士生徐浩在學術上的進步竟然有些超乎自己的想象,徐浩是自己破格錄取的,他還真是一匹千里馬。下面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浙大數學中心劉克峰與徐浩的伯樂千里馬之情,希望對你有幫助!
劉克峰在1993年獲美國哈佛大學數學系博士學位,2000年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數學系副教授,2002年任該校數學系教授。2003年,他開始任浙江大學數學中心執行主任兼數學系主任、首批光彪講座教授。
作為一位享譽世界的年輕數學大師,他證明了世界數學難題馬里諾—瓦發猜想,證明了超弦中的“鏡猜想”,證明了微分幾何中的丘成桐幾何度量等價性猜想,證明了拓撲量子場論中著名的威騰剛性定理……
領軍安營山水間
早在2001年、2002年,劉克峰就到過浙江大學。2002年8月,浙江大學在新落成的永謙數學樓舉行了國際數學家大會的弦理論會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國際物理學界的“雙子星座”——“當代牛頓”威騰和“輪椅上的愛因斯坦”霍金齊集杭州,與會的還有諾貝爾獎獲得者格羅斯等。而這次活動的組織者便是丘成桐和劉克峰。
當時的劉克峰沒有想到,再過不到一年的時間,自己將與浙江大學發生更親密、更持久的接觸——領軍浙大數學中心。該中心是在數學家丘成桐的直接努力下組建起來的,而他正是劉克峰的導師。
面對導師要他去浙大數學中心主持工作的意見,當時正處在人生和事業的最佳狀態的劉克峰并沒有絲毫的猶豫。要知道,在2002年,劉克峰獲得谷庚海默獎,并因此得到休假一年的嘉獎。
2003年6月,在非典肆虐的日子里,劉克峰坦然地來到杭州,受聘擔任浙江大學數學中心執行主任,同時兼任數學系主任。
從此,劉克峰開始按照國際慣例謀劃中心的未來。
在行政管理上,他采取教授治系的體例,成立學術、教學、后勤等委員會,讓身處學術第一線的教授掌握辦學自主權。在辦公制度方面,他提倡將最新學術成果在網上公布,實行網上辦公,教授和學生在網上交流。同時,劉克峰還倡議取消碩士生必須發表論文的規定,實行讀書報告制度,以消除碩士生為發表論文鉆營造假等現象。
劉克峰和同事們要打造一個全國乃至全世界聞名的數學中心,為此,中心引進大量頂尖人才,組建國際一流的學術隊伍。目前,在數學中心任職的光彪教授有4位、長江教授1位,另外還有30位高級教授。
同時,劉克峰還不斷舉辦國際頂尖學術活動以吸引數學界的名流:菲爾茨獎獲得者威騰,沃爾夫獎獲得者霍金,諾貝爾獎獲得者格羅斯、霍夫特,等等。
功夫不負有心人,僅3年的時間,浙江大學數學學科扶搖直上,名列全國前茅。
戰鼓擂時不空響
安營扎寨之后,除了要有將,還需要沖鋒陷陣的兵,在這一點上,劉克峰感悟至深。
為挑選“兵苗”,劉克峰決心從基礎做起——創建丘成桐數學英才班,親自到各中學組織選拔,攬天下英才以育之。對于要上陣沖殺的精兵,必須培養頂尖人才,劉克峰對此更是廣攬四海英才。徐浩便是其“不拘一格錄人才”的特例。
劉克峰在BBS上和學生交流時,就對徐浩印象深刻,“這個學生的問題比較多,而且有一定的深度”。而當徐浩在人生與事業中彷徨與迷茫的關鍵時刻,劉克峰伸出了援助之手。
據徐浩回憶,自己的求學經歷比較曲折。在浙江大學求學10年來,本科先學計算機,后來轉到數學,攻讀碩士學的也是數學專業,“可惜由于我自己不夠用功,很慚愧只學到了一點多復變的皮毛”。直到2003年暑假,有點誤入歧途的徐浩才意識到自己的最愛還是數學,于是辭掉了計算機方面的兼職,把和計算機有關的書全部托運回家,全力考博。沒想到,2004年,他第一次考博就栽了跟斗;托福沒考好,出國也沒有指望。劉克峰主動提出可以讓他在數學中心半工半讀,一年后再考他的博士,并安排他住在數學中心的訪問學者公寓。和劉老師的這次談話,是徐浩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第二次的考博也有曲折,徐浩的一門專業課沒有上線,然而,劉克峰還是破格錄取了他。
“其實,劉老師是我的碩士論文評閱人,最后執意沒有收評閱費就已經讓我感動過一次了。”徐浩感激地說。
入學后,徐浩果然沒有讓導師失望。“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認真鉆研數學上,經常和劉老師在辦公室和電子郵件中討論數學問題,他對數學的許多見解讓我受益匪淺,我對數學的熱愛也不再是以前那種簡單的頭腦發熱了。”
事實證明,伯樂相對了這匹千里馬:一年中,徐浩在劉克峰指導下完成了5篇高水平的論文。他將計算機算法與??臻g相結合,開創了一條研究新路,發現并證明了曲線??臻g上幾個全新的公式,證明了著名超弦學家Itzkson-Zuber在1992年提出的一個猜想。他的研究成果得到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威騰、數論大師扎吉爾的好評,法國科學院院長Brezin教授評價說:“You have obtained clearly new and powerful results.”
此次在《美國科學院會刊》發表的關于曲線??臻g上的相交數理論的論文,正是這一年多科研工作的總結。
謙虛的徐浩說:“其實,我們這里的博士、碩士都很優秀,我的這些成績,大部分的功勞都是導師的。”
而劉克峰更加看好的是徐浩將來的學術發展:“我希望他畢業后到國外做兩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再回到中心,繼續為國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