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信息技術知識點
八年級信息技術知識點整理
第一課 認識網絡
1、什么是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網絡是現代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是利用網卡、網線、交換機等網絡設備,把分散的計算機連接起來,并通過網絡協議實現計算機之間的相互通信和資源共享。
2、網絡設備
網卡、網線、交換機等
3、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
4、網線接頭的特點
網線有兩種做法,一種是交叉線,一種是平行(直通)線
交叉線的做法是:一頭采用568A標準,一頭采用568B標準(連接兩種相同等級的設備) 平行(直通)線的做法是:兩頭同為568A標準或568B標準,(一般用到的都是568B平行(直通)線的做法)(連接兩種不同等級的設備)
568A標準:白綠,綠,白橙,藍,白藍,橙,白棕,棕
568B標準:白橙,橙,白綠,藍,白藍,綠,白棕,棕
5、計算機教室的網絡類型和連接方式
第二課 因特網的發展
1、因特網的起源
(1)ARPANET: 美國國防部高級計劃研究署的縮寫, 1968年組建,1969年正式使用,有兩大貢獻,一是:實現了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互聯,另一是:TCP/IP協議簇的開發和使用。
(2)NSFNET: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簡稱, 1986年建立,正式代替了ARPANET, 他在全國建立了按地區劃分的計算機廣域網, 將這些地區網絡和超級計算中心互聯, 最后將各超級計算中心互聯起來, 這樣,當一個用戶的計算機與某一地區互聯以后,它除了可以使用任一超級計算中心的設施,可以同網上任一用戶通信,還可以獲得網絡提供的大量信息和數據,后來也就發展成了我們現在的因特網。
2、我國因特網的發展
(1)我國第一封電子郵件: 1987年9月14日錢天白教授發出了主題為“越過長城,走向世界”的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這封電子郵件從北京經意大利到達德國的卡爾斯魯厄大學,成為我國 Internet的開山之筆。
(2)我國第一封電子郵件的發出標志著:我國開始進入因特網時代。
(3)域名:1990年11月28日,錢天白教授代表中國正式在因特網網管中心注冊登記了中國的頂級域名CN,并且從此開通了使用中國頂級域名CN的國際電子郵件服務,從此中國的網絡有了自己的身份標識。
拓展:域名的組成
DNS規定,域名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構成, 中間由點號分隔開,域名中的標號都由英文字母和數字組成,每一個標號不超過63個字符,也不區分大小寫字母。標號中除連字符(-)外不能使用其他的標點符號。
常見的域名
.com 商業性的機構或公司
.net 從事網絡服務的機構或公司
.org 非盈利的組織、團體
.gov 政府部門
.int 國際組織
.mil 軍事部門
.edu 學校、教育團體
3、網絡新技術
云計算
云計算是一種基于因特網的計算方式,通過網路將龐大的計算處理程序自動分拆成無數個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服務器集群所組成的龐大系統,經搜尋、計算、分析之后將處理結果回傳給用戶。
云計算的應用:醫藥醫療領域、制造領域、金融與能源領域、電子政務領域、教育科研領域、電信領域等。
物聯網
物聯網是指通過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實時采集任何需要監控、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等各種需要的信息,與互聯網結合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其目的是實現物與物、物與人,所有的物品與網絡的連接,方便識別、管理和控制。
RFID(有源、無源)
射頻識別技術,又稱電子標簽、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能自動識別的通信技術,可通過無線電信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常用的有低頻、高頻、超高頻和無源技術。RFID技術應用很廣,如圖書館、門禁系統、食品安全溯源等。
第三課 接入因特網
1、上網方式
(1)有線上網
撥號上網、專線上網、寬帶上網
(2)無線上網
無線個人網、無線局域網、無線城域網、無線廣域網
2、網絡連接設備
(1)有限上網設備
網卡、網線、調制解調器、路由器
(2)無線上網設備
無線網卡、無線路由器、3G上網卡
3、網絡協議
網絡協議的定義:接入網絡的計算機之間有一種“共同語言”,即使是不同操作系統的計算機之間也能進行交流,這就是“網絡協議”。
常用的網絡協議:
TCP/IP協議、
SMTP協議、
POP3協議
IPv4與IPv6的區別
IPv4是指第四版互聯網協議,是構成現今互聯網技術的基礎協議,地址長度為32位。IPv6是指下一個版本的互聯網協議,它的地址長度為128位。
計算機網絡協議的查看方法
右擊電腦桌面上的“網絡”圖表→屬性→本地連接→屬性
第四課 網絡安全
1、計算機網絡安全
計算機網絡安全是指保護計算機網絡系統中俄硬件、軟件和數據資源,不因偶然或惡意的原因遭到破壞、更改、泄露,使網絡系統連續持續可靠地正常運行,網絡服務正常有序。
2、計算機病毒
定義:計算機病毒是人工編制的、有特定功能的電腦程序。
特點:傳染性、寄生性、隱藏性、潛伏性、破壞性、可觸發性
傳播途徑:網絡
危害:
1、 在屏幕上顯示各種信息
2、 降低系統執行效率,造成死機
3、 破壞整個硬盤或軟盤資料,改變存儲在硬件上的程序
4、 部分文件被刪除等等。
常見的計算機病毒:
系統病毒、蠕蟲病毒(Worm)、腳本病毒、后門病毒、破壞性程序病毒、玩笑病毒等
計算機感染病毒后的一般癥狀:
(l)操作系統無法正常啟動,關閉計算機后自動重啟。操作系統報告缺少必要的啟動文件,或啟動文件被破壞;
(2)經常無緣無故地死機;
(3)運行速度明顯變慢;
(4)能正常運行的軟件,運行時卻提示內存不足;
(5)打印機的通訊發生異常,無法進行打印操作,或打印出來的是亂碼;
(6)未使用軟件,但自動出現讀寫操作;
(7)能正常運行的應用程序,啟動時死機或者提示非法操作錯誤;
(8)系統文件的時間、日期、大小發生變化。這是最明顯的計算機病毒感染跡象;
(9)磁盤空間迅速減少;
(10)WindowS桌面圖標發生變化;
(11)自動發送電子郵件;
(l2)上網速度非常緩慢,或根本打不開網頁。
3、惡意軟件
惡意軟件是指故意在計算機系統上執行惡意任務的病毒、蠕蟲和特洛伊木馬等。
4、計算機病毒該如何防治
1.及時將重要數據備份到U盤、移動硬盤、光盤等外部存儲設備,也可以利用云存儲技術,如網盤、云盤等對數據進行備份。
2.不使用來歷不明的移動存儲設備,一定要使用時,必須先用最新版本的殺毒軟件進行檢查殺毒。
3.及時安裝計算機系統的補丁程序,堵住系統漏洞。
4.定期更改重要密碼,不用英語單詞等簡單字符作為網絡賬號的密碼。
5.不瀏覽惡意網站;不隨意安裝來歷不明的軟件。
6.注重計算機系統的安全防護,及時安裝并更新防護軟件和殺毒軟件。
5、防護、殺毒軟件相關功能的使用。
第五課 網絡交流
1、常見的網絡交流方式
電子郵件、在線及時交流(QQ、阿里旺旺等)、微博、微信等。
2、電子郵件
(1)定義:電子郵件(electronic mail,簡稱E-mail, 標志:@,也被大家昵稱為“伊妹兒”)又稱電子信箱、電子郵政,它是—種用電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換的通信方式。
(2)能夠通過電子郵件傳遞的信息: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
(3)電子郵件的收發過程:發件人→發送郵件服務器→接收郵件服務器→收件人
(4)電子郵件的地址:用戶名@主機域名(例如:Liping@126.com)
(5)電子郵件收發的應用:搜索有關電子郵件收發原理的資料,以附件方式給老師發一份電子郵件。
3、在線即時交流
在線即時交流就是在網絡上,利用文字、語音、視頻等進行互動交流的形式。(如:騰訊QQ、Skype、阿里旺旺、MSN等。)
4、網絡新媒介
微博、微信、飛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