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英語學習快速入門的十大黃金準則(3)
初學英語,字母和音標符號對于孩子們來說是無意義的音節和符號,很難理解記憶,要靠死記硬背,是極容易遺忘的。所以復習就顯得尤為必要,老師必須強調復習預習,安排時間,教授方法,這樣才可以保證自己的教學順利進行下去。而且養成了這樣的好習慣,也有利于今后的學習。
一般來說,老師應在下課之前留兩分鐘讓學生復習,指導學生回憶當堂課的主要內容,在學完之后一小時內復習,效果相當好,可以記住內容的百分之九十左右。在下節課開始的時侯再用三四分鐘檢查學生記憶情況,掌握學生學習狀況,及時對所教知識進行復習鞏固,會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老師要讓學生有意識地對所學東西分階段復習。把一天的內容復習一次,在周末把一周的內容進行一下梳理總結,在學月考試時再詳細復習。如此反復,學生頭腦中的知識是相當牢固的,所學知識就從短時記憶轉換成了長時記憶,就不易遺忘了。用所學單詞、短語、句型來描述自己身邊的人、事是很好的復習單詞、句子的方法,對課文可以采取復述的方式,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對于預習來說,教師指導學生用框架式預習比較好,容易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易于梳理。比如說,在第一節課,老師應讓學生瀏覽全書,了解大概的知識結構,有些什么版塊,便于學生以后把學到的具體的知識放進相應的知識板塊中。也讓學生心理上有所準備。在下課或一周結束時要告訴學生,將要學習什么內容,以便學生有目的的去預習。
單詞的預習就是提前去拼讀,課文的預習就是先試著去閱讀,理解課文中的詞句,課文大意。深難句和不明白的地方要做記號,以便上課時認真仔細聽講。
八、激發學生興趣,隨時關注學生需要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習過程中影響學習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學習者的情感控制。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學的目的是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老師要善于激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趣,保持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及時的鼓勵,課堂上有趣的小游戲,舉辦書寫,朗誦比賽,都可以提高他們學習興趣,英語角也是練習口語,鍛煉膽量的好地方,可以在班上搞,也可以年級內進行。有時可以放一些簡單的英語動畫片給學生看,既娛樂又練聽力,口語。學生真的能從中學到他們喜歡的語言。
學生其實是學校和老師的服務對象,當我們的服務對象有什么正確合理的需要時,我們要千方百計地滿足他們。學生的需要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需要,還包括鼓勵,被認可,成就感,幫助,鞭笞等的需要。學生的勞動需要得到認可,要讓學生有成就感。當我們發現學生的哪怕一個小小的進步,我們要及時給予鼓勵,當我們發現學生學習存在問題時,我們也有責任及時給予指出并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這樣,可以更長久地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避免過早地出現兩極分化,放棄學習英語的情況的產生。
九、克服困難,樹立理想
初一英語盡管簡單,對于學生們來說,還是存在相當的困難。遺忘,枯燥是最大的問題。老師要讓學生明白:困難肯定是存在的,但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每次都努力翻越一個一個的坎,過了一坎,就前進了一步。同時老師要讓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為理想而學習英語,不輕言放棄,才會有恒久的動力。
老師要多觀察學生,分析學生的作業情況。當學生有困難時,老師要及時發現并給予幫助。在出現較大困難時,老師要和學生討論,談心,幫助學生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和學生一起制訂一份可行性計劃,并督促學生按時完成。學生只有看見了自己的進步,才更有信心學好英語。
對于學生來說,知識的缺漏容易補救,科學方法和習慣的養成比較難。老師光介紹方法是不行的,還要給予學生必要的,經常的,一定時間的訓練,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十、學會使用詞典,培養自學能力
大科學家達爾文說:關于方法的知識是最有用的知識。當今的學生在學校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以便可以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保證終身的學習和提高。所以老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